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人逆转座子LINE-1靶向整合基因组重要机制 人类基因组中存在大量具有“跳跃”能力的逆转座子序列。在胚胎发育早期、免疫及神经系统等特定阶段和环境下,它们会被激活并发挥重要生理功能。在病毒感染、肿瘤发生及机体衰老等状态下,它们通常会持续异常活化...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090
西安交大马恩教授在《科学进展》发表焦点文章 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拉伸塑性对于工程应用都很重要。高强度可以满足承载需求,且有助于大幅降低材料的使用量,从而节约能源和降低排放。大塑性可提高材料服役时的安全性,而其更重要的工程意义在于拉伸应力下的均匀...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3650
北理工课题组在AI辅助生物传感器改造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霍毅欣团队在1区TOP期刊《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发表题为“Design of strictly orthogonal biosensor...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970
西安交大王戌梅教授团队利用景观基因组学评估大黄基原植物的基因组脆弱性与未来气候适应力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药学院王戌梅教授团队在分子生态学领域的顶级期刊Molecular Ecology发表了题为“Harnessing landscape genomics to evaluate ...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280
我国深海中微子探测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柔性潜标精密布放装置“蜘蛛系统”成功完成海试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自主研制的国际首创深海中微子探测潜标专用载具——深海精密仪器柔性布放装置“蜘蛛系统”(英文简称SPIDER,Subsea Precision Instrument Deployer...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910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力学系戴兆贺课题组在异质结构范德华作用可叠加性方面取得进展 范德华作用是最基本的分子间作用力之一。虽然同质结构间的范德华作用在20世纪已得到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和精细的实验表征,但对于异质结构(尤其是工程应用中常见的薄膜-基底体系),其作用是否可以通过分子间相互作...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310
南京大学朱鹏臣/朱嘉团队及其合作者 | 增强晶格相互作用实现应变均质化以构筑高效稳定的四端钙钛矿/硅太阳电池 2025年9月26日,南京大学朱鹏臣/朱嘉团队联合香港理工大学殷骏教授以及大连理工大学王敏焕教授提出了一种创新方法,即引入苯甲脒盐酸盐(BMCl)以增强晶格相互作用,来解决钙钛矿薄膜垂直方向上应力不均...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300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何宏辉、何永红团队合作提出新型偏振光学测量技术 近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何宏辉、何永红团队与牛津大学合作,在偏振光学研究领域实现突破。团队创新性地利用光学斯格明子结构光场,开发出一套针对复杂偏振像差的高精度表征与校正方案,为生物医学成像与文物...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860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谭春燕课题组合作在细胞器与组织双光子成像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年来,光激活荧光探针(Photoactivatable Fluorophores, PAFs)因具备在活细胞成像中实现时空精确控制的优势,已成为研究细胞器动态、蛋白质运输及信号转导过程的重要工具。然...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910
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龙笛获得2025年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水文科学中期职业奖 近日,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AGU)正式公布2025年度荣誉名单,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龙笛获得水文科学中期职业奖(Polubarinova-Koc...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560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何新建实验室发现植物中介导组蛋白H3K4me3去甲基化的复合体 真核生物染色质中,组蛋白末端的共价翻译后修饰(如乙酰化、甲基化、泛素化等)对调控基因转录、DNA复制等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组蛋白乙酰化与组蛋白H3K4me3修饰常与基因活跃转录相关,而H3K27...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520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师生获得建筑智能开放BIM奖励计划2025年学生研究类大奖 近日,2025建筑智能(buildingSMART)秋季峰会在德国柏林举行。会上,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建筑信息模型(BIM)课题组研究开发的BIMNet数据集:基于openBIM的扫描生成BIM数据集和...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8030
研究开发出高效环形RNA检测与定量工具 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高远团队与动物研究所赵方庆团队,开发出面向TB级转录组数据的高效环形RNA检测与定量工具CIRI3,通过反向剪接序列比对与跨样本整合算法设计,实现了...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550
东南大学李全团队在局麻药物精准释放领域发表重要论文 (通讯员 汤玉琪)近日,东南大学智能材料研究院院长、首席科学家、化学化工学院李全团队围绕用于精准疼痛管理的局麻药物控释系统发表长篇综述论文。相关文章以“ Molecularly Engineered ...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870
东南大学丁士明团队在Nature发表重要通讯文章 (通讯员 丁士明)近日,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丁士明教授作为通讯作者,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李洁博士、刘树文研究员以及东北大学宋浩教授合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发表了题为“Microbe ...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2780
研究解析家犬独特的新发突变图景和突变速率规律 新发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原料之一。针对新发突变的研究,对深入理解生物进化历程和遗传疾病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研究主要聚焦于人类和少数模式物种中,其他物种的突变机制仍处于未知状态,缺乏物种间的比较...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800
研究揭示石蝇演化历史 石蝇(襀翅目)是最古老的有翅昆虫类群之一,其生存状况是评估淡水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生物指标,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与演化生物学意义。然而,由于化石记录不完整、形态特征演化复杂以及基因数据覆盖有限,构建稳健的...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420
研究揭示空间导航过程中情景依赖的海马-内嗅皮层协同表征机制 目前,学界对大脑如何根据环境来判断方位尚不明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等重点探索了人类大脑中,海马和内嗅皮层在认路过程中的协同工作机制。 研究团队结合人类颅内脑电技术与情景依赖的空间导航范式,探讨了海马...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2790
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颜露新团队首创生成范式的神经形态视觉运动感知技术 近日,我校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多谱信息智能处理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颜露新教授团队在生成范式神经形态视觉运动感知方面的工作“Injecting Frame-Event Complementary Fus...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6100
中国科大创建乾坤网络精确求解多电子薛定谔方程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准智能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商红慧特任教授,杨金龙院士团队将人工智能领域的Transformer架构与量子物理的基本方程相结合,发展了一种求解多电子薛定谔方程的乾坤网络(Qiank...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230
单周期飞秒激光产生与表征研究取得进展 单周期飞秒光源被视为产生孤立阿秒光脉冲的“理想”驱动源,但其产生与表征难度高于少周期飞秒激光,是超快激光领域的难题。目前,仅有少数研究组报道过单周期飞秒光源的相关成果,但其综合指标与下一代高通量阿秒光...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59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36)生命学院沈锡辉团队张磊教授揭示群体感应信号AI-2介导的人类肠道微生物种间通讯网络 近日,生命学院沈锡辉教授团队张磊教授在《The ISME Journal》发表了题为“Autoinducer-2-mediated communication network within human...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38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37)韦革宏教授团队揭示可生物降解微塑料驱动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微生物机制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韦革宏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发表了题为“Microbial Physiological...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624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38)植保学院分子靶标发现与绿色农药创制团队在伯酰胺烷基化及其在活性分子合成领域的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植保学院分子靶标发现与绿色农药创制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Pd(II)–NHC (NHC = N-Heterocyclic Carbene)-Catalyze...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860
树蕨基因组多样性破译“活化石”植物亿万年演化之谜 桫椤科树蕨是蕨类植物中典型的古老孑遗类群,因古老的起源和独特的树形而备受关注。自侏罗纪以来,其宏观形态就高度保守,被誉为恐龙时代“活化石”。尽管形态演化缓慢,该类群却表现出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较强的环...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400
南京大学吴俊华/江春平团队揭示溶瘤病毒始于术中的原位延续性激活抗肿瘤免疫用于控制肿瘤术后复发 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对于有机会接受手术的患者来说,切除肿瘤病灶通常是首选治疗方法。但是术后复发是肿瘤切除治疗后需要解决的最大挑战之一。伤口愈合过程及相关的炎症也会导致肿瘤术后复发。目前...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150
科研人员发布新型代谢产物鉴定工具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合作,发布代谢产物鉴定工具DMetFinder。 药物及先导化合物在体内外的代谢过程往往十分复杂。传统解析依赖人工经验,耗时费力,还可能遗...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3640
上海交大刘权兴团队发表PNAS:发现全球干旱生态系统中的“无序超均匀”斑图,为生态系统临界点预警提供新范式 自1999年以来,不同空间尺度的有序自组织斑图一直被视为生态系统退化的早期预警信号,也被认为是生态系统在环境压力下逃避崩溃的关键自适应行为(图1)。在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加剧的背景下,从半干旱地区的...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