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化树突状细胞递药系统调控肠道免疫应答治疗炎症性疾病 肠道免疫稳态对宿主预防多种疾病至关重要。肠道免疫稳态被破坏可能导致严重的炎症性疾病,如炎症性肠病(IBD)等。虽然IBD致病机制复杂,但肠道炎症是其重要的病理特征,抑制炎症反应是治疗IBD的重要手段...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30
研究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了题为Onset of extensive human fire use 50,000 y ago的论文。研究基于海洋沉积...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90
上海交大李子兴组揭示RAF12-HAI2-SnRK2.4信号模块在植物感知渗透胁迫及早期信号转导中的调控机制 干旱和土壤高盐引起的渗透胁迫阻碍植物根从土壤吸收水分,是造成农作物减产的主要环境因素。生理生化研究显示SnRK2家族蛋白激酶在调控植物渗透胁迫应答中发挥关键作用,渗透胁迫迅速激活SnRK2蛋白激酶。然...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10
湖南大学化工院何勇民教授团队实现非晶态材料体系的蚯蚓状单层极限生长 非晶体系因其长程无序的原子结构、高浓度的非饱和配位环境等特点,展现出区别于晶态材料体系的独特性质。我校化学院何勇民教授团队前期发现当非晶材料薄至单原子层时,其催化电解水制氢性能尤为卓越(Nat. Ca...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90
研究构建动目标智能追踪新范式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胡伟达和苗金水团队以及青年研究员王芳等,在动目标智能感知与光电计算融合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受自然界生物感知系统启发,该团队围绕红外光电存储与神经形态感知构建新型异质结器...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380
上海交大曹骎课题组与合作者揭示人胰腺中糖蛋白GP2纤维结构及其消化道蛋白酶环境适应机制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曹骎课题组与新华医院张飞团队合作,在《PLOS Biology》发表了题为“Structure of human glycoprotein 2 reveals mec...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60
厦门大学 杨立朝、金鑫教授团队在先天免疫反应诱导缺血性脑卒中病理损伤中取得新进展 缺血性卒中(急性脑梗)是全球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脑内炎症反应是加剧卒中神经损伤的关键因素。尽管近年来免疫治疗成为研究热点,但小胶质细胞(脑内常驻免疫细胞)与外周浸润的单核/巨噬细胞如何协同调控炎...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150
100 PW级超强超快激光脉冲压缩技术研究获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科研人员在100 PW级超强超快激光脉冲压缩技术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研究依托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SULF)10 PW激光系统验证了全口径光栅压缩器的可行性...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290
西安交大药学院科研团队在《自然-合成》上发表模块化合成制药工业关键中间体-手性β-芳基乙胺的重要进展 手性β-芳基乙胺骨架是内源性神经递质、生物活性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的经典药效团,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目前,多个基于该骨架的药物分子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例如芬诺多泮(治疗严重高血...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260
厦门大学 吴亚林教授团队揭示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新疗法 近日,眼科研究所吴亚林教授团队在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干性AMD)治疗研究领域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Long-term senolytic therapy with Dasatinib and...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50
南京大学南京大学黎建团队Science发文:微晶电子衍射加速新型纳米沸石分子筛材料创制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黎建特聘研究员团队通过微晶电子衍射技术(MicroED)进行快速晶体结构解析,加速沸石分子筛材料合成优化过程,成功创制了两例以NJU命名的超大孔硅铝酸盐沸石分子筛NJU120-1和... 科研动态 4周前0250
电解水制氢催化剂研究取得进展 氢能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无碳排放等特性,被认为是化石燃料的可持续替代品。由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驱动电解水制氢,被学界视为具有前景且可持续制备清洁氢燃料的方法。电化学水分解包含阳极析氧反应(OER)与...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90
厦门大学科学的力量 从城市废料到“绿色宝藏”:矿产资源回收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你知道一座矿山每年产生的废弃尾矿有多少吗?你知道城市建筑的工程渣土也能变废为宝吗?厦门大学许清池副教授课题组通过走访多地矿山与建筑工地,运用朴素的物理筛分原理,革新矿产资源回收技术,不仅助力“无废城市...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310
多倍体植物二倍化的复杂式样获揭示 多倍化或全基因组加倍在植物中普遍且反复发生,是驱动物种形成、适应性进化以及作物起源和驯化改良的重要机制。许多被视为“二倍体”的植物基因组,实际上经历了多轮多倍化及随后的二倍化过程。初生的多倍体物种通常...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30
“天关”卫星发现新型暂现X射线天体并揭示与超新星的神秘关联 近日,中国科学院主导的国际合作空间科学卫星“天关”(EP)取得重要突破,成功捕捉到编号为EP240414a的一个转瞬即逝的宇宙X射线信号,为揭示恒星死亡过程提供了全新视角。 EP240414a源自约4...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20
科研人员首次在日冕亮点中发现振荡磁重联现象 日冕亮点广泛分布于太阳日冕层细小辐射增强区域,其典型直径小于30角秒,并由多个微型冕环构成,寿命通常为数小时。尽管日冕亮点体积微小,但这些结构是太阳磁能释放的重要场所。因此,其被学界视为太阳表面的“微...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70
东南大学张久洋课题组在电子油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通讯员 田博)近日,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无锡校区张久洋教授课题组在金属-无机电子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于6月19日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30
东南大学梁高林团队在《美国化学会志》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通讯员 梁高林)6月24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在线发表了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数字医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梁高林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标...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40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何绍贞、张欢团队解析甘薯根腐病关键病原菌染色体水平基因组与致病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甘薯生物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何绍贞、张欢团队联合北京市植保站,在Plant Communication 发表研究短文 A chromosome-level genome ...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50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苏阳团队合作开发分离性能可切换的石墨烯智能分离膜 智能膜与主动分离技术是膜研究的新兴领域,能够在外界刺激下实现分离性能的可逆调控。近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苏阳、山东理工大学赵金平、大连理工大学张宁等合作发现,将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纳米片混合组装为...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50
高地喜讯 | “天河”图计算再获两项世界第一 近日,国际超级计算机Graph500排行榜公布,由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研制并部署于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和长沙中心的国产主机系统再次荣获Graph500大数据图计算能效(GreenGraph500 B...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290
科学家破译运动抗衰的分子密码 运动作为生命活动的生物学基础,是公认高效且低成本的健康促进与抗衰干预策略。然而,其深层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核心科学问题包括不同运动模式对机体健康增益效应的差异、长期运动如何系统性重塑多器官稳态、其相...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30
真实废塑料混合物的分离与转化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徐舒涛联合北京大学研究员王蒙、教授马丁团队,在真实废塑料混合物的分离与转化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塑料垃圾堆积危机威胁着野生动物和生态系统。将塑料废物转化为有价值的...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30
蚜虫抵御哺乳动物的“热力警报”策略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虫功能基因研究与利用创新团队阐明了蚜虫通过瞬时受体电位锚蛋白1(TRPA1)通道感知哺乳动物呼出的热气流、从而实现高效逃逸行为的分子机制,为理解昆虫对环境温度的适应...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10
西安交大研究团队在锂-二氧化碳电池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化石能源的持续消耗引发大气CO2浓度急剧攀升,进而加剧了温室效应、海洋酸化等连锁生态危机。为构建碳中和导向的清洁能源体系,亟需发展兼具碳固定与储能双重功能的前沿技术。锂-二氧化碳(Li-CO2)电池凭...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200
新方法可绿色高效制备食品特征风味酯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料品质化学与加工利用创新团队构建了一种高活性固定化酶催化剂,实现了食品特征风味酯的绿色高效制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农业与食品化学(Journal of Agr...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350
研究发现细胞感知甲硫氨酸代谢并抑制细胞死亡的传感器 细胞如何感知营养物质以维持稳态,是代谢领域核心问题之一。此前,已有多种营养传感器被鉴定出,这些传感器在检测到营养物质丰度变化时,会触发信号级联反应,进而精细调控细胞生命活动以维持代谢稳态。但目前,研究...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310
森环森保所揭示了华北落叶松渐进式死亡序列及土壤水分阈值 图:华北落叶松树木各反应随0-60cm土壤相对含水量变化的综合图 气候变暖导致干旱事件不断增加,已经给干旱缺水区的人工林带来了各种负面影响,包括树木生长减缓、树冠枯稍,甚至大面积的树木死亡,这对森林生...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180
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刘明贤、甘礼华团队设计NH4+/H+共存储的高密度羰基/亚胺共轭纳米纤维用于锌-有机电池,研究成果发表于《材料视野》 NH4+/H+因其水合粒径小、质量轻、反应动力学快等优点,被视为新型水系锌-有机电池的理想电荷载体,但需设计与之匹配的正极材料以充分释放其潜力。羰基/亚胺基小分子以其优越的氧化还原活性和阳离子配位敏感...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