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缪峰合作团队首次实现反铁磁序的全电控自翻转 自旋电子学以前所未有的高效能、低功耗和高存储密度优势,成为后摩尔时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关键方向。该技术不仅已在磁存储器等领域实现商业化,更在存内计算与类脑神经形态计算等前沿方向展现出突破“内存墙”及模拟生... 科研动态 1周前13140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王牧和彭茹雯研究团队实现宏观尺寸的可用于神经网络计算的纳米磁性网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磁性网络有望成为可重构逻辑器件、磁子器件及类脑计算的重要研究平台。然而,纳米磁性网络的传统制备依赖“自上而下”的微加工技术,工艺复杂并且成本高昂。相比之下,“自下而上”的自组织生长... 科研动态 1周前12750
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医学院吴喜林团队在防治蜱传致命病毒 SFTSV 感染取得突破性进展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由蜱虫传播的大别班达病毒(SFTSV)引起,近年来在安徽、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以及日本、韩国等多地持续流行。患者通常出现发热、血小板降低等症状,重症者可快速进展为多... 科研动态 1周前22700
南京大学南京大学何平、周豪慎受邀《Nature》专访:“Research needs to go back to the basics” 《Nature》正刊登载社论 “Humanity needs to diversify its lithium sources”,聚焦在全球电动化与可再生能源转型加速的背景下,锂资源供给的安全性与可持... 科研动态 1周前34050
南京大学南京大学陈延峰团队报道GHz片上可激励、可部署的声学连续谱束缚态 近日,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及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余思远、陈延峰团队在固体声学与人工微结构器件方向取得重要进展。团队在铌酸锂(LiNbO₃)单晶薄膜上构建 Lamb ... 科研动态 1周前22840
南京大学南京大学BESIII实验团队在粲介子半轻衰变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BESIII实验团队与中科院高能所合作,在BESIII实验上粲夸克介子半轻衰变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首次观测到粲介子到双赝标量介子D→K0 Sπ0μν的半轻跃迁过程,检验了轻子普... 科研动态 1周前11350
量子点光引发可控聚合研究取得进展 近年来,量子点驱动可控活性聚合反应,已成为制备量子点—聚合物复合功能材料的关键技术,该类材料在发光显示、太阳能光电转化、3D打印等领域应用广泛。传统制备方式依赖量子点与外源性引发剂分子之间的电荷转移... 科研动态 1周前22970
研究发现固—固相变动力学中的平动—转动耦合效应 固—固相变是指在外界条件改变时,一种固态物质在两种晶体结构之间发生相变。固—固相变的动力学路径复杂,对最终产物和相变速率均有影响,是材料学、金属学和统计物理等领域的重点。 此前研究常以球形粒子为模型体... 科研动态 1周前42520
研究揭示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热浪垂向演化机制 海洋热浪指海水温度在一段时期内明显超出气候平均值的现象。长期以来,学界普遍认为沿岸上升流系统是抵御海洋热浪的 “冷庇护所”—— 这类上升流由季风或沿岸风驱动,能将深层冷水输送至表层,进而抵消部分海水变... 科研动态 1周前33040
江门中微子实验发布首个物理成果 11月19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发布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装置首个物理成果——提供了两个中微子振荡参数截至目前最精确的测量结果。 构成物质世界的最基本的粒子有12种,包括6种夸克,3种带电轻... 科研动态 1周前12610
研究揭示小鼠皮层单神经元联结规律 近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联合华中科技大学,重构了近2万个覆盖小鼠皮层所有脑区投射神经元的轴突完整形态,提出了迄今为止最大的小鼠单神经元投射图谱数据集,揭示了皮层投射神经元在皮层内联... 科研动态 1周前32910
新策略实现稳定酸性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制甲酸 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反应,通常在碱性或中性条件下进行,伴随的碳酸化副反应会导致碳损失。这一反应在碱性和中性条件下生成的主要产物是甲酸根,进一步酸化处理可转化为甲酸。相比之下,酸性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可缓解... 科研动态 1周前25990
科学家绘制全球多囊卵巢综合征精细遗传图谱 近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青岛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等,绘制出全球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精细遗传图谱,鉴定出94个独立遗传位点,包含73个首次报道位点;揭... 科研动态 1周前32940
研究构建水产养殖弧菌“筛—鉴—灭”一体化平台 致病性弧菌引发的水产养殖业病害,每年导致全球损失巨大。传统检测技术需3天—5天完成鉴定,灭菌环节与检测脱节,导致检测出结果时,病害往往已扩散。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研究团队以纳米银为基底,利用单... 科研动态 1周前22640
研究提出高选择性光电催化N-N偶联新机制 光电催化技术在能源转换、环境整治和有机合成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氮中心自由基作为关键反应中间体,在N-N偶联和C-N键形成等转化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直接断裂N-H键生成氮中心自由基,被视为一... 科研动态 1周前32780
近红外有机光电探测器研究取得进展 柔性传感器在穿戴智能电子、具身智能、生物医学成像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共轭高分子光敏材料的有机光电探测器(OPDs)具有本征柔性、成本低、功耗低等优点,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目前,柔性OPD... 科研动态 1周前12850
β-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效率研究获进展 β-胡萝卜素是重要的天然类胡萝卜素,传统生产过程依赖葡萄糖等粮食碳源,存在成本高、可持续性差等问题。木质纤维素作为可再生非粮资源,是实现绿色生物制造的重要原料。其中,木糖是木质纤维素中的主要单糖,而乙... 科研动态 1周前22960
研究绘制非人灵长类多器官衰老分子图谱 身体器官如何衰老?器官衰老的模式是什么样的?其分子基础又是什么?这些基础性问题是认识衰老规律和应对衰老相关疾病的关键。猕猴在生理、代谢、衰老表型等方面与人类高度相似,是极具价值的非人灵长类研究模型。然... 科研动态 1周前23240
研究揭示南海风浪资源时空异质特征 风能和波浪能作为重要的海洋可再生清洁能源,在近岸及远海岛礁海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认识能源的时空分布及长期趋势,是资源开发价值评估和区域能源结构优化的关键。然而,以往研究大多把能源的长期变化视作增长或... 科研动态 1周前22770
研究概述代谢重编程突破持留菌休眠屏障新策略 不同于通过基因突变产生耐药性的细菌,持留菌是细菌群体中天然存在的 “休眠个体”,它们通过降低代谢活性、停止生长繁殖,让依赖活跃代谢靶点的抗生素“无的放矢”。既然持留菌的耐药性源于“代谢休眠”,能否通过... 科研动态 1周前33400
研究显示红树林树干甲烷排放可抵消碳汇效益 红树林作为典型的“蓝碳”生态系统之一,能够高效吸收并固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然而,红树林生态系统同时也会释放温室气体甲烷,这可能会削弱其实际气候增益效应。长期以来,研究者主要关注来自土壤和水面的甲烷排放... 科研动态 1周前21960
研究揭示纤维分子云碰撞触发恒星形成 纤维结构在分子云中广泛存在,它们之间的碰撞与合并是重塑星际介质结构、推动恒星形成的重要过程。 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及其合作者完成的一项研究,揭示分子云F-NE中两条长达25pc的纤维结构发生了碰... 科研动态 1周前32770
史前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环境变化适应研究获进展 理解史前人类活动如何适应青藏高原高海拔、寒冷、缺氧的极端环境,是人地关系研究中的核心议题之一。目前,学界对史前人类活动适应特定区域的长期环境变化,尤其是末次冰消期至晚全新世这一时段尚不明晰。 近日,中... 科研动态 1周前51470
科研人员构建线粒体变异及核线粒体片段图谱 线粒体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如细胞凋亡、寿命调节、胞质钙缓冲、固有免疫及细胞周期等。千人基因组计划1KGP和gnomAD等大规模mtDNA研究主要针对于欧洲人群,但东亚人群特别是中国人群的数据有限。 近... 科研动态 1周前31900
多营养级生物多样性提升土壤磷活化机制取得进展 亚热带地区农田和森林生态系统磷限制严重,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稳定。植物和解磷细菌是土壤磷活化的关键驱动者,其磷活化能力受气候因子、土地利用类型、岩性特征以及高营养级生物的影响... 科研动态 1周前11660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学院郭浩副教授团队在浪费食物智能监测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郭浩副教授团队在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国际顶尖期刊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 发表研究论文《基于 RGB-D... 科研动态 1周前13930
武汉大学严欢教授获得顾孝诚讲座奖 (通讯员笙柯)近日,2025年度“顾孝诚讲座奖”获奖名单揭晓,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高致病性病毒与生物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严欢凭借其在病毒受体与入侵领域的突出贡献获得该荣誉。 “顾孝诚讲座奖”由顾孝... 科研动态 1周前31500
武汉大学刘艺斌/周翔联合北京大学余志祥在核酸修饰化学标记取得研究进展 (通讯员化苑)近日,国际化学领域顶尖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以内封面文章发表了由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刘艺斌教授课题组、周翔教授课题组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 科研动态 1周前13180
武汉大学严欢课题组揭示HKU25相关MERS簇冠状病毒的受体使用 (通讯员笙柯)近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高致病性病毒与生物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泰康生命医学中心教授严欢课题组在Nature Microbiology(《自然·微生物学》)发表了题为“HKU25 cl... 科研动态 1周前3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