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动物颌关节演化有了新证据

哺乳动物的颅-颌次生关节由齿骨髁与鳞骨关节窝构成,取代了“爬行类”中由关节骨与方骨组成的原始颌关节。这一转变长期被视为哺乳动物的关键鉴定特征甚至是定义特征,代表了脊椎动物演化中的一次重要创新。但受限于...
4天前
0790

金属异构酶催化己糖氧化裂解新机制获揭示

糖类是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己糖为代表的分子通过碳-碳键断裂生成短链化合物,是其进入代谢网络并执行生理功能的重要途径。通常,在初级代谢中,己糖的裂解反应通过己酮糖...
4天前
0920

甘蔗多组学整合数据平台发布

甘蔗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其基因组高度复杂,包含多倍体、高杂合性及非整倍体,且遗传背景狭窄,严重制约了基因功能解析与育种发展。近年来,甘蔗遗传学研究取得显著进展,亟需一个整合多维组学数据的资源平台,支撑提...
4天前
0950

研究提出一种喀斯特坡地土层厚度测量新方法

土壤厚度是表征土壤资源状态和土地生态承载力的重要参数之一,土层厚度影响着水分和养分在土壤剖面中的储存与迁移,进而决定植物根系分布、生物生产力及陆地生态系统功能。尤其在干旱、半干旱或生态脆弱区,土层厚...
4天前
0650

科学家破解乌尔曼类型反应机理

乌尔曼反应是最被广泛使用的铜介导的偶联反应之一,以出色的底物普适性,应用于碳碳和碳杂键的构建。然而,反应中铜的氧化还原机制存在诸多争议。目前,广为接受的机理是,假设为铜(I/III)循环,但在真实反应...
4天前
0660

研究提出固态锂电池界面调控新方案

固态锂电池具有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被视为下一代储能体系的重要发展方向。在传统固态电池中,离子传导与离子储存功能分别由电解质和电极材料承担,导致电极/电解质界面阻抗大、离子传输效率低。为解决上述界面难...
4天前
01050

中国科大实现水下仿生多模态拓扑液晶凝胶剪纸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彭晨晖教授、蒋景华研究员和北京大学冯帆教授团队合作,针对软体机器人在水下如何高效、无缆、可编程地运动这一交叉领域的核心挑战,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单片式、光响应的水下拓扑液晶凝胶...
5天前
0320

中国科大仿“蝉肋骨”造出高性能声学换能器

近期,中国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仿生界面材料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程群峰教授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李明珠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在仿生限域组装及声学换能器应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相关研究成果于9月10日以...
5天前
0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