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进藤龙一课题组与合作者发现描述存在测量的量子动力学的普适随机方程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进藤龙一(Ryuichi Shindo)课题组2020级博士生肖振宇等人,提出了描述费米子在连续测量下的时间演化的普适随机方程并发现它们的严格解。2025年4月7... 科研动态 19小时前010
新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团队系统揭示森林死亡后恢复速率减缓及其原因 近年来,全球干旱和热浪导致森林死亡事件频发,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构成严峻挑战。阐明森林死亡的观测事实和恢复机制对准确理解森林生态系统演变至关重要。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朴世龙院士团队对此开展了多年系统研究... 科研动态 19小时前010
新西安交大张志成教授团队在柔性压电聚合物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通过在基于陶瓷的弛豫铁电材料中构建准同型相界(MPB)行为,成功实现了压电系数的显著提升,使其在执行器、换能器和传感器应用中表现出色。然而,在柔性铁电聚合物,如聚(偏二氟乙烯-三氟乙... 科研动态 23小时前000
西安交大二附院党双锁教授团队获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4年度定向项目立项通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党双锁教授团队牵头申报的“中西... 科研动态 23小时前000
西安交大孙清教授团队在大型结构运行模态分析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运行模态分析是结构健康监测的核心技术,其分析效率往往受限于参数高维性,分析结果准确性依赖于参数不确定性度量。在国民经济主战场中,运行模态分析结果是大型结构设计优化与安全运维的重要指标。而服役环境复杂性... 科研动态 23小时前000
西安交大科研团队最新研究为矽肺治疗提供新思路 矽肺是我国乃至全球最常见的职业病,因其由长期吸入石英粉尘引发,会导致严重的肺纤维化,为患者带来巨大的健康和经济损失,然而目前临床上仍缺乏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 西安交大二附院胸外科李建忠副研究员和田运泽... 科研动态 23小时前000
新上海交大联合上海硅酸盐所在多种脆性半导体中实现塑性“温加工”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发现了一批在低温(约200℃以下)具有良好塑性变形和加工能力的无机半导体材料,进而针对室温脆性半导体创新性地运用经典金属“温加工”方法制备出高质量、自... 科研动态 1天前010
新肿瘤“作弊器”持续存在的关键机制获揭示 在癌细胞的生存竞赛中,有一种特殊的“作弊器”——染色体外DNA(ecDNA)。ecDNA犹如一个游离在细胞内的“外挂程序”,以环状小圈的形式携带关键致癌基因,帮助癌细胞“开挂升级”。临床数据显示,ec... 科研动态 2天前030
新碳纳米管/硅异质集成的三维互补式场效应晶体管技术提出 随着集成电路密度提高,晶体管的工艺节点不断微缩,已逼近物理极限。三维互补式场效应晶体管(3D CMOS)技术成为破局的潜在路径。传统硅基3D CMOS集成技术热预算较高,导致工艺复杂成本提高,并可能引... 科研动态 2天前010
新室温高效分子半导体自旋输运材料研究获进展 分子半导体通常由原子序数较低的轻元素组成,因此具有较弱的自旋-轨道耦合作用,且室温下自旋寿命的理论预测值超过毫秒量级,被学界认为是实现室温高效自旋输运和未来自旋运算应用的理想材料体系。尽管理论上可通过... 科研动态 2天前020
新科学家研发出高强韧碳气凝胶材料 航空航天飞行器的热防护系统要求隔热材料具有优异的超高温隔热能力与高损伤容限,以应对外界复杂的热-力载荷。碳气凝胶因具有低密度、低热导率、高比表面积以及出色的高温热稳定性等特点,是具有潜力的多功能热防护... 科研动态 2天前040
新研究在二维半导体转角异质光子晶体方面获进展 二维半导体因其原子级厚度和独特的光电特性,被视为下一代光电子器件的关键候选材料之一。由于二维半导体通过层间范德华力结合,单层二维半导体可被轻易剥离并以垂直堆叠方式构建成人工异质结构。这种二维半导体异质... 科研动态 2天前020
新研究利用反向提锂机制实现高选择性的锂离子筛分 实现高选择性的锂离子筛分,对于解决锂资源短缺等难题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锂离子与钠、钾、镁、钙离子等其他多种竞争离子在尺寸和价态等性质上相近,从高浓度溶液中精准提取锂离子面临挑战。尽管已有多种膜材料... 科研动态 2天前010
新异常相分离驱动膜细胞器重塑和肿瘤发生新机制被揭示 内膜系统的动态重塑是细胞维持区室化功能及稳态调控的核心生物学过程。近年来,富含内在无序区的蛋白质通过液-液相分离形成生物分子凝聚体,通常被称为“无膜细胞器”。但是,“无膜细胞器”概念的语义在一定程度上... 科研动态 2天前030
新科研人员研发出耐极端环境光热陶瓷纤维膜材料 太阳能驱动界面蒸发技术是利用太阳能进行高效蒸发的新型技术,因具备零碳排、高能效及模块化的优势,已成为可持续淡水生产的有效解决方案。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王钰团队在太阳能驱动界面蒸发研究方面取得... 科研动态 2天前020
新研究提出准确识别基因组间直系同源共线性的新方法 共线性是指同源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保守排列现象,其基因顺序源于共同祖先。依据演化起源差异,共线性可划分为直系同源共线性和旁系同源共线性。直系同源共线性由物种分化事件产生,旁系同源共线性则由基因组复制事件... 科研动态 2天前030
探索宇宙早期物质形态演化新探针提出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雍高产团队通过分析重离子碰撞后产生的粒子“指纹”,提出了可能揭示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出现的关键指标,为探索宇宙诞生之初的物质形态演变提供了新视角。 约138亿年前,在宇宙诞生... 科研动态 2天前000
科研人员筛选发现赖氨酸靶向共价抑制剂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陆晓杰课题组联合复旦大学周璐课题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研究所/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孙毅课题组,将基于活性的蛋白质组分析(ABPP)数据与共价DNA编码化合物库(C... 科研动态 2天前020
研究揭示我国东南沿海大气中氯气的驱动因子及光化学影响 氯自由基(Cl·)作为大气中高活性氧化剂,在臭氧(O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形成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传统认知认为,硝酰氯(ClNO2)光解是沿海及内陆地区Cl·的主要来源,且这种贡献主要集中在清... 科研动态 2天前030
SKA区域中心中国节点通过并网测试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建设的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区域中心第一阶段(SRCNet v0.1版本)的中国节点(简称“SRCNet v0.1版本中国节点”)通过了SKA天文台总部组织的国际... 科研动态 2天前010
柔性钙钛矿/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研究获进展 柔性钙钛矿/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因兼具钙钛矿优异的光电性能和铜铟镓硒出色的机械柔韧性,在轻质柔性化光伏领域展现出应用前景。但是,该体系面临的科学问题在于,粗糙的铜铟镓硒底电池表面导致钙钛矿活性层难以实... 科研动态 2天前010
有机太阳电池A-DA’D-A型小分子受体的“构型-性能”关系研究获进展 分子构型在决定有机半导体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对于应用于有机太阳能电池的A-DA'D-A型小分子受体(SMA),其构效关系的系统研究仍较为匮乏。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李永舫... 科研动态 2天前020
研究建立电催化环境下铜基催化剂结构重构模拟新方法 金属铜因具有将二氧化碳还原生成多碳产物的特性,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但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eCO2RR)的产物选择性、铜基催化剂稳定性及能源效率等问题是制约其工业化应用的核心瓶颈。实验结果表明,铜基... 科研动态 2天前010
连续取代制备手性五价磷中心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何智涛课题组针对核酸类活性分子中全杂原子取代五价磷立体中心的合成难题,通过发展连续取代策略,实现了一系列含手性五价磷立体中心的骨架制备,包括ProTide类似物、烷氧... 科研动态 2天前010
分子胶水界面锚定技术助力实现高效大面积钙钛矿组件涂布印刷制备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栋和刘生忠团队,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规模化制备方面取得进展。该团队开发出分子胶水界面锚定技术,实现了高效、大面积钙钛矿组件涂布印刷制备。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凭借高... 科研动态 2天前020
厦门大学王鸣生教授团队在全固态锂电池的原位表征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我校材料学院王鸣生教授课题组在固态电池界面问题及其表征方法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Galvanostatic cycling of a micron-sized solid-stat... 科研动态 2天前020
新厦门大学 张弘课题组在金属杂环骨架编辑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张弘教授课题组在金属杂环骨架编辑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Fluorescent pyridine phosphonium salts via transmutation of... 科研动态 2天前030
新厦门大学彭丽/李军团队与合作者在高质量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合成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彭丽副教授/李军教授团队与中科大江海龙教授合作在二维共价有机框架(COFs)孔道保护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Synthesis of high quality two dim... 科研动态 2天前030
新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傅德颐副教授课题组在石墨烯巨磁阻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我校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傅德颐副教授课题组在石墨烯巨磁阻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Giant magnetoresistance induced by spin-dep... 科研动态 2天前030
新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教授团队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人类活动塑造城市环境,而城市环境反过来又影响城市居民健康与福祉。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相互作用,交织出一系列复杂又有趣的科学问题。近日,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占文凤教授团队围绕“城市热环境与城市居... 科研动态 2天前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