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进藤龙一课题组与合作者发现描述存在测量的量子动力学的普适随机方程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进藤龙一(Ryuichi Shindo)课题组2020级博士生肖振宇等人,提出了描述费米子在连续测量下的时间演化的普适随机方程并发现它们的严格解。2025年4月7... 科研动态 19小时前010
新中山大学库逸轩团队揭示阿尔茨海默病演化过程中记忆相关的神经退化与补偿机制 (通讯员唐浩洋)近日,心理学系库逸轩教授团队在《Alzheimers & Dementia》期刊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多模态神经影像学技术(包括脑灰质结构成像、白质纤维成像和功能磁共振成像... 科研动态 2天前060
新中山大学任杰、刘杰团队开发淋巴结外泌体靶向技术,抑制肿瘤转移 (通讯员王艺臻)4月3日,附属第三医院超声科任杰教授团队联合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刘杰教授团队,在期刊《Advanced Science》发表研究成果。针对甲状腺癌易淋巴结转移、术后易复发难题,提出局部淋巴... 科研动态 2天前050
新中山大学罗莉霞团队发表提升白内障术后视觉质量的原创性论著 (通讯员贺有明)中山眼科中心罗莉霞教授团队前期曾在JAMA Ophthalmology杂志发表一项RCT研究。结果显示,植入囊袋张力环(Capsular tension ring,CTR)可以使有临床... 科研动态 2天前050
新碳纳米管/硅异质集成的三维互补式场效应晶体管技术提出 随着集成电路密度提高,晶体管的工艺节点不断微缩,已逼近物理极限。三维互补式场效应晶体管(3D CMOS)技术成为破局的潜在路径。传统硅基3D CMOS集成技术热预算较高,导致工艺复杂成本提高,并可能引... 科研动态 2天前010
新肿瘤“作弊器”持续存在的关键机制获揭示 在癌细胞的生存竞赛中,有一种特殊的“作弊器”——染色体外DNA(ecDNA)。ecDNA犹如一个游离在细胞内的“外挂程序”,以环状小圈的形式携带关键致癌基因,帮助癌细胞“开挂升级”。临床数据显示,ec... 科研动态 2天前030
新上海交大联合上海硅酸盐所在多种脆性半导体中实现塑性“温加工”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发现了一批在低温(约200℃以下)具有良好塑性变形和加工能力的无机半导体材料,进而针对室温脆性半导体创新性地运用经典金属“温加工”方法制备出高质量、自... 科研动态 1天前010
新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团队系统揭示森林死亡后恢复速率减缓及其原因 近年来,全球干旱和热浪导致森林死亡事件频发,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构成严峻挑战。阐明森林死亡的观测事实和恢复机制对准确理解森林生态系统演变至关重要。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朴世龙院士团队对此开展了多年系统研究... 科研动态 19小时前010
新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谢基伟教授、周济林教授研究团队 揭秘”熔岩世界”的前世今生 近日,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的系外行星课题组基于我国的大科学装置—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巡天数据,同时结合Gaia和Kepler等国际观测数据,成功测定了超短周期行星的年龄分布,首次揭示了超... 科研动态 2天前050
新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教授团队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人类活动塑造城市环境,而城市环境反过来又影响城市居民健康与福祉。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相互作用,交织出一系列复杂又有趣的科学问题。近日,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占文凤教授团队围绕“城市热环境与城市居... 科研动态 2天前040
新研究利用反向提锂机制实现高选择性的锂离子筛分 实现高选择性的锂离子筛分,对于解决锂资源短缺等难题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锂离子与钠、钾、镁、钙离子等其他多种竞争离子在尺寸和价态等性质上相近,从高浓度溶液中精准提取锂离子面临挑战。尽管已有多种膜材料... 科研动态 2天前020
新研究在二维半导体转角异质光子晶体方面获进展 二维半导体因其原子级厚度和独特的光电特性,被视为下一代光电子器件的关键候选材料之一。由于二维半导体通过层间范德华力结合,单层二维半导体可被轻易剥离并以垂直堆叠方式构建成人工异质结构。这种二维半导体异质... 科研动态 2天前020
新科学家研发出高强韧碳气凝胶材料 航空航天飞行器的热防护系统要求隔热材料具有优异的超高温隔热能力与高损伤容限,以应对外界复杂的热-力载荷。碳气凝胶因具有低密度、低热导率、高比表面积以及出色的高温热稳定性等特点,是具有潜力的多功能热防护... 科研动态 2天前040
新室温高效分子半导体自旋输运材料研究获进展 分子半导体通常由原子序数较低的轻元素组成,因此具有较弱的自旋-轨道耦合作用,且室温下自旋寿命的理论预测值超过毫秒量级,被学界认为是实现室温高效自旋输运和未来自旋运算应用的理想材料体系。尽管理论上可通过... 科研动态 2天前020
新武汉大学陈杰课题组揭示全球变暖下湖泊对大气的热量反馈机制 (通讯员水苑)4月27日,水资源工程与调度全国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陈杰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论文“Enhanced heating effect ... 科研动态 2天前010
新南京大学谢劲课题组:双核金属催化中的1,2-还原消除新基元反应 协同催化作为一种创新性的集成方法学策略,通过深度整合双金属活性中心的催化效能,展现出单核金属体系难以比拟的催化活性优势。这一特性使其在基元反应的开发与应用领域极具潜力,已然成为工业界与学术界共同关注的... 科研动态 2天前040
新南京大学BESIII实验X(2370)粒子成果论文入选美国《物理评论快报》2024年度最重要论文合集 2024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北京谱仪III(BESIII)实验首次测量了X(2370)粒子的自旋宇称量子数为0-+,其质量与理论上预言的最轻赝标量胶球的质量一致。这一重要成果的论文以编辑推荐(Ed... 科研动态 2天前010
新南京大学王肖沐教授团队:基于陡坡光电晶体管实现红外超弱光检测的重大突破 近日,南京大学王肖沐教授和王军转教授通过设计遂穿结光电场效应晶体管,创新地提出基于陡坡效应的光电晶体管(steep-slopephototransistors),即通过降低亚阈值摆幅提升红外极限弱光探... 科研动态 2天前020
新研究提出准确识别基因组间直系同源共线性的新方法 共线性是指同源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保守排列现象,其基因顺序源于共同祖先。依据演化起源差异,共线性可划分为直系同源共线性和旁系同源共线性。直系同源共线性由物种分化事件产生,旁系同源共线性则由基因组复制事件... 科研动态 2天前030
新科研人员研发出耐极端环境光热陶瓷纤维膜材料 太阳能驱动界面蒸发技术是利用太阳能进行高效蒸发的新型技术,因具备零碳排、高能效及模块化的优势,已成为可持续淡水生产的有效解决方案。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王钰团队在太阳能驱动界面蒸发研究方面取得... 科研动态 2天前020
新异常相分离驱动膜细胞器重塑和肿瘤发生新机制被揭示 内膜系统的动态重塑是细胞维持区室化功能及稳态调控的核心生物学过程。近年来,富含内在无序区的蛋白质通过液-液相分离形成生物分子凝聚体,通常被称为“无膜细胞器”。但是,“无膜细胞器”概念的语义在一定程度上... 科研动态 2天前030
新北京大学深研院新材料学院王明超团队发表研究成果揭示二维共轭聚合物电子传感器新进展 近日,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王明超助理教授课题组联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及保加利亚索非亚大学,成功开发了一种具有方形晶格的给体-受体型二维聚亚芳基亚乙烯(2D PAV)材... 科研动态 3天前0170
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PandaX团队在太阳加速暗物质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 (通讯员 周小朋)近日,国际权威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发表了PandaX合作组题为《Search for Solar Boosted Dark Matter Parti... 科研动态 2天前040
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学院李小强教授团队在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制造领域取得系列突破 (通讯员 王丹)针对新一代汽车对轻量化、高性能、高效率制造的重大需求,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李小强教授团队围绕超高强钢管梁车身构件热气胀成形工艺及应用开展研究,创新性提出电辅助热气胀成形加工方法,针对热... 科研动态 2天前040
新武汉大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亚地区人类起源问题综合研究”开题 (通讯员历轩)4月26日,由历史学院李英华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亚地区人类起源问题综合研究”开题论证会举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任评议专家组组长,论证组还包... 科研动态 2天前030
新清华大学航院吕存景课题组发现界面自发对称性破缺诱导液体自输运 液滴接触高温固体表面时,会迅速在其底部形成一层稳定的蒸汽膜(图1A),从而有效抑制沸腾,显著降低液滴与表面之间的接触摩擦力,使液滴呈现出异常活跃的无规则运动行为——这就是著名的莱顿弗罗斯特效应(Lei... 科研动态 3天前0130
新浙大学者《细胞》发现,溶酶体氢离子“慢出口” 浙江大学医学院徐浩新教授团队鉴定了一种非经典的溶酶体氢离子泄露途径的分子基础——SLC7A11,并揭示了此通路参与溶酶体和细胞功能调控的机制,以及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进程的关键作用。该成果以“SL... 科研动态 4天前0110
新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张福锁院士团队庄明浩副教授课题组在农业机械减污降碳领域取得研究进展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张福锁院士团队庄明浩副教授联合清华大学鲁玺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所王立刚研究员和重庆大学杨易教授在《自然》(Nature)子刊... 科研动态 4天前080
新人才强校丨工学院宋建农团队刘彩玲副教授课题组在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领域取得系列成果 目前我国三大主粮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总体较高,但水稻种植环节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一直是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急需解决的瓶颈问题。为加快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近年来,工学院宋建... 科研动态 4天前090
新中国农业大学动科学院曹志军教授团队揭示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新机制:脂多糖介导的炎症调控与训练免疫策略的突破性探索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曹志军教授团队在生物学方向国际权威期刊《国际生物科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中科院生物学大... 科研动态 4天前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