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发现调控神经轴突退化机制 神经轴突损伤后,远离胞体的一侧发生渐进性串珠化、碎片化改变,进而崩解并被清除,这一病理过程被称为沃勒变性。NMNAT2是维持轴突完整性的关键蛋白,在神经损伤后快速耗竭而致沃勒变性发生,但在神经元中调控...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060
电子科技大学海水“变”生物塑料!我国科学家联合破解海水捕碳难题 10月7日,科技日报/中国科技网、中国新闻网、科学网、川观新闻、四川观察、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深圳特区报等主流媒体聚焦电子科技大学夏川教授团队与中科院高翔副研究员团队联合攻关的成果“人工海洋碳循环...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6340
南京大学南京大学恒星形成团组首次从观测上揭示七星系统形成机制 夜静星河出,耿耿辰与参。在璀璨的星河里,悬挂夜空的星星们并不孤单。浩瀚宇宙里,如《三体》所描绘的由三颗恒星组成的系统并非特例,拥有更多成员的恒星系统亦是司空见惯。观测表明,在我们银河系内超过半数的恒星...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010
植物分生组织水分感知和干细胞活性调控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杨卫兵研究组,揭示了植物茎尖分生组织通过表皮特异性ATML1-PIP2;5模块感知和响应环境湿度变化,进而调控干细胞活性的分子机制。该工作阐明了水分稳态在植物器...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860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学院蒋亚东教授团队指导本科生发表多篇SCI论文和获国家级竞赛一等奖 近期,光电学院蒋亚东教授团队太惠玲教授、段再华副教授指导劳上惠、郑祥熠、胡景瑞等本科生在Nanoscale、Diamond & Related Materials、Inorganic Chem...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990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张坤教授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医学院张坤教授团队在国际材料学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IF=26.8)上发表了题为《Multichannel Immune Nanoregulators Suppres...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900
清华大学物理系尤力课题组提出一种通用算法高效求解量子多体系统基态简并度 在量子物理研究的众多领域中,基态简并度是一个核心概念,它对于理解相变、拓扑物质和阻挫系统等多体物理现象至关重要。然而,精确计算基态简并度是一个公认的难题,其计算复杂度高于寻找系统基态本身。 常见复杂度...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580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段路明、时松海荣获第六届北京市华侨华人“京华奖” 近日,第六届北京市华侨华人“京华奖”颁奖活动举行。市委书记尹力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市委副书记游钧出席。 游钧宣读表彰决定。段路明、段慧玲、杜杰、蔡冠深、毛山宏、梅林、杨莉珊、李然、叶锦添、时...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540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李千课题组合作在拓扑铁电材料超快动力学研究领域取得突破 利用太赫兹脉冲对材料中的极化偶极子进行超快相干调控,发现其中的隐藏相,进而挖掘潜在的高速光电器件应用功能,近年来成为量子材料研究领域的前沿之一。然而,传统方法通常依赖于材料中与太赫兹脉冲频率谐振的软声...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660
清华大学数学中心、高研院等合作提出量子纠错码几何新范式 量子纠错是迈向容错量子计算进而实现量子优势的必由之路,而如何在量子纠错编码上进行逻辑操作是其关键挑战之一。近日,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王亦许、美国马里兰大学许逸葭与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刘子文合作,提...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620
重庆大学重庆大学宋永端教授团队荣获2025年IEEE SMC学会最佳期刊论文奖 10月7日,IEEE系统、人与控制论学会(IEEE SMC)2025年会在奥地利维也纳举办,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宋永端教授团队发表于《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940
中国科大发展“绿氢冶铁” 新技术 赤泥是拜耳法生产氧化铝时衍生的强碱性工业废料,目前全球堆存量已超40亿吨,大部分被长期堆存于废料池或干燥堆场,回收利用率仅3%。赤泥中氧化铁含量较高,是铁矿石的潜在替代品。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敏锐...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2600
中国科大磁流变力学超材料实现高密度可重编程机械存储与视觉读取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龚兴龙、邓华夏教授团队在力学超材料设计领域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于10月8日以“Stiffness Reprogrammable Magnetorheological M...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950
厦门大学陈忠教授团队在拉普拉斯核磁共振深度学习重建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陈忠教授团队在基于深度学习的拉普拉斯核磁共振(NMR)谱图重建与不确定度量化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相关成果以“High-Confidence Reconstruction for ...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520
武汉大学武大-厦大团队联手破解氮杂环丁烷类药效基团的生物合成之谜 (通讯员药轩)近日,国际期刊《自然・化学》(Nature Chemistry)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药学院、中南医院药学研究院教授陈文青课题组、副教授张郑宇课题组与厦门大学教授王斌举课题组联合完成的重要研...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870
美国研究团队通过人工智能辅助预测遗传病风险 8月28日,据美国《科学》期刊报道,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人工智能和胆固醇、血细胞计数等常规实验室检测方法,确定携带突变的患者是否真的有可能患病。 传统的遗传学研究通常依靠简单的“是/否...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160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毛兰群和吴菲教授课题组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重要研究结果:人工金属酶实现鼠脑内多巴胺水平的调控 蛋白酶因其催化效率高、底物专一、生物安全好等优势,是脑化学研究中的重要分子工具,在神经化学传感与神经调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天然酶活性严格受其生物分布、化学微环境、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等因素限...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2040
自组织拓扑激光器研发取得进展 自组织(Self-organization)是指个体元素通过内部相互作用自发排列成有序模式的集体共振现象。然而,传统半导体激光腔中的混沌多模同步现象使其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性能受到限制。拓扑光子学起源于...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480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在固态电池理性设计领域取得原创性重大进展 在固态电池研究中,复合聚合物电解质(CPEs)兼具柔韧性、可加工性和界面兼容性,是实现安全高能量密度储能的重要候选体系。过去,大量研究集中在电解质组分的优化,选择不同聚合物骨架、添加各种无机填料或离子...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3330
武汉大学张帆团队在新型抗毒力药物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通讯员药轩)近日,药学院、泰康生命医学中心教授张帆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发表题为“Discovery ...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000
生成式人工智能设计平台GEMORNA有望革新mRNA治疗药物开发 8月28日,北京衡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曹佶聪团队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卢冠达副教授团队合作开发出全球首个由生成式人工智能算法驱动的mRNA设计平台GEMORNA,可显著提升设计出mRNA的翻译效能与稳定性...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2820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毛兰群教授课题组在Angew. Chem. Int. Ed.发表重要研究结果:单囊泡电化学方法揭示运动调控囊泡存储及释放 运动作为一种高效且非侵入性的生理调控策略,在改善认知功能及延缓神经退行性进程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大脑功能的实现依赖于精密的化学传递过程,其中由突触囊泡介导的神经递质量子化释放,构成了神经信息传递化学基础...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2650
科研人员提出增强生态系统服务新方法 全球变化深刻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与服务供给。此前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改变对中国各流域生态系统产水量,存在不对称的相互作用。 近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蔡庆华团队,提出管理人类系统与自然...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050
华中科技大学环境学院杨家宽袁书珊团队基于纳米压印策略构筑聚酰胺耐有机溶剂纳滤膜实现超快精准分子筛分 10月2日,环境学院杨家宽教授、袁书珊教授团队联合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王焕庭教授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关于高性能耐有机溶剂纳滤膜的突破性研究成果,题为“纳米压印聚酰胺耐污...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400
武汉大学陈文青课题组实现mRNA疫苗原料—假尿苷的生物智造 (通讯员药轩)近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药学院、中南医院药学研究院教授陈文青课题组与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费强课题组联合完成的一项题为“设计最佳人工...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480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江建勇副教授团队提出Cycle-DCN新方法实现低剂量PET图像高质量重建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副教授江建勇团队在低剂量PET图像去噪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提出了一种新型循环约束对抗去噪卷积网络(Cycle-DCN),实现在大幅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恢复出接近标准剂量...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300
研究揭示金属异构酶催化己糖氧化裂解新机制 糖类是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己糖为代表的分子,通过碳-碳键断裂生成短链化合物,是其进入代谢网络并执行生理功能的重要途径。在初级代谢中,己糖的裂解反应通常通过己酮糖...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240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黄永安教授团队取得多模态柔性电子机器人合作科研成果 10月3日,机械学院黄永安教授、张帆副研究员联合澳门大学助理教授钟俊文、武汉理工大学李军锋副教授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AI-embodied multi-modal...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6510
武汉大学周荣家教授课题组揭示炎症信号削弱剪接体功能和认知能力的新机制 (通讯员笙柯)近日,细胞生物学领域国际期刊Autophagy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周荣家与程汉华课题组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炎症信号通过FGF2-hnRNPA1-ATG16L1信...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110
觅食节律行为神经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动物许多行为表现出昼夜节律特征,其中觅食行为的节律性尤为明显。即使在实验室稳定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长期饲养的动物仍保持这种节律性觅食行为。然而,学界对神经系统如何控制这样的节律性行为尚不明晰。 嗅觉对...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