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免疫新网络被发现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植物免疫新网络被发现

文章导读
你是否知道,植物竟拥有一个被长期忽视的“全局免疫网络”?中国农业科学院团队最新研究揭示,通过系统分析13个细菌核心效应蛋白,发现一条由10个关键基因构成的全新保守免疫信号途径,这些基因能触发植物对多种病原菌的广谱抗性。这项发表于《新植物学家》的突破性成果,颠覆了以往聚焦单一蛋白的研究范式,首次勾勒出植物免疫的全局图景,为农作物抗病设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靶标与数据支持。破解植物抗病密码,或许就从这条新通路开始。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微生物资源创新团队通过系统研究细菌核心效应蛋白诱导的植物转录组,揭示了植物全局免疫网络并发现新的信号途径,相关成果发表在《新植物学家(New Phytologist)》上。

微生物与植物互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微生物会输出一系列蛋白与植物产生多层级的生化反应,植物也会感知微生物刺激引起多种级联效应。丁香假单胞菌作为模式植物病原菌,通过Ⅲ型分泌系统递送30多个效应蛋白与植物产生免疫互作。然而以往研究多集中于单一效应蛋白作用机理,无法全面解释微生物—植物动态互作的复杂机制。

该研究以丁香假单胞菌多聚突变体D36E与本氏烟草为模式,系统研究了13个核心效应蛋白介导的植物转录组,鉴定出多个D36E激发且受核心效应蛋白组抑制的基因,该类基因对不同菌株来源的效应蛋白均表现出广谱免疫应答能力,其中10个关键基因形成了由跨膜受体、胞内信号因子等组成的一条全新的保守免疫信号途径。该研究为作物抗病设计提供了全新数据信息和作用靶标。

该研究得到北方干旱半干旱耕地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资助。(通讯员:姬悦)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111/nph.70479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