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山大学谢晓燕团队报道定量超声评估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肝病的国际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通讯员康峻鸣)近期,附属第一医院谢晓燕教授团队联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上海瑞金医院和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医院的研究团队,通过国际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评估了定量超声技术在诊断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
新中山大学陈明远团队揭示复发鼻咽癌放疗抵抗与免疫逃逸发生机制
(通讯员王月娇)7月21日,附属第五医院陈明远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上发表了放射抵抗和免疫逃逸的最新研究成果。 研究团队对24例患者的39个初治-复发配...
中山大学董建文团队在克服角度-波长的光谱锁定机制上取得重要进展
中山大学董建文教授团队在光谱调控方面取得突破,提出调控Fano共振辐射单向性的新方法,利用双层错位超构光栅克服周期体系内角度与波长的锁定机制。该研究发展出新的制备工艺和测量技术,并首次实现“空间频率...
中山大学中大领衔国际团队研究发现,海冰减少与臭氧空洞恢复加剧两极冰盖融化
中山大学领衔的国际团队在《自然·气候变化》发表研究,揭示近30年来两极冰盖消融加剧。利用卫星与地面数据结合物理及机器学习模型,生成两极冰盖逐日融水数据集。北极巴芬湾海冰减少促使格陵兰冰盖融水每年增加约...
中山大学邝栋明、魏瑗团队揭示葡萄糖限制诱导肺部促转移免疫环境新机制
中山大学邝栋明、魏瑗团队研究揭示,葡萄糖限制虽可抑制肿瘤增殖,但可能通过外泌体介导的免疫调控机制增强肺部转移。多队列数据显示,葡萄糖代谢低的患者术后复发风险高。小鼠模型也显示,低碳饮食或糖酵解基因敲除...
中山大学姚成果课题组提出splicing抑制过早mRNA3’末端加工与转录终止的普适性理论
中山大学姚成果课题组在《遗传学趋势》期刊发表论文,提出pre-mRNA剪接复合体U1/U2/U4/U6的新理论,即剪接可抑制过早mRNA 3’末端加工(PCPA)与过早转录终止(PTT)。该理论强调了...
中山大学尧江明课题组提出全新方法约束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核矩阵元
中山大学尧江明教授课题组联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Giuliano Giacalone博士,提出通过高能核碰撞实验中的强子动量相关性,间接约束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核矩阵元的新方法。该方法以150Nd→150S...
中山大学赖颖斯团队揭示幼儿园结构对手足口病传播动力学及非药物干预效果的影响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赖颖斯教授团队构建基于年龄分层的智能体模型,模拟幼儿园内手足口病的暴发过程,评估非药物干预措施及EV-A71疫苗的防控效果。研究发现,班级规模越大,感染人数越多,干预效果越差;但增...
中山大学郭剑平团队揭示高蛋白饮食协助化疗治疗肿瘤的新机制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郭剑平研究员团队揭示高蛋白饮食通过mTORC1-S6K1/TRA5-AKT信号轴抑制肿瘤并增强化疗效果的机制。研究发现,高蛋白饮食中的氨基酸激活S6K1,导致AKT急性失活和长期降...
中山大学纳米“双光子工厂”问世!中大科研团队研制新型量子纠缠光源登《自然》
中山大学王雪华、刘进教授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最新突破性研究成果,提出并实现一种腔诱导自发双光子辐射方案。通过设计高品质光学微腔,团队在纳米尺度上提升双光子辐射效率至约50%,并成功制备出保真度达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