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研究所

帅气的我简直无法用语言描述!

超快电子显微镜助力超快结构动力学及近场研究

超快电子显微镜(UEM)凭借亚纳米-亚皮秒的时空分辨能力,成为非平衡态结构动力学及超快科学的重要研究手段。由于电子探针对结构变化和电场相位高度敏感,UEM在超快激光诱导层状材料的动态结构演化和近场研究...
5天前
020

拓扑表面态能带弯曲对自旋流的各向异性吸收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在铁磁/非磁(FM/NM)异质结中,纳秒尺度的自旋泵浦效应和飞秒尺度的自旋超扩散过程是实现铁磁层向非磁层注入自旋流的两种主要机制,为开发超快、低能耗自旋逻辑器件提供了理论基础。拓扑绝缘体(TI)凭借...
7天前
040

单质锂量子固体高压相图计算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王磊团队与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王涵合作,利用神经网络正则变换方法结合DeepMD和ABACUS软件,对单质锂的高压相图进行高精度计算。研究发现,非简谐核量子效应显著降低bc...
2周前
0150

笼目金属CsV3Sb5表面演生量子态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高鸿钧带领的研究团队,在笼目金属CsV3Sb5表面通过人工构筑有序碱金属铯结构,调控出演生准二维超导态和配对密度波。研究观测到5.4K临界温度及6nm相干长度,并发现三维CDW“反相位...
2周前
0170

PbTiO3/LaAlO3体系中首次发现常规180°铁电畴壁与反相畴界互耦现象

铁电畴壁随机存储器为解决硅基存储技术遇到的“存储墙”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相较于其他二维界面,例如晶界、相界等,铁电畴壁可被特定的电场创建、移动以及擦除,意味着基于铁电畴壁的存储器件将更加灵活可控...
4周前
0170

研究发现超带隙透明导体

透明导体因兼具导电性与透明性,广泛应用于触控屏、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电致变色及透明显示等光电器件,成为现代信息与能源技术中不可或缺的材料。目前,主流透明导体来源于掺杂如半导体或绝缘体等原本透明的带...
2个月前
0290

研究提出反常霍尔角的双变量数学模型

磁性材料的反常霍尔输运效应来源于能带内禀贡献及杂质外禀散射,其重要参量反常霍尔角代表纵向电流密度驱动横向反常霍尔电流密度的能力。大反常霍尔角在反常霍尔磁传感、自旋电子学磁畴翻转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过去...
2个月前
0200

研究构建大规模、可控且室温稳定的高定向斯格明子赛道阵列

磁性斯格明子(magnetic skyrmions)是具有拓扑保护特性的涡旋状自旋结构,被学界认为是实现高效纳米级存储与逻辑器件的理想候选者。近年来,磁性范德华晶体因具有易剥离、在原子层或薄片尺度可维...
2个月前
0230

科学家创新范德华挤压技术实现二维金属的普适制备

自2004年单层石墨烯发现以来,二维材料引领了凝聚态物理、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系列突破性进展,开创了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二维新纪元。在过去20年中,二维材料家族迅速扩大,目前实验可获得的二维材料达数百种...
3个月前
0300

科研人员通过“庄子”号观测到量子泵浦中拓扑与无序的相互影响

泵浦是周期性改变状态来输运物质的机械设备。1983年,英国物理学家David J. Thouless提出量子泵浦概念。随后,他提出的量子泵浦现象被称为Thouless泵浦。近年来,由于Thouless...
3个月前
0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