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切埋秸秆还田技术实现稻田地力与单产双提升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十届计算机技术与机械电气工程国际学术论坛(ISCME 2025)暨2025年泰山学术论坛-鲁东大学微纳传感器及系统专题论坛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文章导读
东北水稻田秸秆还田难、单产提升难?秋水切埋技术带来惊人突破!在黑龙江泰来县实测中,该技术实现水稻亩产670.3公斤,在节肥28%前提下,较对照田增产67.4公斤,连续三年单产提升超10%。自主研发农机一次作业完成“纵切—横压—插埋—抹平”,秸秆压埋率90%以上,田间平整无残茬。针对东北黑土区难题,这项农机农艺融合的创新方案,不仅破解秸秆还田瓶颈,更助力地力与单产双提升,被专家誉为水稻大面积增产的关键路径。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在黑龙江省泰来县举行秋水切埋水稻秸秆还田技术现场测产会。结果显示,秋水切埋全量还田方式下,水稻亩产达到670.3公斤,在每亩节肥28%前提下,较半量秸秆春旋还田对照田增产 67.4 公斤。

今年是该技术现场实收测产的第3年,已连续实现了水稻单产提升10%以上。现场作业显示,集“纵切—横压—插埋—抹平”于一体的自主研发农机,一次作业即可完成秸秆还田,秸秆压埋率90%以上,田面基本无残茬,作业后田间平整。

该技术由资划所牵头,历时多年研发。针对东北黑土区水稻秸秆还田难、水稻单产和地力难以提升的问题,研发团队创新运用秋水切埋水稻秸秆还田技术,并配套研发了作业机具与水肥管理技术。与会专家认为,秋水切埋是水稻秸秆全量还田的重要方式,该技术农机农艺融合度好,为破解东北稻秸还田难题和提高水稻单产提供了重要路径,是助力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的重要措施。(通讯员 姬悦)

秋水切埋秸秆还田技术实现稻田地力与单产双提升

© 版权声明
第九届电气、机械与计算机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EMCE 2025)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四届能源与动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EPE 2025)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