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种植绿肥可增强土壤碳稳定性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肥料及施肥技术创新团队研究发现,长期种植并利用绿肥可增强土壤碳稳定性。该成果发表在《资源环境可持续杂志(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研究揭示矿物调控石灰性土壤磷活性的新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耕地质量保育创新团队,揭示了铁掺杂碳酸钙矿物调控土壤磷素转化的关键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a...
植物免疫新网络被发现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微生物资源创新团队通过系统研究细菌核心效应蛋白诱导的植物转录组,揭示了植物全局免疫网络并发现新的信号途径,相关成果发表在《新植物学家(New Phyto...
秋水切埋秸秆还田技术实现稻田地力与单产双提升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在黑龙江省泰来县举行秋水切埋水稻秸秆还田技术现场测产会。结果显示,秋水切埋全量还田方式下,水稻亩产达到670.3公斤,在每亩节肥28%前提下,较半量秸秆春旋...
马铃薯“吃饭”也要“量身定制”:差异化养分管理助力提质增产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肥料及施肥技术创新团队揭示了不同用途马铃薯品种在源供应能力、库需求及品质形成方面对养分管理的响应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大田作物研究(Field Crop...
解密土壤团聚体孔隙对颗粒有机质的调控作用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耕地退化阻控与地力提升创新团队揭示了不同施肥模式下孔隙结构对团聚体土壤颗粒有机质的差异化调控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通讯-地球与环境(Communicat...
优化养分管理模式可实现马铃薯绿色高效生产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肥料与施肥技术团队研究发现,优化养分管理模式可实现马铃薯绿色高效生产。相关成果发表在《资源,节约与重复利用(Resources, Conservation ...
富营养型微生物助力秸秆高效分解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植物营养团队研究发现,氮肥诱导的富营养型非分解菌通过糖类养分竞争机制重塑了芽孢杆菌占据主导的微生物群落,并维持其高效降解能力。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
光谱分层智能模型提升农田土壤重金属预测精度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智慧农业创新团队提出一种根据光谱分层驱动的智能建模框架,通过将光谱分层和机器学习深度融合,实现了区域尺度农田土壤重金属高精度预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IEE...
干旱与养分添加的交互作用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土壤培肥与改良团队联合10个国家42家单位的科研人员探讨了草原生态系统生产力对干旱与养分添加及其交互作用的响应,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生态与进化(Na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