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物理研究所

...

探索宇宙早期物质形态演化新探针提出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雍高产团队通过分析重离子碰撞后产生的粒子“指纹”,提出了可能揭示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出现的关键指标,为探索宇宙诞生之初的物质形态演变提供了新视角。 约138亿年前,在宇宙诞生...
2天前
000

质子内部横动量依赖的螺旋度分布被揭示

20世纪80年代,质子自旋危机发现夸克自旋在质子自旋中贡献相对较小。自此,质子自旋结构成为粒子物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同时,精确测量质子三维自旋结构成为电子离子对撞机等国际大科学装置的主要物理目标之一...
3天前
030

日冕物质抛射电荷交换EUV谱线测量获进展

日冕物质抛射是太阳剧烈活动导致的大规模带电离子物质和能量释放的极端空间天气现象,可引发强烈的地磁暴,影响卫星通信、导航系统和电网的稳定运行。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精确的原子数据,研究日冕抛射的带电离子对日...
3天前
030

研究揭示重离子治癌重要微观机理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及合作者,在重离子治癌微观机理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团队在生物分子团簇中观测到重离子辐照导致的分子间能量及质子转移级联机制。这一机制被认为是重离子治癌生物学效应优异的重要...
3天前
030

铜铌复合腔高稳定超导加速单元研制成功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制的我国首套铜铌复合腔高稳定超导加速单元成功通过各项测试,标志着面向高可靠应用的铜铌复合超导腔技术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这一成果有望为基于射频超导加速器的大科学装置建...
4天前
030

国际首台低能量强流高电荷态重离子研究装置通过验收

12月7日至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专家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低能量强流高电荷态重离子研究装置”进行了现场验收。验收专家组认为项目组完成了计划书规定的各项任...
4天前
040

原子核质量精确测量揭示质子晕结构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精确测量了一批奇特原子核的质量,确定了铝、磷、硫和氩元素的质子滴线,提出了基于原子核质量揭示质子晕结构的新方法。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
4天前
030

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完整构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和德国基尔大学的科研人员首次构建了火星空间完整的太阳高能粒子事件的质子能谱,对火星空间辐射环境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
4天前
030

研究基于高电荷态离子实现复杂分子高精度成像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等在分子库仑爆炸成像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研究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提供的高电荷态离子束流,实现了复杂分子的高精度结构成像。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
4天前
030

近代物理所等在离子-原子电荷交换碰撞的自旋统计破缺研究方面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马新文团队联合法国索邦大学教授Alain Dubois,在离子-原子电荷交换碰撞的自旋统计破缺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4天前
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