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基础院FUNQITANG团队发表PRL编辑推荐论文 机器学习如何助力高效纠缠检测?9月25日,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奥地利科学院以及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在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合作发表题为 “Practic...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730
电子科技大学数学学院王朝霞副教授在Mathematische Annalen期刊发表研究成果 近日,数学科学学院王朝霞副教授与中南大学陈和柏教授、金杰博士,以及上海交通大学肖冬梅教授合作,在Mathematische Annalen期刊发表了题为“On the uniqueness of pe...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3030
电子科技大学生命学院陈华富团队在Information Fusion期刊发表大脑视觉信息表征研究成果 近日,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陈华富团队在人工智能权威期刊Information Fusion (中科院一区,影响因子15.5) 发表了大脑视觉信息解码研究成果,题为“MFA-NRM: A n...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8470
电子科技大学数学学院Jonas KAHN教授在Proceedings of the London Mathematical Society发表学术论文 近日,数学科学学院Jonas KAHN教授与瑞士联邦理工学院 Guillaume BLANC 博士和巴黎萨克雷大学Nicolas CURIEN教授合作,在顶级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354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32)园林学院李厚华教授团队在锈病胁迫下花青苷合成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园林学院李厚华教授团队在Plant, Cell & Environment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MpbZIP46-MpERF105 Module Responds to ABA and...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7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31)水保全重室李志教授团队在黄土高原植被变化对降水再循环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我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整治全国重点实验室李志教授团队在黄土高原植被变化对降水再循环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近期发表在中国科学院一区Top期刊《Journal of Hydrology》。已毕业硕士张...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82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30)草业学院杨培志教授团队综述共生结瘤提高豆科植物抗逆性的研究进展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杨培志教授团队在《Plant, Cell & Environment》上发表了题为“Symbiotic Nodulation Enhances Legume...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84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29)化药学院裴志超教授团队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发表综述文章 近日,化学与药学院裴志超教授团队在化学领域顶级国际综述期刊《Chemical Society Reviews》(化学学会评论)(IF = 39)发表了题为“Advances in the bioapp...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37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28)动物医学院羊胚胎工程团队在初级卵母细胞分化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动物医学院羊胚胎工程团队在胎鼠初级卵母细胞分化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Microfilament-myosin II Regulate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M...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590
科学家揭示CRISPR系统起源的关键分子机制 CRISPR-Cas系统是原核生物的获得性免疫系统。以Cas9和Cas12为效应蛋白的type II类和V类CRISPR系统已成为当前基因组编辑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医学和农业等多个领域。已...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590
研究提出氨基酸理化性质趋同新方法 在演化生物学中,趋同演化是指不同生物类群在相似环境压力下独立演化出同一性状的现象。为了挖掘适应性演化的分子基础,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聚焦于氨基酸状态趋同。但是,氨基酸之间的理化性质差异有大有小,不同氨基酸...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160
研究揭示东亚夏季风驱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的基因组适应机制 作为全球最典型的季风系统之一,东亚夏季风(EASM)在地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起伏增强,其过程与东亚植被类型的更替、物种适应与谱系分化密切相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EASM的形成与增强跟亚热带常绿...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450
珊瑚礁灰岩孔隙结构表征及力学强度智能预测获进展 珊瑚礁灰岩是典型的多孔介质,其物理和力学特性与孔隙结构相关。冰期-间冰期旋回导致全球海平面变化,珊瑚种类分布与水深及波浪能量相关。不同的生物组分来源和冲刷溶蚀作用,导致珊瑚礁灰岩的孔隙结构呈现各向异性...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3680
科研人员提出黑土层厚度高效预测新途径 黑土层厚度不仅直接影响土壤肥力,也决定着农作物的产量潜力。传统测量方法费时费力且成本高,难以全面揭示复杂地形条件下黑土层厚度的空间分异,长期制约黑土退化的科学评估和精准治理。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320
全超导磁体实现35.1特斯拉稳态磁场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联合合肥国际应用超导中心、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清华大学共同研制的全超导磁体,成功产生35.10万高斯的稳态强磁场。 全超导磁体...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150
研究发现新型高效抗肿瘤核酸适体药物偶联物 当前,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是肿瘤学领域发展最快的治疗方式之一。多肽-药物偶联物(PDC),作为下一代靶向抗癌药物,备受关注。核酸适体作为独特的靶向配体,凭借易于合成和修饰、免疫原性低、化学稳定性...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3990
高介电常数、低损耗和强耐湿性电介质研究获进展 场效应晶体管是微电子技术的核心。构建具有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和良好环境稳定性的聚合物复合介电材料,对于提升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但是,传统的高介电常数掺杂材料,存在界面粗糙、易团聚、兼...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3880
研究揭示RNA聚合酶II精准解码“剪接密码” 在人类基因组中,超过95%的基因都含有内含子,这些非编码序列必须被准确剪除,才能生成具有功能的成熟mRNA。然而,基因组中存在大量“假剪接位点”,它们在序列上与真实的剪接位点高度相似,不具备真正的剪接...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660
科研人员研发出遥感融合人工智能技术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王树东团队等,在干旱半干旱流域饲草种植发展潜力评估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提出了一套人工智能与遥感融合一体化技术,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流域,特别是黄河中游典型...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900
研究揭示甲醇脱氢酶生物合成过程及组装机制 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是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利用可再生能源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再经生物转化合成众多化学品的杂合固碳方式,已成为克服这一挑战的重要方法。当前,甲醇生物转化技术发展受限于转化速率与转化...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750
细菌类组蛋白H-NS翻译后修饰研究取得进展 基因组压缩与动态调控是生命体共通的科学问题。细菌缺乏真核生物核小体结构,依赖H-NS等核结合蛋白实现基因组的压缩与调控功能。H-NS可沉默原噬菌体、毒力岛等外来基因元件,维持基因组稳定性。此前研究发现...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320
研究揭示全球湖泊营养状态变化过程与机制 营养状态指数是评估湖泊水体营养程度与水质状况的关键指标,能够表征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然而,在全球尺度上,针对湖泊营养状态指数变化的系统性观测数据仍显匮乏,其长期演变趋势与主要驱动机制尚未得到阐明...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420
研究揭示秸秆还田影响土壤有机碳储存机制 土壤团聚体能物理保护固存有机碳,形成稳定碳库,并为微生物提供多样化的微生态环境。农业管理方式影响团聚体的形成与稳定,进而改变微生物群落结构。因此,明确这些影响对提升土壤质量至关重要。近期,中国科学院东...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310
研究开发出可热封的纤维素甲酸酯生物塑料薄膜 传统的石油基塑料薄膜因不可生物降解且回收率低,已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人们越来越关注开发绿色生物基塑料薄膜。纤维素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特殊的线性柔性结构,成为制备生物塑料薄膜的理...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420
研究揭示气候与地形对洲际土壤有机碳分布的控制作用 土壤有机碳在全球碳循环中作用关键,但关于中国东北黑土区(NEC)和北美密西西比河流域黑土区(MNA)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尚不明确,影响跨区域碳管理与精准保护的科学支撑。 中...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750
科学家发现能量消耗调控的新型关键神经元机制 肥胖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的重要挑战。体重稳态依赖于能量摄入与能量消耗的动态平衡,而目前常用的饮食控制和药物干预主要通过限制能量摄入来发挥作用。该策略常导致体重反弹,长期疗效有限。解析能...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060
中国农业大学动科学院张帅与王军军教授综述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驱动的动物营养数学模型研究进展 助力精准营养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张帅教授与王军军教授在国际出版集团Wiley旗下学术期刊《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发表综述论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驱动的数学模型:为可持续精准畜牧...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210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欧光朔实验室揭示驱动蛋白-2与鞭毛内运输复合物耦合的保守机制 纤毛是进化上保守的细胞器,充当关键的信号中心,控制从感知到发育模式的各种生理过程。这些天线样结构的组装和维持依赖于鞭毛内运输(IFT),一种由运动蛋白和多亚基复合物介导的双向运输系统,可沿着基于微管的...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9680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张潇源课题组在双面电催化膜污水深度处理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电化学高级氧化与还原技术因具有高活性与高效率,逐渐成为污水深度处理领域的研究前沿。近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张潇源副教授课题组在双面电催化膜污水深度处理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团队开发了一种碳基双面电催化膜...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500
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沈晓骅课题组在单细胞新生转录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在高等真核生物中,同一个基因组可以“读出”数百种甚至上千种不同的细胞类型。基因通过转录生成RNA,RNA既指导蛋白质合成,也影响染色质和细胞核结构。虽然编码蛋白质的mRNA只占基因组约2%,超过98...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