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山大学张辉杨念生团队研究揭示巨噬细胞来源的VISTA在肠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与机制 (通讯员康峻鸣)近日,附属第一医院张辉研究员、杨念生教授团队研究发现,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及结肠炎小鼠模型中,VISTA在促炎的单核/巨噬细胞中的表达显著上调,敲除或阻断VISTA可显著减轻结肠... 科研动态 5天前01580
新中山大学彭福华汤常永邱伟团队揭示ClC-2致髓鞘病变机制,为白质脑病治疗提供潜在靶点 (通讯员杨露)近日,附属第三医院脑病中心彭福华、汤常永、邱伟团队揭示了ClC-2在少突胶质细胞发育及髓鞘修复中的作用,及其致髓鞘病变的具体作用机制,并通过对该机制的全面探讨与阐释,筛选了可能的干预靶点... 科研动态 5天前01570
新中山大学张慧东团队发现锂暴露导致铜死亡而引发不明病因流产 (通讯员文志烽) 近日,附属第八医院张慧东教授团队研究发现锂暴露是引发不明病因流产的新的健康风险因素,还揭示了锂暴露引发不明原因流产的全新生物学机制,并且还鉴定了治疗流产的新靶点。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综... 科研动态 5天前01620
新中山大学马骏:让鼻咽癌患者“活得久”“活得好” (赵现廷)近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马骏团队牵头,联合全球17个国家/地区的50位顶尖专家共同制定的《鼻咽癌放疗靶区勾画国际指南及图谱》(以下简称《指南》)正式发布,并同步发表于... 科研动态 5天前01290
新中山大学肖智勇团队发现月震正在引发新滑坡 最新研究表明,月球不是一片死寂的荒漠,表面和内部仍在“活动”。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肖智勇团队联合遥感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张吴明通过卫星图像分析,发现2009年以来月球上新增了数十处滑坡,而这些滑坡的主要... 科研动态 5天前01600
新清华大学化工系张强团队合作在固态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面向电动汽车、电动飞行器、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对动力系统提出的高能量、高安全需求,开发兼具高能量密度和优异安全性能的电池器件已成为当前储能领域的重要挑战。固态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和本征安全潜力,被广泛... 科研动态 4天前01440
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727) 生命学院赵天永教授团队联合中美五团队解析玉米种子活力调控新机制 种子是生命的载体,其休眠结构中承载着无数世代进化锤炼的编码记忆,只需适宜条件便能苏醒萌发。但种子的命运取决于其在萌发前抵御环境不确定性的能力。种子演化出了卓越的耐脱水特性,可在干旱环境中存活数年,甚至... 科研动态 5天前01240
新研究发现人体内源抗菌肽调控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代谢机制 胆固醇代谢紊乱是心血管疾病与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共同致病因素。低密度脂蛋白(LDL)是运输内源性胆固醇的主要载体,如何安全有效地促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清除一直是代谢领域的研究重... 科研动态 4天前0970
新北京大学电子学院胡又凡-彭练矛团队在高性能压力传感领域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柔性压力传感器因其在人形机器人、生物医疗和人机交互等前沿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而备受关注。其中,电容式压力传感器以其低功耗、高稳定性等优点成为研究热点,但其性能(尤其是灵敏度和线性度)长期以来受限于传统的... 科研动态 4天前0500
新甘蔗多组学整合数据平台发布 甘蔗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其基因组高度复杂,包含多倍体、高杂合性及非整倍体,且遗传背景狭窄,严重制约了基因功能解析与育种发展。近年来,甘蔗遗传学研究取得显著进展,亟需一个整合多维组学数据的资源平台,支撑提... 科研动态 4天前0950
新科研人员通过膜-电极界面工程实现超2400小时纯水AEM电解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邵志刚、赵云团队在阴离子交换膜(AEM)电解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通过膜-电极界面工程,提升了纯水AEM电解的耐久性,实现了超过2400小时的高稳定性运行。 AEM... 科研动态 4天前01670
新金属异构酶催化己糖氧化裂解新机制获揭示 糖类是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己糖为代表的分子通过碳-碳键断裂生成短链化合物,是其进入代谢网络并执行生理功能的重要途径。通常,在初级代谢中,己糖的裂解反应通过己酮糖... 科研动态 4天前0920
新哺乳动物颌关节演化有了新证据 哺乳动物的颅-颌次生关节由齿骨髁与鳞骨关节窝构成,取代了“爬行类”中由关节骨与方骨组成的原始颌关节。这一转变长期被视为哺乳动物的关键鉴定特征甚至是定义特征,代表了脊椎动物演化中的一次重要创新。但受限于... 科研动态 4天前0950
新西安交大科研团队在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制氢催化剂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载体,其高效制备技术备受关注。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结合了碱性电解槽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的优势,被认为是实现低成本低能耗制氢的关键路线之一。然而,阳极析氧反应在强腐蚀性条件下易引发非贵... 科研动态 4天前01350
新西安交大前沿院郑海丰教授团队 在单原子骨架编辑合成共价有机框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共价有机框架(COFs)因具备原子级精准拓扑结构与可调控孔道特性,已然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前沿。然而,其传统合成高度依赖动态可逆共价键,这一特性不仅导致材料化学稳定性欠佳,还使得结构多样性受到明显限... 科研动态 4天前01580
新电子科技大学严鹏教授团队在PRL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全国重点实验室严鹏教授团队在磁学与自旋电子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通过研究交替磁体中磁子的动力学特性,发现了由磁偶极作用诱导的手性磁子间的强耦合效应,为基于交... 科研动态 5天前01600
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24)生命学院陈红英教授和林学院贺虹教授合作在蚂蚁中发现一类新病毒科的病毒 近日,生命学院陈红英教授和林学院贺虹教授实验室合作,在《Journal of Virology》发表了获得编辑推荐(Editor’s Pick)的研究文章——“Discovery of a novel... 科研动态 5天前01400
新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盖庆恩教授、史清华教授与合作者在经济学顶级期刊ECONOMETRICA发表论文 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经济系盖庆恩教授和史清华教授与香港大学经管学院郭乃嘉助理教授、李冰晶副教授、朱晓冬教授于2025年9月在经济学顶级期刊ECONOMETRICA上发表学术论文“Rural Pensi... 科研动态 4天前0650
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25)经管学院阮俊虎教授团队在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经管学院阮俊虎教授团队在《农业经济问题》发表题为“中国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内涵特征、理论逻辑与实施路径”的研究论文,系统解构数字技术赋能“生产—渠道—物流”全链条的重塑机制,为破解生产转型... 科研动态 5天前01160
新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万国华教授和井润田教授在《管理科学学报》发表论文 近日,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万国华教授和井润田教授与合作者丁珈、徐敏在国内管理类顶级期刊《管理科学学报》(2025年第8期)上发表学术论文《云计算生态系统的价值共创实现机制:基于软件供应商云计算服务的案... 科研动态 4天前01240
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26)动物干细胞研究与应用团队在布鲁氏菌致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布鲁氏菌病是当前我国重点防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之一,对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养殖业构成了严重威胁,如何有效防控布鲁氏菌的感染是一项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动物干细胞研究与应用团队... 科研动态 5天前0680
新研究提出一种喀斯特坡地土层厚度测量新方法 土壤厚度是表征土壤资源状态和土地生态承载力的重要参数之一,土层厚度影响着水分和养分在土壤剖面中的储存与迁移,进而决定植物根系分布、生物生产力及陆地生态系统功能。尤其在干旱、半干旱或生态脆弱区,土层厚... 科研动态 4天前0650
新北京大学电子学院康宁-张志勇联合团队在高密度碳纳米管阵列的量子输运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电子体系的特性受到维度和电子-电子相互作用的显著影响,在三维或二维体系中,电子通常可以近似为准粒子,遵循费米液体(Fermi liquid)理论;而当系统降至一维时,传统费米液体理论失效,电子-电子相... 科研动态 4天前01100
新农业科学发现大模型升级亮相 近日,第十届华为全联接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度联创的农业科学发现大模型发布系统在会上升级亮相。该模型继今年6月首次发布后... 科研动态 1天前0180
新南京大学基于连续体束缚态实现热辐射涡旋 光学涡旋,如相位涡旋和偏振涡旋,自发现以来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提出了许多产生光涡旋的方法。其中,以偏振涡旋为特征的连续体束缚态已被用于实现涡旋激光、涡旋光束等。到目前为止,偏... 科研动态 5天前0340
新南京大学李涛、祝世宁团队发表综述:光子学中的人工规范场 近日,南京大学李涛教授、祝世宁院士团队与香港大学张霜教授等合作者发表综述文章,系统介绍了光子学领域人工规范场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 规范场最初作为经典电动力学的数学重构被提出,如今已发展成为物理学... 科研动态 5天前0410
新南京大学李涛、祝世宁团队:基于薄膜铌酸锂的可寻址动态超构表面光场调控 近日,南京大学李涛教授、祝世宁院士团队在薄膜铌酸锂平台上取得新进展,通过铌酸锂调制器构成的电光开关与片上集成超构表面网络的深度融合,突破了传统超构表面技术动态调控能力弱、信息容量低等核心瓶颈,实现了可... 科研动态 5天前0330
新中国科大在一维极化子超晶格精密探测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我校单分子科学团队利用基于扫描探针的“多合一”综合物性表征技术,结合在位表面合成技术,在n型掺杂的单条聚合物中实现了一种准粒子—极化子的超晶格结构,并揭示了其高度耦合的晶格畸变、多带电荷密度波与... 科研动态 5天前0900
新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付英双教授团队发现原子尺度的本征螺旋磁序 近日,著名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付英双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的最新成果,题为《单层和双层NiI2中螺旋磁性的原子级尺度自旋分辨成像》(Spin-resolved imaging of... 科研动态 5天前01800
新上海交大牟怡教授、博士生蓝剑锋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发表论文 近期,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牟怡与博士生蓝剑锋在新闻传播学高水平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2025年第6期)上发表论文《从“ 机事” 到“ 机心”:“ Z 世代” 与智能技术的深度意义交互及其数... 科研动态 4天前0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