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秸秆可转化为微生物蛋白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十届计算机技术与机械电气工程国际学术论坛(ISCME 2025)暨2025年泰山学术论坛-鲁东大学微纳传感器及系统专题论坛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文章导读
每年被烧掉的棉花秸秆,竟是价值千亿的饲料宝藏?中国农科院突破性技术,让农业废弃物秒变"蛋白金矿"!研究人员成功筛选出高效微生物底盘细胞,首次实现棉花秸秆中葡萄糖和木糖同步转化——产出蛋白质含量高达70%的微生物蛋白,单次发酵产量达5.74克/升。更震撼的是,这项技术每年可让我国250万吨棉花秸秆转化为优质饲料蛋白,相当于节约大豆进口量20%。从田间焚烧的污染源到替代进口豆粕的战略资源,这项颠覆性研究正打开秸秆高值化利用的万亿级市场!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棉花秸秆可转化为微生物蛋白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分子遗传改良创新团队将棉花秸秆转化为微生物蛋白,为棉花秸秆高值化利用和饲料蛋白资源开发提供了新路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生物资源技术(Bioresource Technology)》上。

秸秆转化是丰富饲用蛋白资源的有效途径。棉花秸秆是重要的木质纤维素资源,但较高的木质化程度致使其利用较为困难。棉秸秆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约占65%-85%,水解后产生葡萄糖和木糖,两者可被微生物转化为多种高附加值产物。然而,可同时高效利用两种糖合成蛋白的细胞底盘缺乏。

该研究首先解析了棉花秸秆不同部位木质纤维素的基本特征,并评估了这些部位作为木质纤维素原料的潜力。通过筛选获得了能够高效利用葡萄糖和木糖合成蛋白质的高效底盘细胞。经过发酵将棉花秸秆水解液转化为了微生物蛋白。该蛋白氨基酸含量丰富,蛋白质含量达到70%,最高产量为5.74 克/升,得率达到23%。通过物料平衡计算,理论上按照此工艺我国每年棉花秸秆可以产生约250万吨蛋白和100万吨碳水化合物,为饲料蛋白开发和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可行路径。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通讯员  梁冰)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biortech.2024.131797

© 版权声明
第九届电气、机械与计算机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EMCE 2025)

相关文章

第四届能源与动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EPE 2025)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