研究在离子阱中实现范德波尔振子的量子模拟 范德波尔振子在非线性动力学、混沌研究和同步现象分析中具有重要作用。范德波尔振子量子版本作为驱动-耗散开放量子系统的典范模型,近年来引起理论界关注。由于量子涨落和相干性的存在,量子范德波尔振子展现出较多...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050
研究解析晚古生代大冰期大陆风化演变过程 大陆硅酸盐风化作为“地质空调”,在地质时间尺度上调节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为地球维持宜居性提供了重要的负反馈机制。硅酸盐风化通过消耗温室气体改变大气成分,向海洋输送陆源营养物质,改变海水化学组成,并刺...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890
抗肿瘤药物甲氨蝶呤血药浓度快速监测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健康与医学技术研究所/合肥肿瘤医院王宏志团队,在抗肿瘤药物甲氨蝶呤血药浓度快速监测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研究构建出通过适配体分子桥连等离子体纳米颗粒的双功能传感器芯片P...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720
研究开发出新型上转换纳米粒子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蒋长龙团队,在上转换纳米粒子的结构精准调控方面取得进展,实现了高发光共振能量转移效率与高上转换发光强度的双重突破,为开发超灵敏传感平台提供了新方法。 荧...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490
研究揭示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作为跨界信号分子的演化机制 独脚金内酯不仅是重要的植物内源激素,还能作为根际信号被某些真菌和细菌所感知,进而调控它们与植物的互作。在植物中,独脚金内酯受体是由D14/KAI2基因编码的α/β水解酶。先前研究表明,植物的D14/K...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580
研究阐明小鼠精准捕食的嗅觉神经编码机制 日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云峰团队等,首次在分子、细胞及神经环路层面,系统揭示了小鼠如何通过敏锐的嗅觉系统判断猎物的营养状态,并做出精准捕食决策的神经编码机制。在自然环境中,动物通常需要依赖气...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420
轨道霍尔效应研究取得进展 自旋电子学有望发展出高速低功耗存储-计算芯片新技术,为突破冯诺依曼架构和解决后摩尔时代算力需求提供解决方案。第三代自旋电子学器件基于自旋流产生自旋轨道矩,进而实现磁性比特的调控。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参与...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130
研究阐明哮喘发病与复发的分子机制 过敏性哮喘的发病与免疫系统过度激活相关。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邱菊研究组与秦骏研究组,揭示了染色质重塑因子Brg1通过调控2型天然淋巴细胞(ILC2)的染色质状态,增强其有氧糖酵解代谢...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090
碎裂函数和强子化实验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在碎裂函数和强子化实验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利用北京谱仪(BESIII)能量扫描数据,精确测量了带电pion和Kaon介子的单举产生微分截面,为解决量子色动力学低能...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870
水稻SPDT蛋白识别与转运磷酸盐的分子机理获揭示 10月11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张鹏与上海师范大学俞芳团队合作,通过水稻磷酸盐分配关键蛋白SPDT的三维结构与生化功能分析,揭示了SPDT特异性识别并转运磷酸盐的分子机制。 植物依靠多...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820
球状星团脉冲星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联合贵州大学,利用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高质量数据,在球状星团脉冲星搜寻、高精度计时、辐射特性等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研究团队利用FAST...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640
研究揭示鸟类社交网络多层次结构形成机制 动物的社交网络结构在种群生态与演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能影响疾病传播和合作行为的产生,并塑造文化传递与社会稳定性。目前,学界对鸟类等其他社会性物种的研究相对匮乏,且对于个体社会决策如何逐步汇聚并塑造...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610
研究发现长期增温可促进南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积累 进一步热带和亚热带森林被认为是最具固碳潜力的生态系统之一。然而,该地区未来可能面临更加频繁的高温事件,未来增温下,这些生态系统能否持续积累土壤有机碳,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一直以来,由于缺乏长期生态系统水...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160
历史时期极端干旱灾害的数据评估和机理研究取得进展 受限于可靠气象数据稀缺,科学家难以对历史时期灾难事件展开分析,导致气候变化下极端事件的演化规律和机理认识不足。上世纪20年代末中国北方发生一场严重的旱灾,此次事件在史料中均有记载,但其成因的气候动力学...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7360
单周期飞秒激光产生与表征研究取得进展 单周期飞秒光源被视为产生孤立阿秒光脉冲的“理想”驱动源,但其产生与表征难度高于少周期飞秒激光,是超快激光领域的难题。目前,仅有少数研究组报道过单周期飞秒光源的相关成果,但其综合指标与下一代高通量阿秒光...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590
研究揭示空间导航过程中情景依赖的海马-内嗅皮层协同表征机制 目前,学界对大脑如何根据环境来判断方位尚不明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等重点探索了人类大脑中,海马和内嗅皮层在认路过程中的协同工作机制。 研究团队结合人类颅内脑电技术与情景依赖的空间导航范式,探讨了海马...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2790
研究揭示石蝇演化历史 石蝇(襀翅目)是最古老的有翅昆虫类群之一,其生存状况是评估淡水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生物指标,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与演化生物学意义。然而,由于化石记录不完整、形态特征演化复杂以及基因数据覆盖有限,构建稳健的...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420
研究解析家犬独特的新发突变图景和突变速率规律 新发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原料之一。针对新发突变的研究,对深入理解生物进化历程和遗传疾病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研究主要聚焦于人类和少数模式物种中,其他物种的突变机制仍处于未知状态,缺乏物种间的比较...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800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学院马韫韬教授团队在日光温室三维仿真技术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马韫韬教授团队在日光温室数字化与智能化生产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团队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国际顶级刊物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800
清华大学“清华化学百年论坛:塑造化学的未来”举行 近日,“清华化学百年论坛:塑造化学的未来”举行。来自全球化学领域的十余位顶尖科学家围绕化学前沿科学与未来发展趋势展开深度对话。化学系副主任刘强、赵亮分别主持开幕式和闭幕式。 化学系党委书记许华平在致...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480
清华大学地学系阳坤课题组揭示全球土壤湿度–降水的强耦合区域和作用路径 土壤湿度-降水耦合是陆气相互作用的关键,但不同气候模式对于土壤湿度与降水耦合强度的模拟存在巨大分歧,其耦合的物理路径即土壤湿度通过地表感热通量(SH)还是蒸散发(ET)影响降水尚不明确。为了回答上述问...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8260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王健全团队发表成果助力肌腱组织再生 2025年10月11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王健全教授、黄洪杰副研究员、程锦副研究员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今日生物材料》(Materials Today Bio)刊登题为“Injectable c...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330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力学系戴兆贺课题组在异质结构范德华作用可叠加性方面取得进展 范德华作用是最基本的分子间作用力之一。虽然同质结构间的范德华作用在20世纪已得到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和精细的实验表征,但对于异质结构(尤其是工程应用中常见的薄膜-基底体系),其作用是否可以通过分子间相互作...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310
我国深海中微子探测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柔性潜标精密布放装置“蜘蛛系统”成功完成海试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自主研制的国际首创深海中微子探测潜标专用载具——深海精密仪器柔性布放装置“蜘蛛系统”(英文简称SPIDER,Subsea Precision Instrument Deployer...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910
上海交大刘权兴团队发表PNAS:发现全球干旱生态系统中的“无序超均匀”斑图,为生态系统临界点预警提供新范式 自1999年以来,不同空间尺度的有序自组织斑图一直被视为生态系统退化的早期预警信号,也被认为是生态系统在环境压力下逃避崩溃的关键自适应行为(图1)。在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加剧的背景下,从半干旱地区的...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750
西安交大王戌梅教授团队利用景观基因组学评估大黄基原植物的基因组脆弱性与未来气候适应力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药学院王戌梅教授团队在分子生态学领域的顶级期刊Molecular Ecology发表了题为“Harnessing landscape genomics to evaluate ...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280
西安交大马恩教授在《科学进展》发表焦点文章 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拉伸塑性对于工程应用都很重要。高强度可以满足承载需求,且有助于大幅降低材料的使用量,从而节约能源和降低排放。大塑性可提高材料服役时的安全性,而其更重要的工程意义在于拉伸应力下的均匀...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3650
研究揭示人逆转座子LINE-1靶向整合基因组重要机制 人类基因组中存在大量具有“跳跃”能力的逆转座子序列。在胚胎发育早期、免疫及神经系统等特定阶段和环境下,它们会被激活并发挥重要生理功能。在病毒感染、肿瘤发生及机体衰老等状态下,它们通常会持续异常活化...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090
磁流变力学超材料实现高密度可重编程机械存储与视觉读取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龚兴龙和邓华夏团队,在力学超材料设计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目前,机械信息处理方式难以实现高密度、可重编程和直观可视的信息处理功能,制约机械信息系统在极端环境下的应用潜力。因此...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2940
动态动力学不对称醛-炔烃还原偶联反应研究获进展 复杂分子的精确合成,对生物医药、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发展高选择性合成策略,能够提升化学反应效率、简化复杂分子合成,是有机化学的研究前沿。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施世良团队,发展了N...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