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乳酸穿梭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并参与2型糖尿病进程
肥胖是21世纪最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也是糖尿病的重要诱因。 肥胖诱导的慢性低度炎症能够重塑胰岛免疫微环境,导致巨噬细胞异常活化,进而损害胰岛β细胞功能。作为先天免疫的核心效应细胞,巨噬细胞通过表...
研究发现化疗唤醒休眠乳腺癌细胞并导致转移复发的作用机制
研究建立休眠肿瘤细胞谱系追踪系统,首次证实化疗可激活休眠乳腺癌细胞并导致转移复发。化疗诱导肺部成纤维细胞衰老,分泌刺激中性粒细胞分泌胞外陷阱,重塑细胞外基质促进休眠癌细胞增殖。联合使用达沙替尼和槲皮素...
研究发现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强度与肿瘤中T细胞耗竭性分化关系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吕伟研究组联合国内外科研人员,利用免疫缺陷患者来源的T细胞受体(TCR)信号蛋白CARD11突变体,构建Card11不同基因突变型小鼠,揭示了TCR信号通路强度与肿...
研究揭示人体器官衰老“线粒体时钟”
线粒体通常被认为是远古细菌与真核细胞共生演化的产物,其拥有独立的基因组,是细胞的能量工厂。然而,线粒体基因组在生命过程中不断积累突变,其突变率远高于细胞核DNA,这些突变或与衰老、疾病密切相关。 近日...
科学家揭示宿主识别肠道菌群调控免疫新机制
人体肠道内栖息着数万亿微生物,它们不仅协助消化食物,更在免疫系统塑造中扮演关键角色。这些微生物通过释放各类分子与宿主“对话”,调控免疫细胞的生长与功能。为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人体配备了黏液层、抗菌蛋白...
科学家建立简便高效的心肌细胞纯化方法
心肌细胞在研究心血管发育、疾病建模、药物筛选以及毒性、细胞治疗等领域具有重要价值,因此需要获得高纯度心肌细胞。利用富含乳酸、无葡萄糖且营养贫乏的纯化培养基(乳酸法)纯化心肌细胞已被广泛使用,但这种方...
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衰老影响肿瘤性别差异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肖意传和秦骏,联合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刘陈立等,利用多组学技术结合动物模型,揭示了受肠道菌群影响的中性粒细胞衰老在调控实体肿瘤性别二态性中的关键作用。 临床统计...
研究发现衰老导致T细胞抗肿瘤免疫失能机制
伴随着衰老过程,人类患癌症风险上升。普遍认为,个体衰老进程导致DNA损伤和原癌基因激活,进而诱导细胞发生癌前病变。有研究提出,免疫衰老是衰老个体共有的生理现象。免疫衰老是伴随年龄增长出现的免疫系统的退...
营养与健康所等发现在翻译水平调控T细胞死亡的关键因子
10月21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姚依昆研究组等合作完成的题为AMBRA1 controls the translation of immune...
科学家发布合成生物学元件与数据库
10月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张国庆与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周志华研究组合作,在《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在线发表了题为RDBSB: a d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