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帅气的我简直无法用语言描述!

研究揭示植物质体DNA复制中切除RNA引物的关键核酸酶及作用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巫永睿团队与张余团队,联合上海师范大学王文琴团队,发现了植物质体DNA(ptDNA)复制体中RNA引物切除的核心核酸酶组分plastid-localized a...
4周前
0200

研究揭示动植物保守的TIR酶活磷酸化刹车机制

干旱、盐胁迫以及低温等非生物逆境导致植物受到渗透胁迫,严重威胁粮食安全。植物在胁迫响应中可能存在“有害应答”,即免疫信号过度激活(如NLR蛋白通过未知途径被诱导),不仅拮抗ABA介导的胁迫耐受通路,还...
2个月前
0250

科研人员揭示钙信号解码机制并提出核心激酶活性检测方案 

干旱、盐胁迫及低温等使植物受到高渗胁迫,危害粮食生产安全。渗透信号是“复合信号”,其感应和传导机制较为复杂。其中,瞬时激发的Ca2+信号和快速激活的SnRK2激酶是两种重要的早期应答。然而,渗透胁迫下...
2个月前
0210

昆虫滞育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詹帅研究团队发现,核心生物钟基因Cycle是调控家蚕滞育变异的关键基因,并揭示家蚕生活史多样性形成的遗传基础。 昆虫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为适应不同地域和...
2个月前
0390

研究揭示豆科植物共生固氮新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二涛团队揭示了细胞质类受体激酶MtLICK1/2在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信号转导和免疫调控中的双重功能,拓展了科学家对共生与免疫交叉新领域的认知。 在复杂的土壤...
3个月前
0300

迄今分辨率最高的野生稻-栽培稻泛基因组图谱绘就

亚洲栽培稻驯化历史可追溯至一万年前的普通野生稻。 面对全球人口增长和气候变化加剧的双重压力,如何将野生稻历经万年锤炼的“生存智慧”注入现代品种,培育出兼具高产潜力与抗病抗逆特性的“超级水稻”已成为重要...
3个月前
0620

研究揭示能量跨膜运输新机制

所有生物体都依赖能量来维持基本的生理功能,而ATP(腺苷三磷酸)则是细胞内的主要能量货币。过去40多年研究发现,能量代谢缺陷的细胞内寄生病原体可以从宿主细胞获取ATP,但具体的分子机制一直不清楚。 中...
3个月前
0530

研究提出植物CNGC钙通道门控与离子选择性新机制 

2月20日,《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张鹏与王永飞团队完成的题为Cryo-EM structures of Arabidopsis CNG...
3个月前
0350

科学家创制辅酶Q10水稻新种质 

2月1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陈晓亚团队,联合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高彩霞团队等,在《细胞》(Cell)上在线发表了题为《基于植物进化的辅酶Q10性状设计》(Des...
3个月前
0390

植物免疫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2月13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万里研究组与张余研究组合作,在《自然》(Nature)上发表了题为Activation and inhibition mechanisms of a pl...
3个月前
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