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文台

帅气的我简直无法用语言描述!

天文学家首次揭示温热原子云中的复杂丝状网络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联合国内外科研机构,利用FAST在银河系外围发现超高速云G165内部存在由超音速湍流主导的复杂丝状结构网络。G165距离地球约5万光年,以每秒300公里高速运行,几乎不受恒星辐射与...
2周前
0120

黑洞双星X射线光变起源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余文飞团队利用慧眼卫星对暂现黑洞双星MAXI J1820+070进行观测,发现带限噪声(BLN)特征频率范围具有显著的光子能量依赖性。随着能量增加,BLN平台同时向高频和低频两端扩...
2周前
0260

科学家在频率相位传递技术验证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由美国哈佛-史密松森天体物理中心、澳大利亚西澳大学、韩国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等全球20个研究机构组成的国际天文学团队,验证了名为“频率相位传递”的技术。这一技术通过改正地球...
3个月前
0230

SKA区域中心中国节点通过并网测试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建设的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区域中心第一阶段(SRCNet v0.1版本)的中国节点(简称“SRCNet v0.1版本中国节点”)通过了SKA天文台总部组织的国际...
3个月前
0360

研究揭示流浪行星质量天体形成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邓洪平带领的国际合作科研团队,提出了形成流浪行星质量天体(PMOs)的全新机制。这些质量介于恒星与行星之间的神秘天体,既非传统恒星形成过程的产物,也非被驱逐的巨行星,而是通过...
3个月前
0490

“古姆星云是否为背景脉冲星散射屏”历史疑问获解答

古姆星云是迄今为止天文学家发现的最大角尺度的发射星云。半个世纪以来,古姆星云可能是背景脉冲星散射屏的观点多有提及却未获证实。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和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依托上海天马望远镜对脉冲星B0740...
3个月前
0620

空间引力波探测信号识别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等的科研人员在空间引力波探测信号识别领域取得进展。该团队开发出基于深度学习的创新方法,可高效探测和分析空间引力波探测器的极端质量比旋近(EMRIs)信号,将为未来空...
3个月前
0310

中国天眼和中国VLBI网探路性脉冲星联合观测获得成功

中国天眼FAST和中国VLBI网的探路性脉冲星联合观测获得成功。此次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等组织的联合观测获得了多项技术经验并发现了需要优化的问题。近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物理快报》(Chines...
3个月前
0350

上海天文台等利用瓦级皮秒激光器实现高精度空间碎片观测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与紫金山天文台联合改造德令哈青海观测站1.2米望远镜,利用瓦级的皮秒激光器实现了对空间碎片的高精度激光测距。空间碎片目标测量最远距离为1620.5 km,雷达散射截面积为2.41...
3个月前
0370

科学家利用人工智能发现迄今为止类太阳恒星周围最近的最小系外行星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葛健教授带领的国际团队,研发了一种结合GPU相位折叠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算法,并在开普勒(Kepler)2017年释放的恒星测光数据中发现了五颗直径小于地球、轨道周期短...
3个月前
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