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周荣家教授课题组揭示炎症信号削弱剪接体功能和认知能力的新机制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文章导读
炎症如何悄悄偷走你的记忆?武汉大学周荣家教授团队最新研究首次揭示,炎症信号通过FGF2-hnRNPA1-ATG16L1通路扰乱剪接体功能,导致自噬异常,最终引发认知能力下降。研究团队通过急性肾损伤和COVID-19炎症小鼠模型证实,FGFR抑制剂可部分恢复自噬功能并改善认知。这一突破性发现不仅阐明了炎症与认知障碍的分子机制,更为临床干预提供了全新靶点和思路,对老年认知障碍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通讯员笙柯)近日,细胞生物学领域国际期刊Autophagy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周荣家与程汉华课题组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炎症信号通过FGF2-hnRNPA1-ATG16L1信号轴削弱剪接体功能并导致认知能力下降的分子机制。

论文题目为“Inflammatory signaling attenuates spliceosome function and cognitive ability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林岚和硕士生黄晓雅为共同第一作者,周荣家、程汉华以及武汉大学高致病性与生物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陈宇、周立为共同通讯作者。

认知障碍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II型糖尿病、心力衰竭、癌症及炎症性疾病等。同时受遗传、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影响,属于复杂多因素疾病。认知障碍患病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加大,年龄在60岁以上人群发生中度认知障碍的比例在16%~20%,且后期进展为痴呆症的风险也显著增加。临床上炎症与认知障碍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但炎症反应与认知障碍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及其病理学意义仍未明确。

武汉大学周荣家教授课题组揭示炎症信号削弱剪接体功能和认知能力的新机制

图1.炎症信号减弱剪接体功能与认知能力

研究团队采用急性肾损伤(AKI)和COVID-19炎症两种小鼠炎症模型,发现炎症反应通过诱导FGF2激活,促使剪接因子hnRNPA1从细胞核向细胞质转位,并通过自噬途径降解。核内hnRNPA1水平减少导致自噬关键基因ATG16L1前体mRNA发生外显子跳跃异常剪接,下调自噬关键蛋白ATG16L1α亚型表达,从而抑制自噬功能。这一系列变化削弱了脑内海马区APP剪切后寡聚体的清除能力,最终引发寡聚体病理性积累和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一步证实,使用FGFR抑制剂erdafitinib可部分恢复自噬功能并改善认知能力。在fgf2基因敲除小鼠中,即使处于AKI炎症状态下,仍能保持hnRNPA1的核内定位,维持正常的ATG16L1剪接和自噬功能,且未出现明显认知受损。该研究阐明了炎症信号通过FGF2-hnRNPA1-ATG16L1信号轴影响细胞稳态,导致剪接体功能受损,进而导致认知障碍的分子机制,为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图1)。同时,也为预防认知受损提出了新的观点。

论文链接:https://www.tandfonline.com/eprint/A2RNH5GKFIXE5ZXHQZZM/full?target=10.1080/15548627.2025.2562882

(供图:生命科学学院 编辑:相茹)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