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中山大学范绍佳团队为全运会开幕式“广州蓝”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出版检索稳定,快至7天录用
2026年第五届算法、计算和机器学习国际会议(CACML 2026)
2026年第八届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国际会议(CSECS 2026)
文章导读
当全运会开幕式遇上不利气象条件,广州如何精准锁定污染源头,实现PM2.5低至15微克/立方米的“水晶天”?中山大学范绍佳团队揭晓了背后的科学密码——他们创新构建8类天气情景应对方案,从提前19天的趋势预判到开幕前数小时的逐小时预报,用动态决策系统实现对污染传输的精准狙击。这套覆盖“预评估-分级管控-实时调控”的全链条科技保障体系,不仅护航了全运蓝,更为大型活动空气质量保障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大方案”。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中山大学作为空气质量保障的核心技术支撑单位之一,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广州赛区开幕式期间,凭借扎实的学科积累与科研能力,为开幕式实现“广州蓝”提供了全过程、精细化的科技保障。开幕式当天广州市PM2.5日平均浓度仅为15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达到“优”级。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范绍佳教授团队发挥了重要作用,范绍佳教授、刘一鸣副教授作为广州赛区环境空气质量保障专家委员会成员,全程参与保障体系构建与实施,重点提供了三方面支撑:会前科学预评估、构建分类分级保障路径、全程提供动态决策支持。

中山大学中山大学范绍佳团队为全运会开幕式“广州蓝”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聘任证书

范绍佳教授团队是全运会空气质量保障核心技术支撑团队之一,会前系统分析了广州及周边地区历史同期的气象条件,精准识别赛会期间可能出现的污染气象成因与区域污染传输特征,为保障方案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为保障全运会环境空气质量,创新建立8类典型天气形势下的空气质量保障情景与实施路径,实现对不同污染物在不利气象条件下的精细化研判与靶向应对,显著提升了管控措施的可操作性与实效性。

中山大学中山大学范绍佳团队为全运会开幕式“广州蓝”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2025年11月8日(开幕式前1天)范绍佳教授参加全运会环境空气质量会商

自开幕式前19天起,团队每日报送气象与空气质量预测专报,为中长期趋势研判提供依据;在开幕式前数小时,更启动逐小时精细化气象预报,强化临场指挥能力。范绍佳教授、刘一鸣副教授多次参与专家会商,尤其是8日范绍佳教授等会商提出的会商专家意见,精准研判开幕式空气质量、提出有效管控措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开幕式保障任务圆满完成,再次展现了中山大学将前沿科研成果应用于重大公共活动保障的实力,是高校服务社会、贡献科技力量的生动实践。

© 版权声明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多学科征稿、征稿主题广 | 免费主题匹配
2026年第五届算法、计算和机器学习国际会议(CACML 2026)
2026年第八届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国际会议(CSECS 2026)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三届机器学习与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CONF-MLA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立即查看超全会议列表

1 条评论

  • 辣条君
    辣条君 读者

    太牛了!中大团队给力,广州蓝来之不易👍

    江苏省苏州市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