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射电暴高频观测研究获进展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出版检索稳定,快至7天录用
2026年第五届算法、计算和机器学习国际会议(CACML 2026)
2026年第八届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国际会议(CSECS 2026)
文章导读
宇宙深处的神秘闪光突然变得活跃百倍!中科院团队通过180小时高频监测,捕捉到155次来自FRB 20240114A的爆发信号,首次揭示其爆发率在特定时段激增10倍的惊人规律。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个重复快速射电暴的"偏好频率"竟会随时间演化移动,8.6GHz频段却始终保持沉默——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宇宙奥秘?最新发现正在改写我们对快速射电暴的认知。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快速射电暴(FRB)是宇宙中一类短时标的极亮射电“闪光”,其起源和辐射机制尚不明晰。目前,天文学家已发现超4000FRB,大多表现为一次爆发,仅有约100例表现为重复爆发,它们被称为重复快速射电暴。其中,FRB 20240114A20241月发现的一例重复快速射电暴,其高度活跃特性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目光。目前,对该重复快速射电暴已发表的观测结果主要来自1.4GHz及以下频段,2GHz以上的高频爆发样本相对有限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团队等,在一年时间内对快速射电暴FRB 20240114A开展了662.25/8.60GHz双频同时观测,并在2.25GHz探测到155次爆发,构建了该目标迄今为止最大样本的长期高频(2.0GHz以上)监测数据库,揭示了其活跃度的频率依赖及时间演化特性

团队发挥了天马望远镜“一镜双频”的观测能力,对该射电暴进行2.25/8.6GHz双频同时观测。2024129日至2025215日,共组织66次观测,累计投入约180小时观测时间。经过一系列数据处理,团队确认了来自FRB 20240114A2.25GHz155次爆发。团队通过进一步分析其爆发率随时间的演化趋势发现,在2.25GHz,该源在20247月和20251月初异常活跃,相比其他观测时间平均爆发率高约将近10倍。在与此同时进行的8.60GHz观测中未能探测到对应的爆发,团队基于此结果提出,FRB 20240114A在该频率的活跃度比2.25GHz低一到两个数量级,说明其爆发和其他重复快速射电暴一样具有窄带的本征辐射特性。

研究发现,FRB 20240114A爆发的“偏好频率”并非一成不变。2024年1月至2月,其活跃度随观测频率升高而下降;5月至7月,在2–3GHz附近出现活跃高峰,表明其活跃度随频率的依赖关系存在时间上的演化。这一现象可能反映了暴周环境演化或信号传播过程中发生极端散射事件,调制了特定频率观测到的爆发率等。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报》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研究工作得到科技部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论文链接

快速射电暴高频观测研究获进展

天马探测到的FRB 20240114A部分爆发示意图

© 版权声明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多学科征稿、征稿主题广 | 免费主题匹配
2026年第五届算法、计算和机器学习国际会议(CACML 2026)
2026年第八届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国际会议(CSECS 2026)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三届机器学习与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CONF-MLA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立即查看超全会议列表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