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帅气的我简直无法用语言描述!

尺蠖黑化的平行演化机制获揭示

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詹帅研究组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安徽农业大学等的科研人员,针对茶尺蠖黑化现象,开展遗传和生态水平的整合研究,揭示了蛾类昆虫黑化现象的平行演化机制以及黑化现象对茶尺...
2天前
0700

绿僵菌分泌两种效应子双向抑制昆虫免疫配体的调控机制获揭示

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成树研究组,揭示了绿僵菌通过双效应子挟持昆虫寄主免疫的关键细胞因子而广谱杀虫的作用机制。 不同种类的绿僵菌感染昆虫寄主的范围不同,其中,广谱杀虫绿僵菌能够感染...
1周前
01680

棉花萜类防御代谢流的重定向机制获揭示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为抵御昆虫取食和病原侵染等多种生物胁迫,棉花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高度复杂的化学防御体系。其中,萜类化合物作为关键特化代谢产物具有抗病虫活性,在植物防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
1周前
01790

水稻SPDT蛋白识别与转运磷酸盐的分子机理获揭示

10月11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张鹏与上海师范大学俞芳团队合作,通过水稻磷酸盐分配关键蛋白SPDT的三维结构与生化功能分析,揭示了SPDT特异性识别并转运磷酸盐的分子机制。 植物依靠多...
2周前
01380

植物分生组织水分感知和干细胞活性调控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杨卫兵研究组,揭示了植物茎尖分生组织通过表皮特异性ATML1-PIP2;5模块感知和响应环境湿度变化,进而调控干细胞活性的分子机制。该工作阐明了水分稳态在植物器...
3周前
02340

科学家绘制根系微生物“定居地图”

植物生长与土壤中的微生物密不可分,健康的植物根系决定农作物的产量与抗性。微生物附着在植物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但植物根系与微生物处如何互动、协作,长期以来较难直接观测,成为科学家努力破解...
4周前
03700

研究揭示小麦单细胞对镰孢菌侵染进程应答全景图

小麦作为全球主要粮食作物,其生产常受到由禾谷镰孢菌引起的赤霉病的严重威胁。由于目前尚未发现对赤霉病具有完全抗性的小麦品种,通过分子育种改造小麦易感基因已成为防控该病害的重要策略。传统的整体转录组分析难...
2个月前
02800

科学家开发出基因挖掘新策略

得益于双子叶模式植物拟南芥和单子叶模式植物水稻的遗传学研究,植物发育生物学在过去40年取得了长足发展。植物分生组织(干细胞)的建立与维持机制、重要组织和器官的分化轨迹及其核心调控网络已初步建立。这些基...
2个月前
02650

研究发现跨物种表达植物免疫受体获得对细菌激发子的新识别能力

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Alberto Macho研究组发现,异源表达免疫受体可赋予植物对一种毁灭性病原细菌的新的识别能力,并增强对细菌性青枯病的抗性。 青枯菌寄主范围广泛,包括番茄...
3个月前
03610

研究揭示植物质体DNA复制中切除RNA引物的关键核酸酶及作用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巫永睿团队与张余团队,联合上海师范大学王文琴团队,发现了植物质体DNA(ptDNA)复制体中RNA引物切除的核心核酸酶组分plastid-localized a...
4个月前
03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