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傅德颐副教授课题组在石墨烯巨磁阻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我校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傅德颐副教授课题组在石墨烯巨磁阻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Giant magnetoresistance induced by spin-dep... 科研动态 2天前040
新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教授团队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人类活动塑造城市环境,而城市环境反过来又影响城市居民健康与福祉。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相互作用,交织出一系列复杂又有趣的科学问题。近日,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占文凤教授团队围绕“城市热环境与城市居... 科研动态 2天前060
新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谢基伟教授、周济林教授研究团队 揭秘”熔岩世界”的前世今生 近日,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的系外行星课题组基于我国的大科学装置—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巡天数据,同时结合Gaia和Kepler等国际观测数据,成功测定了超短周期行星的年龄分布,首次揭示了超... 科研动态 2天前070
新南京大学王肖沐教授团队:基于陡坡光电晶体管实现红外超弱光检测的重大突破 近日,南京大学王肖沐教授和王军转教授通过设计遂穿结光电场效应晶体管,创新地提出基于陡坡效应的光电晶体管(steep-slopephototransistors),即通过降低亚阈值摆幅提升红外极限弱光探... 科研动态 2天前050
新南京大学BESIII实验X(2370)粒子成果论文入选美国《物理评论快报》2024年度最重要论文合集 2024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北京谱仪III(BESIII)实验首次测量了X(2370)粒子的自旋宇称量子数为0-+,其质量与理论上预言的最轻赝标量胶球的质量一致。这一重要成果的论文以编辑推荐(Ed... 科研动态 2天前030
新南京大学谢劲课题组:双核金属催化中的1,2-还原消除新基元反应 协同催化作为一种创新性的集成方法学策略,通过深度整合双金属活性中心的催化效能,展现出单核金属体系难以比拟的催化活性优势。这一特性使其在基元反应的开发与应用领域极具潜力,已然成为工业界与学术界共同关注的... 科研动态 2天前050
新南京大学刘震教授团队在病毒防治方面取得新进展 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为代表的一系列致病性病毒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威胁,迫切需要开发有效的病毒防治策略以缓解这一类令人担忧的公共卫生问题。在病毒... 科研动态 2天前050
新南京大学徐志伟、鹿化煜教授团队揭示全球风能评估系统性偏差并提出校正新方法 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与能源结构亟待转型的背景下,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风能作为最具规模化应用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我国风能资源丰富,是世界风电... 科研动态 2天前030
南京大学感算一体的高光子利用率单光子相机 南京大学吴培亨院士团队张蜡宝教授课题组联合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季向阳教授课题组,基于多维可调控的超导单光子探测器(SNSPD),研制出高光子利用率的感算一体相机,平均每像素仅需0.12个光子,对三个字母图... 科研动态 2天前040
南京大学原子制造之“局域”遍历性 引子 在写完《原子制造:未知之所》和《原子制造之基础先行》两篇“原子制造”读书笔记后,Ising 开始变得迷茫,不知道下一篇应写什么,便有些愧对曾经对宋凤麒教授的承诺。导致这种迷茫的原因有二: (1... 科研动态 2天前010
南京大学原子制造之基础先行 1.引子 这些天,Ising 跟随南大宋凤麒教授学习“原子制造”这一新学科或新赛道。有趣的是,还没有上道,就开始下笔了:那篇《原子制造:未知之所》上线后反响不错,至少让很多同行以为 Ising 开始... 科研动态 2天前010
新武汉大学陈杰课题组揭示全球变暖下湖泊对大气的热量反馈机制 (通讯员水苑)4月27日,水资源工程与调度全国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陈杰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论文“Enhanced heating effect ... 科研动态 2天前020
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在《Nature Physics》发表磁子学研究重要进展 (通讯员 胡晏铭)日前,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于海明教授团队在新兴交叉学科磁子学实验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于海明教授带领团队与合作者利用自旋波的干涉效应,在反铁磁材料中成功实现了纯自旋流的手性(左... 科研动态 2天前030
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学院李小强教授团队在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制造领域取得系列突破 (通讯员 王丹)针对新一代汽车对轻量化、高性能、高效率制造的重大需求,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李小强教授团队围绕超高强钢管梁车身构件热气胀成形工艺及应用开展研究,创新性提出电辅助热气胀成形加工方法,针对热... 科研动态 2天前040
新武汉大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亚地区人类起源问题综合研究”开题 (通讯员历轩)4月26日,由历史学院李英华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亚地区人类起源问题综合研究”开题论证会举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任评议专家组组长,论证组还包... 科研动态 2天前040
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PandaX团队在太阳加速暗物质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 (通讯员 周小朋)近日,国际权威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发表了PandaX合作组题为《Search for Solar Boosted Dark Matter Parti... 科研动态 2天前040
武汉大学【珞珈讲坛】陈关荣教授分享“混沌的故事” (通讯员潘志宏、高源)4月17日,欧洲科学院兼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学讲席教授陈关荣做客武汉大学珞珈讲坛第492讲,带来题为《CHAOS——混沌的故事》的学术报告。武汉大学副校长龚威出席活动... 科研动态 2天前020
武汉大学武汉大学承办第二十一届网络科学与工程论坛 (通讯员白文玉、李兵)4月18日至20日,第二十一届网络科学与工程论坛在武汉举办。大会荣誉主席、香港城市大学教授陈关荣,大会主席、复旦大学教授李翔,武汉大学副校长陆伟出席会议。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154... 科研动态 2天前020
武汉大学武汉大学2025年度新工科论坛举办 (通讯员黄佳倩子、苗佳、王雷阳)4月21日上午,武汉大学2025年度新工科论坛暨“十五五”期间宽禁带半导体技术与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启动会举办。副校长龚威出席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树深、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研动态 2天前030
中国科大提出火星原位气体热电转化的新思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舒歌群教授团队提出火星原位气体热电转化的新思路,火星大气由CO2、N2和Ar等成分组成,其中CO2占比高达95%以上。该工作首次揭示了火星气体出色的热电转化性能,并报道了其在火星独特环... 科研动态 2天前020
武汉大学柯维俊教授团队在全钙钛矿叠层光伏电池领域取得新进展 (通讯员物轩)4月17日,《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在线刊登了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柯维俊教授团队在全钙钛矿叠层光伏电池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论文题目为“Pi... 科研动态 2天前050
中国科大实现量子椭圆偏振成像 我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椭圆偏振成像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史保森教授、周志远副教授课题组将高品质偏振纠缠光源与经典偏振成像技术相结合,在弱光场下实现了对周期性分布各向异性材料双折射特性的观测,并且... 科研动态 2天前030
新中山大学库逸轩团队揭示阿尔茨海默病演化过程中记忆相关的神经退化与补偿机制 (通讯员唐浩洋)近日,心理学系库逸轩教授团队在《Alzheimers & Dementia》期刊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多模态神经影像学技术(包括脑灰质结构成像、白质纤维成像和功能磁共振成像... 科研动态 2天前070
武汉大学李四维教授团队在小时级臭氧遥感领域取得新进展 (通讯员宋戈)近日,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碳中和研究院李四维教授与电子信息学院龚威教授团队关于臭氧遥感的最新联合研究成果。论文... 科研动态 2天前030
中国科大实现基于金刚石量子传感的并行加速电子顺磁共振谱学探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旋磁共振实验室石发展、孔飞等人开发了基于金刚石量子传感的并行加速电子顺磁共振(ElectronParamagneticResonance, EPR)谱学方法,实现了自由基光化学反应动... 科研动态 2天前020
新中山大学任杰、刘杰团队开发淋巴结外泌体靶向技术,抑制肿瘤转移 (通讯员王艺臻)4月3日,附属第三医院超声科任杰教授团队联合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刘杰教授团队,在期刊《Advanced Science》发表研究成果。针对甲状腺癌易淋巴结转移、术后易复发难题,提出局部淋巴... 科研动态 2天前090
中国科大研制具有主动早期火灾预警功能的热致变色仿珍珠母结构材料 先进结构材料已在航空航天、建筑和汽车制造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性能需同时满足轻质、高强度以及优异的韧性。通过模仿珍珠母高度有序的“砖-泥”结构并引入矿物桥增强机制,可制备出兼具强度与韧性的高性能仿生... 科研动态 2天前040
新中山大学罗莉霞团队发表提升白内障术后视觉质量的原创性论著 (通讯员贺有明)中山眼科中心罗莉霞教授团队前期曾在JAMA Ophthalmology杂志发表一项RCT研究。结果显示,植入囊袋张力环(Capsular tension ring,CTR)可以使有临床... 科研动态 2天前070
新清华大学航院吕存景课题组发现界面自发对称性破缺诱导液体自输运 液滴接触高温固体表面时,会迅速在其底部形成一层稳定的蒸汽膜(图1A),从而有效抑制沸腾,显著降低液滴与表面之间的接触摩擦力,使液滴呈现出异常活跃的无规则运动行为——这就是著名的莱顿弗罗斯特效应(Lei... 科研动态 3天前0140
新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张强锋课题组合作开发单细胞多组学联合分析方法Parallel-seq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人体由30多万亿个功能各异的细胞组成。尽管它们拥有相同的基因组,却因基因表达的差异,在形态、功能和命运上表现出显著多样性。而基因的表达又受染色质可及性等表观遗传机制直接影响——只... 科研动态 3天前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