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熊伟高辉团队成果获第50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 在第50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熊伟、高辉团队“高效率高精度无惯量声光扫描微纳3D打印装备”项目从全球千余项创新成果中脱颖而出,获金奖殊荣。 基于双光子聚合原理的飞秒激光微纳3D打印... 科研动态 1周前0180
华中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甘棕松团队近红外四光子光刻实现分辨率突破 由于飞秒激光超短脉冲所导致的瞬时双光子和三光子吸收是当前激光三维微纳制造应用中使用最为普遍的原理。尽管飞秒激光多光子光刻被广泛提及,并且其分辨率值反比于光子数的开根号,但是其同时要求的瞬时高激光功率使... 科研动态 1周前0150
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刘欢团队发表机器嗅觉特征工程研究成果 7月15日,集成电路学院刘欢教授牵头的“量子人工嗅觉”学术前沿青年团队在Interdisciplinary Materials发表题为“Materials‐Algorithm Co‐Optimizat... 科研动态 1周前0160
电子科技大学第10届生物医学信号与图像处理国际会议在成都召开 8月2日,第十届国际生物医学信号与图像处理会议(ICBIP 2025)在成都召开。会议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由电子科技大学与IEEE联合主办,四川大学、苏州大学、广西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 科研动态 1周前0150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等研发使钠电池实现长时高温储能的新型电解液添加剂 5月8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崔光磊、王世涛、许高洁与青岛科技大学周新红团队合作在《先进科学》发文,通过设计新型电解液添加剂二氟双(草酸)磷酸钠(NaDFBOP),成功构建出耐溶解的固液... 科研动态 1周前040
德国波茨坦大学提升二维钝化钙钛矿太阳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 5月9日,德国波茨坦大学Felix Lang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在钙钛矿太阳电池的钝化层与钙钛矿之间加入特殊界面层,成功抑制了离子迁移,既减少了电流损失又提高了电池的长期稳定性。该成果发表在《先进材料》上... 科研动态 1周前050
我国提出显著提升量子机器学习性能的算法AdaBoost.Q 5月21日,浙江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研究团队提出了经典自适应提升算法(AdaBoost)的量子化版本——AdaBoost.Q,通过优化量子分类器的权重更新机制,提高其学习能力,从而... 科研动态 1周前050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团队开发新型膜分馏原油可降低90%能耗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团队开发出一种可以根据分子大小过滤原油成分的膜,该研究可能大幅降低原油分馏所需能量。这一成果于5月22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发表。该技术有望重塑价值数千亿美元的石油精炼行业... 科研动态 1周前0130
湖南大学利用超掺杂新方法研制出高性能p型二维半导体晶体管 6月12日,湖南大学段曦东教授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栅极驱动的能带调控超掺杂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制备出高性能p型二维半导体晶体管,为未来高性能二维电子器件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 科研动态 1周前090
清华大学哲学系刘奋荣教授撰写的《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词条正式发表 近日,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刘奋荣撰写的《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简称SEP)词条“偏好逻辑”(Preference Log... 科研动态 1周前0170
北京大学新材料学院肖荫果团队在《自然·通讯》发表研究成果:原位中子和电子显微方法揭示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结构失效机制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RM)因其特有的阴离子氧化还原反应而具有高比容量,被视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最具潜力的正极材料之一。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该材料仍存在首圈循环不可逆性显著、持续容量与电压衰减等问题,同时高... 科研动态 1周前0100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付卫/周鑫课题组与合作者揭示结直肠癌剪接调控特征 2025年7月22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通外科付卫教授、周鑫副主任医师团队联合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汤富酬教授课题组,在Protein & Cell上发表题为《单细胞分辨率系统解析人类结... 科研动态 1周前070
优化养分管理模式可实现马铃薯绿色高效生产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肥料与施肥技术团队研究发现,优化养分管理模式可实现马铃薯绿色高效生产。相关成果发表在《资源,节约与重复利用(Resources, Conservation ... 科研动态 1周前060
科学家开发出超大片段DNA精准无痕编辑新方法 基因组编辑技术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为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以CRISPR及其衍生技术为代表的编辑系统通过可编程的向导RNA引导Cas9等核酸酶靶向基因组特定位点,被广泛应用于特... 科研动态 1周前0160
银河系边缘分子云物理性质研究获进展 银河系边缘是研究贫金属环境下分子云与恒星形成的理想场所。与内银河系如太阳系附近区域不同,该区域的分子气体环境缺乏漫长而复杂的恒星形成历史,主要归因于其低气体密度、低金属丰度以及较少受到旋臂扰动的影响... 科研动态 1周前0210
电催化共还原硝酸根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研究取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科学物质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在常温常压电催化尿素合成领域取得进展,团队以三聚氰胺热解的二维g-C3N4为载体,构筑了N配位结构的铜单原子催化剂(Cu-N3 SAs),实现了高效的电... 科研动态 1周前0150
热带雨林动态演化历史研究取得进展 气候变化是加速物种灭绝和驱动物种适应性进化的重要环境因子,不同地质时期气候剧烈波动对地球生态系统塑造起到关键作用。生物群系作为具有自身独特外貌特征且受制于特定气候条件的自然群落,呈现为有形的生态进化单... 科研动态 1周前0120
研究发现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相变关键探针在低能区失效 理论预言,在宇宙大爆炸后百万分之一秒内,核子尚未形成,物质处于由自由夸克和胶子组成的炽热“浓汤”状态。这种物质形态被称为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寻找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存在的证据,对探讨宇宙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长... 科研动态 1周前0100
研究揭示提升茶叶品质的关键生态栽培机制 近20年来,全球茶园面积激增约115%,其扩张大多以牺牲森林生态为代价,导致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茶叶品质下降、产业可持续性受到威胁等问题。茶园生境与种植密度是影响茶叶品质的关键因素,但两者协同作... 科研动态 1周前0110
科研人员开发出锰掺杂无镉量子点实现高效水合电子生成及应用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团队在量子点超快光物理与光化学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开发了锰掺杂的硒化锌(ZnSe)量子点,用于驱动水合电子的高效生成,并将其应用于有机光催化反应中。 爱因斯... 科研动态 1周前080
研究发现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和高寒荒漠土壤微生物对海拔的响应模式 高寒草地和高寒荒漠土壤微生物在高寒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二者在不同类型高寒生态系统中沿海拔梯度的响应模式尚缺乏系统性研究。 近期,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李玉强团队对比了青藏高原东部... 科研动态 1周前0140
研究揭示高山树线与灌木线格局、过程与驱动因素 高山树线通常指高度大于2米至3米的直立乔木连续分布的最高海拔上限。高山灌木线往往分布在树线之上,是灌丛连续分布的海拔上限。由于处于极端高海拔环境,高山树线与灌木线生态过渡带对环境变化异常敏感。高山树线... 科研动态 1周前0110
研究发现树木在最长的生长季拥有最少的木质部细胞生长量 森林木质部碳库作为新兴热点研究领域之一,相较于传统认知上的其他组分碳储量,如冠层、凋落物和根系等,其碳密度更高且周转周期长,在缓解气候变化上的作用可能更具韧性。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春季物候提前和生长季... 科研动态 1周前0150
电子科技大学第十七届华人学者管理科学与工程国际年会(CSAMSE 2025)在成都成功举办 7月25-27日,第十七届华人学者管理科学与工程国际年会(The Seventeenth International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Chinese Scholar... 科研动态 1周前0100
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胡江平教授团队荣获JSSC最佳论文奖、CTT 最优论文奖 近日,在第44届中国控制会议(CCC 2025)上,自动化工程学院胡江平教授团队2023年在SCI期刊《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 Complexity》上发表... 科研动态 1周前0210
中国农业大学 | 园艺学院韩振海团队在揭示香蕉矮化性状的遗传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香蕉是全球重要的水果和热带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粮食作物,但其株型高大导致管理不便、劳动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研究香蕉株型发育对于培育紧凑、直立、宜机化新品种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更有助于提高单位... 科研动态 1周前0250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陈婷实验室揭示皮肤适应陆生运动的机械力抵抗机制 重力作为生物体持续面临的物理环境因素,在大多数生物学研究中却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状态。但在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的演化过程中,生物体对重力的适应无疑是关乎生存的关键环节。与水生环境中浮力对重力的缓冲作用不... 科研动态 1周前0250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余泉课题组利用等离子体-微滴融合技术实现烷烃直接氮化制亚胺 烷烃是天然气和石油中的主要成分,储量丰富、成本低廉,是重要的碳氢资源。除作为燃料外,若能高效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将在化工合成领域发挥更大价值。然而,由于烷烃C-H键高度稳定、反应活性极低,传统转化... 科研动态 1周前0150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气候承诺导致的土地变化与粮食危机研究中取得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230106、42271418)资助下,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复杂地理系统团队(团队高培超副教授为第一作者、宋长青教授为通讯作者)与韩国科学技术院、北京大学环境... 科研动态 1周前0360
科学家发表关于介科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章 科学、工程和社会中的复杂系统是否有共性规律?有望解答这一问题的介科学概念是如何提出的?对于人类可持续发展及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有何意义?中国科学院院士、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李静海详细解读了介科学概念的产... 科研动态 2周前0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