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研究所

帅气的我简直无法用语言描述!

脑–脊髓同步功能磁共振开放数据库发布

人体的疼痛感知、运动控制与情绪调节等高级功能,依赖于大脑与脊髓之间的精密协同。大脑是决策与指挥的核心中枢,脊髓承担信号传导与反射调控的关键任务。两者高效互动,确保身体与意识的统一运作。 但是,受限于传...
13小时前
0210

研究揭示空间导航过程中情景依赖的海马-内嗅皮层协同表征机制

目前,学界对大脑如何根据环境来判断方位尚不明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等重点探索了人类大脑中,海马和内嗅皮层在认路过程中的协同工作机制。 研究团队结合人类颅内脑电技术与情景依赖的空间导航范式,探讨了海马...
3周前
01170

研究发现疼痛敏感性个体差异的神经生物标记物

疼痛敏感性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目前,学界对于疼痛敏感性个体差异的神经基础尚不明晰。 近期,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科研团队,开展了一项大样本研究,即利用总样本量达1046的六个功能磁共振数据集,系统探究了...
2个月前
05850

研究揭示认知控制大脑活动随年龄呈倒U型发展轨迹

认知控制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基础,是个体通过调控注意、思维与行动,来达到特定目的的认知过程,这一过程可使人类聚焦目标并排除干扰。目前,认知控制的认知/行为变化规律已较完善,成为发育/衰老相关疾病的诊断依...
2个月前
06210

痒觉敏感性测试量表成功设计

慢性瘙痒常见于多种皮肤疾病,包括特应性皮炎、银屑病和结节性痒疹。持续瘙痒常导致患者皮肤损伤、生活质量下降和痒觉敏感性增强。准确测量痒觉敏感性对预测慢性瘙痒的病程进展至关重要,但目前缺乏能够快速、可靠评...
2个月前
04400

刚柔并济的“神经触手”探针成功研发

在脑机接口与神经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柔性神经电极凭借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与机械匹配性,被认为是实现长期稳定神经信号采集的理想选择。相较于传统刚性电极,柔性探针可有效减少脑组织损伤、炎症反应并延长在体寿命...
3个月前
02420

研究发现自然重力线索促进人类视觉运动感知

研究发现,人类视觉系统能自动提取并利用自然重力线索,以提升对整体运动模式的感知能力。中科院心理所蒋毅团队通过五项心理物理实验,比较了自然与反转重力条件下人们对随机运动中一致性运动的辨别阈值,发现无论条...
3个月前
05820

研究揭示任务难度调节心智游移对大脑相位动态的影响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与朋友打羽毛球时,思绪却被近期未完成的工作任务所占据,无法专注追踪球的飞行轨迹,导致反应迟缓和动作失误。这种现象在心理学研究中被称为心智游移,即注意力从当前任务转向...
5个月前
03210

研究揭示两条催产素信号通路协同作用介导小鼠救援行为

人类在面临生命危险时,常常会展现出无私的助人行为。这些自发性的救助行为在强化社会联系、促进互惠与合作以及提升社会福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然而,这些自发性救助行为背后的神经机制尚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
3个月前
01390

研究发现人类与猕猴识别跨物种生物运动的共同性和特异性脑区

人类和动物均具备快速识别外界环境中同类或其他物种运动模式的能力。这种本能可以帮助人类在复杂环境中迅速察觉潜在威胁,并使人类能够区分同伴的行走、奔跑和跳跃等动作。对于动物而言,这种能力更是关乎生存。无论...
6个月前
02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