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向异性层状材料角分辨偏振拉曼光谱定量预测研究获进展

各向异性层状材料角分辨偏振拉曼光谱定量预测研究获进展

文章导读
困扰科学界50年的谜题:为何各向异性材料的拉曼光谱总随厚度、波长和衬底"变脸"?中科院半导体所谭平恒团队重磅突破,首次提出本征拉曼张量理论,无需拟合参数即可精准预测任意衬底上黑磷、二碲化钨等材料的角分辨偏振光谱强度。这项颠覆性研究破解了光子-电子耦合的深层逻辑,不仅揭示材料本征属性,更扫清了偏振光探测器、热电器件应用的核心障碍。掌握它,你将洞悉未来光电子器件的底层密码——相关成果已登顶《先进材料》。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近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谭平恒团队基于对各向异性层状材料黑磷(BP)、Td相二碲化钨(Td-WTe₂)的研究提出一项新理论,任意衬底上的各向异性层状材料,其角分辨偏振拉曼强度(ARPR)都可以通过该理论进行定量预测。该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各向异性层状材料的本征属性,解决其在偏振光电子器件中的应用难题。

层状材料按照晶体的面内对称性分为各向同性层状材料(ILM)和各向异性层状材料(ALM),特定过程中,ILM也会转变为ALM,因此,ALM是层状材料中最为广泛的存在。ALM表现出偏振敏感的光学响应和各向异性物性,是偏振光探测器、场效应晶体管和热电器件的潜力材料。深入理解ALM的本征光学各向异性以及光子-电子、电子-声子耦合作用的各向异性,对于推动其在偏振光电子器件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角分辨偏振拉曼(ARPR)光谱是研究各向异性材料的光学各向异性、光子-电子和电子-声子耦合的有力工具。此前近半个世纪中,科学界公认其强度可以通过拉曼张量R定量预测,但2015年有研究发现,ALM 的ARPR强度反常地依赖于薄片厚度和激发光波长,且拟合所得的R还受衬底影响。因此,如何定量理解和预测从薄层到类体材料ALM薄片的ARPR强度,是该领域研究的一大难题。

该科研团队系统研究了ALM薄片中的拉曼散射过程,提出了本征拉曼张量Rint和有效拉曼张量Reff的概念。Rint与具有类似能带结构ALM的厚度及其所置的衬底无关,是ALM的本征属性,直接反映了ALM内部拉曼散射发生处声子对应原子位移场所导致的极化率改变程度;Reff则反映了在ALM外部入射光和接收散射光偏振矢量与拉曼散射强度之间的关系。科研团队通过实验测定了厚层BP和4层Td-WTe2薄片中沿特定晶向的复折射率,并全面分析了其光场调制作用,获得了实验材料在常用激光波长下Rint的矩阵元,进而推导出实验材料在上述激光波长下Reff 的矩阵元。基于该参数以及ALM外部入射光、接收散射光即可定量预测ALM薄片的ARPR强度,不需要任何拟合参数。

该理论框架可以拓展到其他任意薄层或者类体材料的ALM薄片,无论其电子特性是否随层数变化、激发光波长是否为共振激发,在获得沿特定晶向复折射率的基础上,都能实现对在任意衬底上相应ALM中ARPR强度的定量预测。

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

该研究工作获得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的支持。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