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朱鹏臣/朱嘉团队及其合作者 | 增强晶格相互作用实现应变均质化以构筑高效稳定的四端钙钛矿/硅太阳电池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文章导读
如何突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与稳定性的双重瓶颈?南京大学朱鹏臣/朱嘉团队联合香港理工殷骏、大连理工王敏焕,提出一种全新策略:引入苯甲脒盐酸盐(BMCl),通过增强晶格相互作用实现垂直方向应变均质化,有效抑制离子迁移与缺陷生成。该方法使单结器件效率达23.5%(认证22.9%),四端钙钛矿/硅叠层电池效率高达33.4%,创下同类器件新纪录。更令人瞩目的是,叠层器件在真实户外运行48天无衰减,展现出极强稳定性。这项研究为钙钛矿光伏技术迈向商业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路径。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2025年9月26日,南京大学朱鹏臣/朱嘉团队联合香港理工大学殷骏教授以及大连理工大学王敏焕教授提出了一种创新方法,即引入苯甲脒盐酸盐(BMCl)以增强晶格相互作用,来解决钙钛矿薄膜垂直方向上应力不均匀的问题,基于这种方法的钙钛矿单结(1.67 eV)和 4 端(4T)钙钛矿/硅叠层器件分别实现了 23.5%(认证 22.9%)和创纪录的33.4% 的功率转换效率。值得一提的是,4T叠层器件在户外运行 48 天无效率衰减,展示出卓越的户外运行稳定性,这项工作为钙钛矿电池的商业化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策略。

将宽带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与晶硅(c-Si)电池结合,其效率有望突破单结太阳能电池的肖克利-奎伊瑟(S-Q)极限。然而,钙钛矿薄膜中的不均匀残余应变通常会引发化学势梯度,进而加速离子迁移和缺陷形成,严重影响叠层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现有策略主要关注钙钛矿薄膜在一个方向上(垂直/水平)的应变释放,而忽略另一个方向的晶格畸变。

核心内容

1.BMCl对钙钛矿薄膜中残余应变的影响

BM+阳离子的一侧氨基占据了钙钛矿晶格结构(ABX3)的A位点,而另一侧氨基则与 [PbI6]4-八面体形成了牢固的化学键,从而稳定了晶格框架(图1A),该策略协同抑制了有机阳离子空位的形成,并避免了热循环过程中的体积坍缩,使钙钛矿薄膜自上而下呈现出均匀的压缩应变(图1E-G)。

南京大学朱鹏臣/朱嘉团队及其合作者 | 增强晶格相互作用实现应变均质化以构筑高效稳定的四端钙钛矿/硅太阳电池

图1. BMCl对钙钛矿薄膜中残余应变的影响

2.应变调控对离子迁移和缺陷形成的影响

均匀压缩应变的形成有效的提高了离子迁移势垒和缺陷形成能。作者首先通过光致发光(PL)强度随时间的演变(图2A-B)以及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图2C-D)来证实离子迁移的减弱,随后,离子迁移势垒的提高也验证了这一观点(图2E-F)。此外,载流子寿命的增加、PL强度的升高以及理论计算中缺陷形成能的提高(图2G-I)进一步说明了缺陷的减少。

南京大学朱鹏臣/朱嘉团队及其合作者 | 增强晶格相互作用实现应变均质化以构筑高效稳定的四端钙钛矿/硅太阳电池

图2. 应变调控对离子迁移和缺陷形成的影响

3.单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性能和稳定性

基于上述策略的单结宽带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实现了23.5%(认证为22.9%)的高效率(图3A-B),而较大面积器件(1cm2)也实现了21.6%的效率(图3C)。此外,由于离子迁移的减弱,器件在-1.5V的反向偏压下连续测试13 min仍能保持93%的初始效率(图3D-F)。进一步的稳定性测试表明,引入BMCl的钙钛矿器件在一个太阳光照射的条件下,工作在最大功率点500 h后,效率损失小于5%(图3G-H)。

南京大学朱鹏臣/朱嘉团队及其合作者 | 增强晶格相互作用实现应变均质化以构筑高效稳定的四端钙钛矿/硅太阳电池

图3. 单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性能和稳定性

4.4T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性能和户外稳定性

随后,将基于此策略制备的半透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与硅电池结合在一起构成四端叠层电池,作者实现了33.4%的效率(图4A-C),这是迄今为止报道的 4T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的最高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在 48 天的户外测试中,4T叠层电池未表现出效率的衰减,展现出卓越的户外运行稳定性(图4D)。

南京大学朱鹏臣/朱嘉团队及其合作者 | 增强晶格相互作用实现应变均质化以构筑高效稳定的四端钙钛矿/硅太阳电池

图4. 4T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性能和户外稳定性

04 结论和展望

该研究引入苯甲脒盐酸盐(BMCl),使宽带隙钙钛矿薄膜中垂直方向上的应力趋于均匀,从而抑制离子迁移和缺陷形成。这一策略增强了晶格稳定性,使得 4T 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实现了创纪录的效率(33.4%)并提高了户外运行稳定性。该工作展示了一种高效稳定的叠层光伏技术方案。

05 文章基本信息

该成果以 “Homogenizing strain via reinforced lattice interaction enables efficient and stable 4T perovskite/silicon tandem solar cells”为题发表在《Joule》期刊。

第一作者:牛亚威、林舒怡

通讯作者:朱鹏臣、殷骏、王敏焕、朱嘉

通讯单位: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oule.2025.10214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