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帅气的我简直无法用语言描述!

纳米团簇动态簇集和催化特性研究取得进展

在金属催化反应体系中,预催化剂或在溶液中发生聚集或解离,形成由少量金属原子构成的纳米团簇。与均相络合物催化剂不同,这类原位形成的多金属团簇含有多个金属中心,可同时活化并转化多个底物分子,从而区别于经典...
1周前
01580

科研人员绘制11种金属离子蛋白质组图谱并揭示铜离子调控PGK1新机制

金属蛋白约占整个蛋白质组三分之一及以上,参与调控几乎所有生命过程。其中,金属离子在蛋白质结构稳定、催化反应、功能调控以及信号传导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然而,现有金属蛋白组学研究存在分析深度不足、金属结合...
2周前
0460

动态动力学不对称醛-炔烃还原偶联反应研究获进展

复杂分子的精确合成,对生物医药、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发展高选择性合成策略,能够提升化学反应效率、简化复杂分子合成,是有机化学的研究前沿。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施世良团队,发展了N...
3周前
02470

新研究发现调控神经轴突退化机制

神经轴突损伤后,远离胞体的一侧发生渐进性串珠化、碎片化改变,进而崩解并被清除,这一病理过程被称为沃勒变性。NMNAT2是维持轴突完整性的关键蛋白,在神经损伤后快速耗竭而致沃勒变性发生,但在神经元中调控...
3周前
02500

科学家破解乌尔曼类型反应机理

乌尔曼反应是最被广泛使用的铜介导的偶联反应之一,以出色的底物普适性,应用于碳碳和碳杂键的构建。然而,反应中铜的氧化还原机制存在诸多争议。目前,广为接受的机理是,假设为铜(I/III)循环,但在真实反应...
1个月前
03020

研究发现RIPK1/RIPK3淀粉样纤维跨细胞传播诱导细胞坏死新机制

程序性坏死作为独立于凋亡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炎症性疾病和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执行坏死功能的核心蛋白质机器,是由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K1) 与RIPK3共同组装形成...
1个月前
03210

仿羧酶体人工光合系统组装级联多酶协同催化CO2还原至甲醇研究获进展

羧酶体是蓝藻等光合细菌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结构之一,通过将包括RuBisCO酶在内的多种蛋白,整合到限域多面体蛋白质骨架结构中,实现多酶高效协同级联催化,促进二氧化碳的高效转化。受此启发,利用自组装策略...
1个月前
02550

原癌基因MYC的小分子抑制剂研发获进展

原癌基因MYC在细胞增殖、代谢和分化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是人类肿瘤中常被激活的癌基因之一。长期以来,MYC被认为是颇具潜力但充满挑战的治疗靶点。目前,尚未有针对MYC驱动肿瘤的有效靶向药物。 ...
1个月前
05140

高效唾液酸化抑制剂激活肿瘤免疫研究取得进展

高度唾液酸化是肿瘤细胞的标志之一。肿瘤细胞表面唾液酸通过与免疫细胞表面的Siglec受体结合,抑制免疫应答,从而促进免疫逃逸。因此,干预唾液酸化过程,被认为是开发新型癌症治疗策略的重要方向。此前,针对...
2个月前
04000

科研人员提出催化剂调控的多变量发散合成策略

不对称ƞ3-取代反应是构建手性不饱和片段的重要途径。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何智涛课题组致力于非经典ƞ3-取代反应研究,突破经典模式下底物离去基限制和选择性控制难题。 从相同底物出发,通过发散合成...
2个月前
0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