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刘兰翠教授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在《自然•气候变化》发表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十届计算机技术与机械电气工程国际学术论坛(ISCME 2025)暨2025年泰山学术论坛-鲁东大学微纳传感器及系统专题论坛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文章导读
全球减排努力正面临矿产短缺的潜在危机?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刘兰翠教授团队在《自然•气候变化》发表开创性研究,首次揭秘兼顾气候目标、矿产资源安全与区域公平的能源低碳转型方案。该研究量化了557条减排路径中17种能源技术对40种关键矿产的全球需求,识别出短缺风险最低的最优路径,并针对剩余风险提出“两手抓”应对策略。为全球在资源约束下协同实现减排目标与资源安全提供科学依据,立即阅读全文,探索如何破解能源转型中的资源瓶颈!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近日,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刘兰翠教授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Navigating energy transition solutions for climate targets with minerals constraint”在《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杂志以研究论文形式在线发表,该论文入选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研究亮点(Research Highlight)。该文从全景分析的视角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兼顾减排、矿产资源安全与区域公平的能源低碳转型方案,为全球在资源约束下协同实现气候目标与矿产资源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


该项工作针对减排路径、减排技术、矿产资源的时空复杂关联关系尚未从规律和机理上得到系统性研究和揭示这一研究不足,量化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所提出的557条减排路径中,17种能源技术对40种关键矿产的全球与区域需求及其潜在短缺风险,识别出矿产短缺风险最低的最优减排路径,并针对该路径下仍存在的全球与区域性矿产短缺问题,提出了“两手抓”应对策略。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刘兰翠教授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在《自然•气候变化》发表

2100年全球80种技术进步情景下的矿产资源短缺预测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刘兰翠教授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在《自然•气候变化》发表

557条减缓路径矿产资源安全与气候目标协同评价结果


北京理工大学魏一鸣教授是该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刘兰翠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康佳宁副教授和余碧莹教授是共同通讯作者,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彭淞、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闫昊本等参与了研究。刘兰翠教授主持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我国深度碳减排的制约因素、最优路径及社会经济影响研究”是资助项目之一。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8-025-02373-3

© 版权声明
第九届电气、机械与计算机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EMCE 2025)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四届能源与动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EPE 2025)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