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师杨金阳研究聚焦新农保的实施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师杨金阳与耶鲁大学陈希教授合作的研究成果“Grandfathers and Grandsons: Social Security Expansion and Child Heal... 科研动态 2周前0370
地质力学所“青藏高原东部重大地质灾害机理与风险防控关键技术”成果荣获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近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布2023年度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由西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提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相关负责同志团队牵头,联合相关单位完成的“青藏高原东部重大地质灾害机理与风... 科研动态 2周前0270
有效态重金属影响稻田土壤微生物耐药性 近日,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产地环境监测与预警创新团队揭示了不同形态和种类重金属对稻田土壤中抗生素耐药基因分布的影响机制,该研究成果为推进水稻产地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提供理论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 科研动态 2周前0270
研究揭示表观遗传调控因子BAZ2B在肝脏衰老及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脂肪肝炎中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蔡时青研究组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中心涂传涛研究组合作,首次揭示表观遗传调控因子BAZ2B在肝脏衰老及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脂肪肝炎(MASH)纤维化中的关键作用,为开发... 科研动态 2周前0350
电子科大开发可解释性机器学习框架预测锂金属电池加速老化的拐点 10月25日,电子科技大学研究团队依托一个涵盖79个电池的综合性数据空间,开发出一种具备可解释性的机器学习框架(SELF),可精准预判锂金属电池加速老化的拐点。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杂志》(Jou... 科研动态 2周前0440
我国学者在人类与人工智能协作的统计检验研究中取得进展 在当今智能化时代,人工智能算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医疗、金融、司法等场景的决策任务。许多研究认为人工智能算法已经超过人类决策者,可以取代人类进行决策。然而,这些工作在比较算法和人类决策者时采用的分析方法较... 科研动态 2周前0410
中亚荒漠化驱动因素研究取得进展 荒漠化是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干旱区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构成挑战。解析荒漠化驱动机制,不仅有助于揭示干旱区土地退化过程的内在机制,更能够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特别是在中亚地区,如何精准... 科研动态 2周前0470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段然团队获得STOC 2025最佳论文奖 近日,清华大学交叉信息院段然团队的论文“突破有向单源最短路径的排序障碍”(Breaking the Sorting Barrier for Directed Single-Source Shortes... 科研动态 2周前0360
中国科大在《物理进展报告》上发表新自旋相互作用的量子精密测量综述论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彭新华、江敏及其同事,与丹麦波尔研究所陈一帆等,应邀在国际物理学知名综述期刊《物理进展报告》(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 科研动态 2周前0460
中国开发基于化学语言模型的新型AI药物设计平台 10月29日,据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官网报道,来自我国微软研究院科学智能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GHDDI)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AI药物设计平台,能... 科研动态 2周前0510
数字素养助力我国农村烹饪能源清洁化转型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布局与区域发展团队解析了数字素养与农村烹饪能源转型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成果发表在《能源政策(Energy Policy)》上。 根据国际能源署数据,2... 科研动态 2周前0300
打造有害生物治理“新疆方案” 筑牢植物生物安全西北屏障 文章导读 新疆农业正面临外来入侵生物和病虫害的隐形威胁,如何筑牢生物安全屏障?7月3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召开科技援疆会议,院士吴孔明、陈学庚领衔,聚焦防控新策略。植保所总结多年成效,未来通过库尔... 科研动态 2周前0110
强震扰动区长期输沙效应与泥石流活动性动态响应研究获进展 强烈的地震扰动导致山区小流域松散泥沙物质含量猛增,震后山区流域内原有的泥沙供销平衡被打破,促使震后泥石流流域内输沙效应极其显著,泥石流灾害频发。震后山区植被恢复及岸坡崩滑堆积体稳定性逐渐提高,但受山区... 科研动态 2周前0340
研究提出共价键合氟优化硼氧框架新策略 近期,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潘世烈和杨志华团队在氟化硼酸盐的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性能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团队提出了通过共价键合氟优化硼氧框架的新策略,为设计新型光学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研究... 科研动态 2周前0370
紫金山天文台揭示嫦娥五号月壤实验室光谱特性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行星光谱学研究团组对嫦娥五号月壤进行了实验室光谱测试与分析,反演了月壤成熟度,揭示了月球年轻玄武岩风化和元素特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Astronomy ... 科研动态 2周前0460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伍晖团队与航院赵立豪团队合作报道湍流驱动超细卷曲纤维的“超羽绒”材料制备 近期,清华大学材料学院伍晖教授课题组、航天航空学院赵立豪教授课题组与瑞士联邦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赵善宇高级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开发了一种全新的、均匀湍流驱动的无针头溶液气纺丝技术,提出利用滚筒式装置连续输... 科研动态 2周前0200
中山大学中大研究显示:水草成气候危机“隐形推手” 当我们在谈论气候变暖时,或许该把目光投向北方那些看似静谧的湖泊。最新研究发现,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水生植物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而它们蓬勃生长的代价,可能是加剧全球温室效应。 3月28日,《自然-地... 科研动态 2周前0800
近代物理所在致密核物质性质理论研究方面获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核物理中心研究员雍高产在核物质相结构与中子星“超子谜团”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快报B》(Physics Letters B)上。 核物质相结构的探测研... 科研动态 2周前0530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热带气旋调节黑潮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 高分辨率数值模式中热带气旋引起的长期温度异常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192552, 42475011, 42176019)资助和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EarthLab)支持下,国防科... 科研动态 2周前0130
我国学者实现界面声子输运动力学的亚纳米分辨探测 图 声子输运可视化的电镜显微技术。(a)实验设计示意图。(b)AlN/SiC界面附近的等温线分布图(彩色线条)和温度梯度方向(黑色箭头)。比例尺:200 nm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212... 科研动态 2周前0110
我国学者在纯红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 三维异质结钙钛矿设计、晶格表征与器件性能比较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325505)等资助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姚宏斌、樊逢佳、林岳、胡伟联合上海光源郑官豪杰在纯红钙钛矿发光二极管领域取... 科研动态 2周前080
我国学者在痕量样品m6A修饰定量检测方面取得进展 图 GLORI 2.0和3.0实现痕量样本全转录检测m6A修饰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425071)等资助下,北京大学伊成器团队联合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王秀杰团队,于2025年5月... 科研动态 2周前0100
【西安日报】从“城市烦恼”到“绿色财富”——餐厨垃圾处理“西安方案”走向全国 “剩宴”难消:传统处理方式的“浪费”与“隐患”双困局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树众,在超临界、亚临界流体技术领域深耕多年,带领团队拿下超30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系列成果已在城市... 科研动态 2周前0200
山东大学马兵教授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并获《新华文摘》推介 文学院马兵教授论文《现实“深描”、文类融合与再造传统——论当下叙事文学的三种脉象》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5年第2期主体转载,并获《新华文摘》2025年第4期“论点摘编”栏目重点推介。 论文原发于... 科研动态 2周前0540
研究通过弱相互作用调控设计深紫外双折射材料 双折射率是量化光学各向异性的基本参数,对光学材料实现光偏振或角度相位匹配具有重要意义。提升材料双折射率的关键在于调节利于获得大双折射率的功能模块序构,以最大化各向异性。目前,限制微观结构的空间自由度并... 科研动态 2周前0440
上海交大耿涌教授、董会娟副教授团队论文获国际产业生态学会Graedel资深作者最佳论文奖 2025年7月1-4日,在新加坡举办的第十二届国际产业生态学大会(ISIE)上,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耿涌教授和董会娟副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 “Material flow and supply... 科研动态 2周前07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率团访问哈萨克斯坦国立农业研究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率团访问哈萨克斯坦国立农业研究大学,双方就农业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及资源共享等方面展开交流,并达成多项共识,旨在推动两校在农业领域深化合作与共同发展。 科研动态 2周前027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塔什干分校教学楼正式启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塔什干分校教学楼正式启用,标志着该校在海外教育合作与拓展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教学楼的启用将为分校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与学习环境,促进中乌两国在农业、教育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科研动态 2周前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