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

湖南大学开发新型陶瓷隔膜提升锂电池安全性能

6月9日,湖南大学段曦东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耐高温、阻燃和柔韧性的全无机氮化硼纳米管隔膜(BNNTM),能显著提升锂电池的安全性和循环寿命。该成果发表在《储能材料》(Energy Storage M...
1天前
010

美提出二维材料“磁性基因”定制方法

6月25日,据《自然》(Nature)期刊网站消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团队提出一种通用“插层-阳离子交换”方法,通过控制金属阳离子在二维材料层间的分布,成功构建出成分与功能可调的磁性插层超晶...
1天前
000

上海交大开发太阳能驱动的下一代全天候高效大气水收集系统

6月6日,上海交通大学李廷贤研究员团队开发了太阳能驱动的下一代全天候高效大气水收集系统,通过整合吸附式和冷凝式技术并利用热泵协同冷热能量,实现了全天候高效淡水生产,为解决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了创新性...
2周前
0410

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院研究所等发布可实现早期胃癌高精度识别的胃癌影像筛查人工智能模型

6月24日,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院研究所程向东研究团队联合阿里达摩院、浙江省肿瘤医院等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发文,推出了一款名为GRAPE(GC risk assessmen...
2周前
0370

美开发可高效求解组合优化问题的新型伊辛芯片

6月11日,据Nature网站报道,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款可室温下稳定运行的伊辛芯片,在解决典型组合优化问题的速度和能效方面优于软件中的优化经典伊辛求解器和新兴量子退火机,在大规模组合优...
2周前
0170

湖南大学利用超掺杂新方法研制出高性能p型二维半导体晶体管

6月12日,湖南大学段曦东教授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栅极驱动的能带调控超掺杂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制备出高性能p型二维半导体晶体管,为未来高性能二维电子器件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
2周前
0140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团队开发新型膜分馏原油可降低90%能耗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团队开发出一种可以根据分子大小过滤原油成分的膜,该研究可能大幅降低原油分馏所需能量。这一成果于5月22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发表。该技术有望重塑价值数千亿美元的石油精炼行业...
2周前
0300

我国提出显著提升量子机器学习性能的算法AdaBoost.Q

5月21日,浙江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研究团队提出了经典自适应提升算法(AdaBoost)的量子化版本——AdaBoost.Q,通过优化量子分类器的权重更新机制,提高其学习能力,从而...
2周前
0100

德国波茨坦大学提升二维钝化钙钛矿太阳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

5月9日,德国波茨坦大学Felix Lang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在钙钛矿太阳电池的钝化层与钙钛矿之间加入特殊界面层,成功抑制了离子迁移,既减少了电流损失又提高了电池的长期稳定性。该成果发表在《先进材料》上...
2周前
0350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等研发使钠电池实现长时高温储能的新型电解液添加剂

5月8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崔光磊、王世涛、许高洁与青岛科技大学周新红团队合作在《先进科学》发文,通过设计新型电解液添加剂二氟双(草酸)磷酸钠(NaDFBOP),成功构建出耐溶解的固液...
2周前
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