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研人员实现城市道路碳排放高分辨率精准刻画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王力团队,将“全景人工智能”(全景AI)与多源走航观测相结合,实现了对城市道路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高时空分辨率精准刻画与溯源,清晰揭示了二氧化碳排放的时空动态特征及...
我国自主研发脑机接口成功完成脑深部肿瘤边界精准定位临床试验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传感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哈医大一院)神经外科合作,成功完成“基于植入式微电极阵列的脑深部肿瘤边界精准定位”临床试验。这是全球范围内首...
研究利用柔性脑机接口诱导多巴胺释放和微观神经振荡改善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
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痴呆,是一种以记忆衰退和认知功能进行性下降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科学家发现,这种病可能与大脑中一种叫“β-淀粉样蛋白”的有害物质堆积以及大脑中多巴胺系统的失调有关,但目前...
科研团队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精确量化全球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程天海团队在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监测方面取得进展。该团队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开发了精准量化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的新方法,并基于这一方法对全球垃圾填埋场进行了系...
研究利用卫星遥感数据精准量化大型燃煤电厂碳排放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石玉胜研究团队在大型燃煤电厂碳排放遥感反演估算方面取得进展。 燃煤电厂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点源碳排放主体,其碳排放量约占全球化石燃料燃烧总碳排放量的50%,是人类活动碳...
高阶体制高码率星地通信地面技术实验成功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联合北京融为科技有限公司,在空天院丽江站开展了面向新一代高阶高通量星地数传系统的高阶体制高码率星地通信地面技术实验,通过在地面模拟卫星数传发射,实现了X频段单通道最高...
新型合成孔径雷达三维成像技术发布
4月9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重大项目“合成孔径雷达微波视觉三维成像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结题审查会上,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发布了原创性研究成果合成孔径雷达(SAR)微波视觉三...
科学家构建近全球地表太阳辐射高精度监测系统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胡斯勒图和石崇等,联合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日本东海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日本千叶大学、法国里尔大学、英国气象局...
“祝融号”新发现火星中低纬度地区曾存在古代海洋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方广有团队等发现,位于火星北半球乌托邦平原南部“祝融号”着陆区的地下10米至35米深处存在多层倾斜沉积结构。这些地质特征与地球海岸沉积物高度相似,为火星中低纬度地区曾...
科研人员提出遥感科学研究新体系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张兵从遥感科学的物理基础出发,系统总结地物与电磁波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并据此提出遥感科学的三大特性和五大效应。相关研究成果以《遥感科学的内涵与基础性问题》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