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研发出可闭环生物回收的介电薄膜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俞书宏团队开发出可闭环生物回收的纤维素基介电薄膜,能够提高电子器件的循环利用率,从而减少电子废弃物。 电子废弃物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已引发...
6天前
080

研究确定核子引力形状因子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曹雄辉和研究员郭奉坤,联合四川大学助理研究员李衢智和湖南大学教授姚德良,利用模型无关的方法,精确确定了真实世界中核子的引力形状因子。 核子包括质子和中子。它们组...
6天前
070

研究开发出免疫治疗联用药物筛选的计算方法

8月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李虹研究组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胡博团队合作,开发了一个数据驱动的计算框架IGeS-BS,可推荐与免疫治疗协同增效的化合物,为开发联合用药方案和克服免疫治疗耐药...
6天前
090

铁自噬受体蛋白NCOA4的调控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铁是生命体内不可或缺的微量金属元素,但细胞内铁过量易引发芬顿反应,产生有害的活性氧物种,进而对细胞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因此,维持细胞内铁稳态对于细胞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在哺乳动物细胞内,多余的铁主要存...
6天前
0100

两款“坤元”大模型发布

7月29日,第三届海岸带大会在山东烟台召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坤元”大模型首席科学家苏奋振发布了两款自主研发的大模型——“坤元·感东南”与“坤元·拟千海”。两款大模型分别针对陆和...
6天前
0110

研究揭示沉水植物缓解NH4-N脉冲的关键盖度阈值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降雨事件频发,促使大量营养物质以短期脉冲形式随雨水或径流汇入水体,引发藻类暴发等系列生态问题。尽管脉冲式和持续式营养输入均可促进藻类暴发,使水质恶化,但在脉冲式输入情景下,生物与非...
6天前
0100

我国学者在气凝胶材料研究中取得进展

图 石墨烯基二维通道受限化学法。(A)微穹顶气凝胶制备过程;(B)碳化物烯陶气凝胶块体;(C)氧化物气凝胶卷材;(D)微穹顶结构胞元三维光学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2090031、520...
1周前
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