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松生物碱全合成研究取得进展
石松生物碱是存在于石松科植物中的特征性成分,结构多样且复杂。这类生物碱是药物发现的重要资源。其中,石杉碱甲作为石松生物碱的典型代表分子,具有选择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在临床上用于治疗中轻度阿尔茨海默...
新研究揭示寄生植物亲缘回避机制
在自然界,植物间存在多种方式的相互作用,包括互利和寄生。列当科寄生植物松蒿依赖寄主根部分泌的吸器诱导因子(HIFs),如醌类DMBQ和酚类阿魏酸、丁香酸,触发吸器形成,实现侵染寄主植物窃取养分。这些寄...
新研究揭示马先蒿属超级条形码未显著提升物种鉴别能力
近年来,完整质体基因组包含更全面的遗传信息,被寄望成为新一代“超级条形码”,尤其在标准条形码难以区分的近缘物种中展现潜力。然而,很少有研究系统探讨分类复杂性会如何影响质体基因组条形码的有效性。这一问题...
悬钩子属遗传分化与果实发育研究取得进展
蔷薇科悬钩子属(Rubus)包含树莓、黑莓等700多个物种,是分类学上公认的复杂类群,其物种亲缘关系长期存在争议。此前针对悬钩子属的多组学研究主要聚焦于栽培种,野生树莓的基因组信息相对匮乏,导致其起源...
研究实现结核分枝杆菌阿拉伯半乳聚糖高达92糖的一锅法合成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重要疾病,至今仍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威胁。结核分枝杆菌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蜡状细胞壁,对化学治疗药物的进入形成了一个巨大而复杂的屏障。抑制细胞壁的生物合成是当前一线抗结核...
研究揭示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作为跨界信号分子的演化机制
独脚金内酯不仅是重要的植物内源激素,还能作为根际信号被某些真菌和细菌所感知,进而调控它们与植物的互作。在植物中,独脚金内酯受体是由D14/KAI2基因编码的α/β水解酶。先前研究表明,植物的D14/K...
花寿命可塑性及进化适应研究获进展
一朵花开放到凋谢的持续时间称为花寿命,是决定植物繁殖成效的关键性状。前期研究发现,不同物种的花寿命存在差异。理论认为,在传粉者缺乏情况下,植物应延长花的开放时间,等待传粉机会;在授粉充足时,植物应缩短...
研究揭示壳斗目形态多样性演化
有花植物类群生活史与形态特征展现出丰富的多样性,而理解表型多样性或差异性如何在地质时间尺度上形成和演化,是进化生物学的核心目标之一。尽管已有研究聚焦被子植物物种多样化的宏观模式,探讨植物类群性状差异的...
科学家构建植物微外显子数据库
真核生物的基因通常包含可编码的外显子(exon)和不可编码的内含子(intron)。长度≤51个核苷酸(nt)的外显子被称为微外显子(microexon)。微外显子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
研究揭示被子植物多倍化与随后二倍化过程在物种多样化中的作用
多倍化被学界认为是推动被子植物演化成功的重要驱动力,其现象广泛存在于被子植物各个谱系中。多倍性与生物体适应性、物种形成、分化及辐射相关,是关键性状创新的重要来源。然而,新形成的多倍体相较于其二倍体近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