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江建勇副教授团队提出Cycle-DCN新方法实现低剂量PET图像高质量重建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副教授江建勇团队在低剂量PET图像去噪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提出了一种新型循环约束对抗去噪卷积网络(Cycle-DCN),实现在大幅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恢复出接近标准剂量...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300
研究揭示金属异构酶催化己糖氧化裂解新机制 糖类是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己糖为代表的分子,通过碳-碳键断裂生成短链化合物,是其进入代谢网络并执行生理功能的重要途径。在初级代谢中,己糖的裂解反应通常通过己酮糖...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240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黄永安教授团队取得多模态柔性电子机器人合作科研成果 10月3日,机械学院黄永安教授、张帆副研究员联合澳门大学助理教授钟俊文、武汉理工大学李军锋副教授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AI-embodied multi-modal...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6510
武汉大学周荣家教授课题组揭示炎症信号削弱剪接体功能和认知能力的新机制 (通讯员笙柯)近日,细胞生物学领域国际期刊Autophagy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周荣家与程汉华课题组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炎症信号通过FGF2-hnRNPA1-ATG16L1信...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110
觅食节律行为神经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动物许多行为表现出昼夜节律特征,其中觅食行为的节律性尤为明显。即使在实验室稳定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长期饲养的动物仍保持这种节律性觅食行为。然而,学界对神经系统如何控制这样的节律性行为尚不明晰。 嗅觉对...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12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联合研发帕金森脑机接口治疗新方案 (通讯员 童萱)10月8日,附属同济医院脑机接口战略研讨会暨研究院第一次工作会议顺利召开。会上,医院发布了脑机接口发展战略蓝图,与国内脑机接口企业“穹顶医疗”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标志着院企协同创新...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320
全固态金属锂电池固-固界面接触研究获进展 全固态金属锂电池具有高安全性和能量密度双重优势潜力,被视为下一代储能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全固态金属锂电池“制造”和“运行”分别要经历“高”和“低”两种压力,在高压力下金属锂发生蠕变易引发电池短路,而在...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3520
研究人员开发出靶向清除Tau蛋白的新型细胞疗法 目前尚无能够有效预防或缓解阿尔茨海默病病程的疗法。有研究表明,细胞外的Tau蛋白以类似朊病毒的方式在神经网络中扩散,引发连锁性的神经元损伤,这可能是推动阿尔茨海默病病情恶化的关键因素。尽管靶向胞外Ta...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3740
上海交大张建文团队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研究荣获IEEE工业电子学会TIE期刊杰出论文奖项 近日,IEEE工业电子学会(IEEE Industrial Electronics Society,IEEE IES)发来贺电,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张建文研究员、周剑桥副研究员分别作为第一作者和通...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67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33)园艺学院蔬菜生理与生物技术研究团队揭示CsAPRR2调控黄瓜未成熟果实颜色的分子机制 近日,园艺学院蔬菜生理与生物技术研究团队在《The Plant Journal》在线发表研究论文,题为“CsAPRR2 regulates cucumber immature fruit color ...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560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宋柏团队揭示单原子层二维无定形材料奇特热输运性质 无定形材料因其原子排布长程无序的结构特征,往往展现出与晶体截然不同的物性,不仅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也早已成为先进制造、高性能芯片、高温热防护等诸多重大需求领域的核心基石。精确解析无定形材料的原子结构,是...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780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网安)学院徐国文教授荣获2025年度IEEE R10 Young Professionals Outstanding Volunteer in Academic Award 近日,计算机(网安)学院李洪伟课题组徐国文教授荣获2025年度IEEE Region 10 Young Professionals Outstanding Volunteer in Academic ...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960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王得丽团队在非贵金属电催化剂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近日,化学与化工学院王得丽教授团队在国际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刊发了非贵金属电催化剂的系列研究成果,分别题为“氢桥介导的N...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8470
中山大学于君匡铭团队合作揭示瘤内菌群促进肝细胞癌发生发展新机制 (通讯员康峻鸣)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第五大常见肿瘤,也是肿瘤相关死亡第三大病因。我国是肝癌大国,统计资料显示,全球50%以上新发和死亡HCC发生在...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360
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极地”号2025年北冰洋科学考察返航 (记者李建平)9月28日,“中山大学极地”号返航广州,圆满完成2025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本次考察由自然资源部批准、中山大学牵头组织,来自13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8位师生联合开展北冰洋气-冰-海环境立...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970
中山大学中大团队《自然》杂志刊文:首次揭示决定胰腺癌细胞命运的关键调控因子 (通讯员冯贤哲、郭俊逵)胰腺癌素有“癌王”之称,胰腺导管腺癌是其中最常见、也最致命的一种。一经确诊,患者一年生存率仅约25%,五年生存率更是不足5%,临床治疗手段极其有限。 究竟是什么在背后驱动并维持...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280
中山大学董俊超教授团队发现组蛋白甲基转移酶组分的分子机制 (通讯员张玉琦)近日,中山医学院董俊超教授团队的研究揭示了组蛋白甲基转移酶组分CFP1通过调控H3K4me3修饰(并在部分基因位点协调H3K27me3修饰),在生发中心B细胞反应的各个阶段(包括增殖...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430
中山大学向孟清团队揭示Foxn3在视网膜细胞纤毛发生的关键调控作用 (通讯员田甜)近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向孟清团队揭示了Foxn3是视网膜纤毛发生关键的抑制转录因子,视网膜特异性敲除Foxn3会导致非感光细胞中纤毛基因的异位表达及纤毛发生异常,进而引发视觉功能障碍...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700
中山大学段晶晶课题组揭示单细胞水平新机制 中山大学新闻网(通讯员 张玉琦)近日,神经科学中心颜光美、段晶晶课题组首次在体内单细胞水平上揭示了GABAARs与NMDAR之间存在特异性功能耦合,为理解兴奋–抑制平衡提供了全新视角,相关成果发表于...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450
中山大学信文君徐婷团队在卒中后肺炎的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通讯员张玉琦)日前,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信文君教授和徐婷副教授团队联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冯霞教授和暨南大学张吉凤副教授团队经过研究发现,脑卒中后,迷走神经关键调控脑区—下丘脑室旁核(PVN)神经元凋...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410
中山大学吕万革张弩团队绘制图谱解析风险SNP驱动的促肿瘤机制 (康峻鸣)附属第一医院吕万革教授团队联合张弩教授团队系统性绘制胶质瘤功能性增强子互作图谱,解析风险SNP驱动的促肿瘤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Cell Biology》(自然-细胞生物学...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910
上海交大陈国瑞团队发表PRL:菱方多层石墨烯莫尔超晶格中多种关联电子物态的竞争与涌现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陈国瑞课题组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题为“Switchable Chern Insulators and Competing Quantu...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010
上海交大陈黎明团队发表PNAS:国际首个台式化超热中子共振谱学应用装置研制成功 中子共振谱分析(NRSA)是一种高度先进且具有特异性的无损检测技术,它能以独特方式与材料中的原子核发生相互作用,从而获取元素组成、同位素比例等关键信息。该技术通常需要短脉冲超热中子源,以实现高分辨率谱...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890
上海交大叶芳伟课题组首次观察到光的“二维网络和分叉”奇观 背景:光的分支流 当水流过不平整的河床时,会自然分叉成多条支流,形成树枝状的结构。类似的现象也发生在光、电子等波的传播过程中——当它们穿过一个略有起伏的“不平整”环境时,也会自动汇聚成一道道明亮的“光...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3920
华中科技大学公卫学院袁瑜团队发表中国中老年人体重、腰围变化和两者联合变化与新发心力衰竭关联研究成果 近日,公卫学院袁瑜团队在国际期刊《恶病质、肌少症与肌肉杂志》(Journal ofCachexia,Sarcopeniaand Muscle,IF5y=10.5)发表题为“中国中老年人心力衰竭发病时体...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6630
上海交大陈铭易课题组在精密传感接口芯片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陈铭易副教授课题组在精密传感接口芯片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适用于脑机接口、水声信号检测等各类精密传感接口的片上伪电阻精密自动校准技术,成功解决了一...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220
中国农业大学信电学院陈瑛副教授在人工智能多模态讽刺检测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陈瑛副教授在人工智能领域权威期刊Pattern Recognition上围绕多模态讽刺检测发表论文 Sarcasm detection enhanced by multi-mo...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180
科学家绘制根系微生物“定居地图” 植物生长与土壤中的微生物密不可分,健康的植物根系决定农作物的产量与抗性。微生物附着在植物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但植物根系与微生物处如何互动、协作,长期以来较难直接观测,成为科学家努力破解...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720
科学家开发植物体内快速定向进化技术 高效培育高产抗逆作物新品种,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策略。定向进化技术能在短时间内为目的基因赋予改进或全新的生物学功能,有望成为突破作物育种遗传资源瓶颈的有效途径。然而,当前尚无直接在植物体内实现定向进化...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240
上海交大李玉阳教授团队综述氨燃料在燃气轮机中的应用 近日,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李玉阳教授团队在国际燃烧学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上发表综述论文“Ammonia Combustion for...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9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