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李全团队在自适应性分子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通讯员 贺美霞)近日,东南大学智能材料研究院创院院长、首席科学家、化学化工学院李全团队和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诺贝尔化学奖得主Jean-Marie Lehn教授合作,在自适应性亚胺分子材料方面取得了重要...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390
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赵怡程教授团队在InfoMat期刊报道国内首个光伏高通量人工智能实验平台 近日,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全国重点实验赵怡程教授团队在学术期刊 InfoMat 上发表了题为“Unveiling the statistical behaviours of me...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00
高地喜讯 | “天河”图计算再获两项世界第一 近日,国际超级计算机Graph500排行榜公布,由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研制并部署于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和长沙中心的国产主机系统再次荣获Graph500大数据图计算能效(GreenGraph500 B...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290
科学家破译运动抗衰的分子密码 运动作为生命活动的生物学基础,是公认高效且低成本的健康促进与抗衰干预策略。然而,其深层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核心科学问题包括不同运动模式对机体健康增益效应的差异、长期运动如何系统性重塑多器官稳态、其相...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30
真实废塑料混合物的分离与转化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徐舒涛联合北京大学研究员王蒙、教授马丁团队,在真实废塑料混合物的分离与转化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塑料垃圾堆积危机威胁着野生动物和生态系统。将塑料废物转化为有价值的...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30
蚜虫抵御哺乳动物的“热力警报”策略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虫功能基因研究与利用创新团队阐明了蚜虫通过瞬时受体电位锚蛋白1(TRPA1)通道感知哺乳动物呼出的热气流、从而实现高效逃逸行为的分子机制,为理解昆虫对环境温度的适应...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10
西安交大研究团队在锂-二氧化碳电池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化石能源的持续消耗引发大气CO2浓度急剧攀升,进而加剧了温室效应、海洋酸化等连锁生态危机。为构建碳中和导向的清洁能源体系,亟需发展兼具碳固定与储能双重功能的前沿技术。锂-二氧化碳(Li-CO2)电池凭...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200
新方法可绿色高效制备食品特征风味酯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料品质化学与加工利用创新团队构建了一种高活性固定化酶催化剂,实现了食品特征风味酯的绿色高效制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农业与食品化学(Journal of Agr...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350
研究发现细胞感知甲硫氨酸代谢并抑制细胞死亡的传感器 细胞如何感知营养物质以维持稳态,是代谢领域核心问题之一。此前,已有多种营养传感器被鉴定出,这些传感器在检测到营养物质丰度变化时,会触发信号级联反应,进而精细调控细胞生命活动以维持代谢稳态。但目前,研究...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310
山东大学软件学院师生参加计算机视觉领域顶级会议并作报告 近日,国际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大会(CVPR 2025)在美国纳什维尔举行。软件学院副研究员孙皓亮,博士研究生房乐鑫、赵丽君参加会议,并汇报展示论文成果。 1.论文题目:SeqMvRL: A Sequ...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50
清华大学航发院团队设计并试验验证总压比2.5高比负荷风扇级 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技术水平是衡量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迄今仍在向高(气动热力)参数、变循环方向追求极致发展。其中,不断提高(比)负荷水平是风扇部件技术持续发展的重要线索,设计者一直希望在最小轴向尺寸...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30
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缪向水李祎团队与合作者共同研发基于忆阻器的浮点精度神经网络求解系统 6月20日,我校集成电路学院缪向水、李祎教授团队与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钱鹤、吴华强教授团队于《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合作发表了忆阻存算一体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Memristiv...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40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晏明全团队在《自然·通讯》发文揭示从表层到深海CDOM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海洋溶解性有机碳(DOC)是海洋固定、传输与储存碳的主要载体,揭示其循环机制对理解海洋碳汇及气候反馈至关重要。传统观点认为深海DOC为惰性碳库,随洋流缓慢迁移,可储存上千年,但深海微生物的高活性表明可...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50
南京大学变冷促繁荣,变暖致灭绝:科学家用“时间显微镜”揭示3亿年前后海洋生物的生死启示 地球正在快速变暖,但你知道吗?早在3亿多年前,类似的气候剧变就曾引发海洋生命的巨大波动。近日,南京大学沈树忠院士团队发表重磅成果,首次以高精度大数据揭示:在晚古生代(约3.4亿至2.5亿年前),地球缓...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20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陈伟教授课题组揭示非厄米对称性破缺机制:量子-经典对应原理 近日,南京大学物理学院陈伟教授课题组在非厄米对称性破缺机制的研究中取得进展,提出了一种普适的量子-经典对应原理(quantum-classical correspondence),在每一个能级的实数或...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200
电子科技大学生命学院neuSCAN团队赵伟华副研究员/Keith Kendrick教授在Molecular Psychiatry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我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neuSCAN团队在神经科学和精神病学国际顶级期刊 Molecular Psychiatry 上发表题为“Identifying brain functional sub...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30
研究提出应用地基微波辐射计估算青藏高原云液态水含量的新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团队基于在青藏高原建立的首个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网数据,提出了一种利用地面微波辐射计估算青藏高原云液态水含量的新方法,显著减少了高原云液态水含量估算的误差,为高山区域的...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70
研究发现气候暖干化削弱北方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 传统观点认为,气候变暖通过延长植物生长季和增强光合作用效率,来提升北半球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然而,北半球增温幅度和速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干旱事件发生频次、持续时间和强度显著... 科研动态 2周前0200
长波红外非线性光学材料研究获进展 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作为激光频率转换的关键器件,在全固态激光器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当前商用的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主要包括黄铜矿型化合物如AgGaS2, AgGaSe2和ZnGeP2 等。然而,由于各自本征的...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10
研究揭示太阳耀斑爆发驱动的光球电流时空动力学演化 太阳活动爆发的触发和驱动机制是太阳物理研究核心问题,早期的观测研究主要呈现了耀斑爆发前后磁场结构的演化,例如磁剪切、磁场梯度及磁通量的变化。但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观测技术的限制,太阳光球磁场并不能...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70
二氧化碳加氢合成高碳醇研究获进展 将温室气体CO2与绿氢耦合并转化为含两个及以上碳原子的高附加值醇(C2+OH),是实现CO2减排并满足全球能源与化学品需求的重要途径。然而,这一过程面临多重挑战,如CO2化学性质惰性、反应网络复杂等问...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00
北理工团队在有机太阳能电池非对称受体材料构筑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王金亮教授团队在新型非对称硒取代小分子受体材料构筑及其在高性能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化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 “Multiple-Asymmetric Molec...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230
研究发现高氧环境下全球变暖仍可致海洋缺氧 距今3.6亿年至2.6亿年的晚古生代大冰期是地球自陆生高等植物及陆地生态系统建立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冰室气候时期。该时期的大气二氧化碳水平跨越了工业革命前的水平到未来高碳排放情景预期的范围,而大气中的氧...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00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肖俊宇团队与张永辉团队合作揭示嗜乳脂蛋白激活γδ T细胞的“分子钳”机制 T细胞是免疫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分为αβ T与γδ T两大亚群。其中,αβ T细胞通过识别MHC分子提呈的多肽抗原来激活免疫应答1。1984年发现的γδ T细胞,因其对肿瘤和病原体的快速响应能力,被认...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200
研究揭示大脑临界态的遗传机制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健康的大脑处在独特的临界状态,表现出时空活动的无尺度性特征。处于临界状态的大脑具有多种功能优势,如信息传递能力、信息容量、动态范围可在临界点附近达到峰值。同时,临界态反映了兴奋-抑...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330
上海交大才凤艳教授在《管理科学学报》发表论文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营销系才凤艳教授与合作者赵晓虹, 郭伟程在国内管理类顶级期刊《管理科学学报》(2025年第3期)上发表学术论文《意外之财对新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感知风险的中介作用...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80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赵鹏巍课题组在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赵鹏巍课题组完成的研究成果“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的次领头阶预言”(“Next-to-Leading-Order Prediction for the Neutrinole...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380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马丁-王蒙团队在《自然》发文,利用正交转化技术破解真实混合废塑料高值化回收难题 6月26日,《自然》(Nature)杂志刊发了首篇关于真实混合废塑料高值化转化的研究成果。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马丁教授-王蒙副研究员团队领衔开发出核磁共振识别下的真实混合废塑料正交转化策略,实现...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10
山东大学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刘鹏教授课题组在核技术应用领域半导体辐照效应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刘鹏教授课题组在半导体材料辐照效应与应用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Unraveling the Atomic Mechanism of the Crystalline Ph...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