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王锐、王伯根课题组利用人工规范场实现空间局域的自旋子及其禁闭 近日,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王锐副教授、王伯根教授课题组在关联自旋系统动力学研究方向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提出人工规范场调控磁性系统激发态的新理论,并通过数值方法实现了由磁振子分数化所产生的空间局域的自旋子...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310
研究创建乾坤网络精确求解多电子薛定谔方程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教授商红慧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金龙团队,将人工智能领域的Transformer架构与量子物理的基本方程相结合,发展了求解多电子薛定谔方程的乾坤网络QiankunNet。 薛定谔...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520
动态动力学不对称醛-炔烃还原偶联反应研究获进展 复杂分子的精确合成,对生物医药、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发展高选择性合成策略,能够提升化学反应效率、简化复杂分子合成,是有机化学的研究前沿。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施世良团队,发展了N...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150
磁流变力学超材料实现高密度可重编程机械存储与视觉读取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龚兴龙和邓华夏团队,在力学超材料设计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目前,机械信息处理方式难以实现高密度、可重编程和直观可视的信息处理功能,制约机械信息系统在极端环境下的应用潜力。因此...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2940
哈工大张永兵教授团队在多维单分子动态成像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刘培香 沙浩 向碧霞/文 沙浩/图)近日,深圳校区信息学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张永兵教授与深圳湾实验室系统与物理生物学研究所侯尚国研究员合作,在三维目标锁定单分子光谱动态成像显微技术(3D-Spec...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130
厦门大学多媒体可信感知与高效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十八篇论文被NeurIPS 2025录用 The Thirty-Ninth Annual Conference o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神经信息处理系统大会,简称NeurIPS 20...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940
研究揭示人逆转座子LINE-1靶向整合基因组重要机制 人类基因组中存在大量具有“跳跃”能力的逆转座子序列。在胚胎发育早期、免疫及神经系统等特定阶段和环境下,它们会被激活并发挥重要生理功能。在病毒感染、肿瘤发生及机体衰老等状态下,它们通常会持续异常活化...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090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何宏辉、何永红团队合作提出新型偏振光学测量技术 近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何宏辉、何永红团队与牛津大学合作,在偏振光学研究领域实现突破。团队创新性地利用光学斯格明子结构光场,开发出一套针对复杂偏振像差的高精度表征与校正方案,为生物医学成像与文物...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860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谭春燕课题组合作在细胞器与组织双光子成像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年来,光激活荧光探针(Photoactivatable Fluorophores, PAFs)因具备在活细胞成像中实现时空精确控制的优势,已成为研究细胞器动态、蛋白质运输及信号转导过程的重要工具。然...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910
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龙笛获得2025年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水文科学中期职业奖 近日,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AGU)正式公布2025年度荣誉名单,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龙笛获得水文科学中期职业奖(Polubarinova-Koc...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560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何新建实验室发现植物中介导组蛋白H3K4me3去甲基化的复合体 真核生物染色质中,组蛋白末端的共价翻译后修饰(如乙酰化、甲基化、泛素化等)对调控基因转录、DNA复制等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组蛋白乙酰化与组蛋白H3K4me3修饰常与基因活跃转录相关,而H3K27...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520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师生获得建筑智能开放BIM奖励计划2025年学生研究类大奖 近日,2025建筑智能(buildingSMART)秋季峰会在德国柏林举行。会上,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建筑信息模型(BIM)课题组研究开发的BIMNet数据集:基于openBIM的扫描生成BIM数据集和...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803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38)植保学院分子靶标发现与绿色农药创制团队在伯酰胺烷基化及其在活性分子合成领域的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植保学院分子靶标发现与绿色农药创制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Pd(II)–NHC (NHC = N-Heterocyclic Carbene)-Catalyze...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860
研究揭示空间导航过程中情景依赖的海马-内嗅皮层协同表征机制 目前,学界对大脑如何根据环境来判断方位尚不明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等重点探索了人类大脑中,海马和内嗅皮层在认路过程中的协同工作机制。 研究团队结合人类颅内脑电技术与情景依赖的空间导航范式,探讨了海马...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2790
中国科大创建乾坤网络精确求解多电子薛定谔方程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准智能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商红慧特任教授,杨金龙院士团队将人工智能领域的Transformer架构与量子物理的基本方程相结合,发展了一种求解多电子薛定谔方程的乾坤网络(Qiank...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230
东南大学丁士明团队在Nature发表重要通讯文章 (通讯员 丁士明)近日,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丁士明教授作为通讯作者,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李洁博士、刘树文研究员以及东北大学宋浩教授合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发表了题为“Microbe ...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2780
南京大学吴俊华/江春平团队揭示溶瘤病毒始于术中的原位延续性激活抗肿瘤免疫用于控制肿瘤术后复发 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对于有机会接受手术的患者来说,切除肿瘤病灶通常是首选治疗方法。但是术后复发是肿瘤切除治疗后需要解决的最大挑战之一。伤口愈合过程及相关的炎症也会导致肿瘤术后复发。目前...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150
单周期飞秒激光产生与表征研究取得进展 单周期飞秒光源被视为产生孤立阿秒光脉冲的“理想”驱动源,但其产生与表征难度高于少周期飞秒激光,是超快激光领域的难题。目前,仅有少数研究组报道过单周期飞秒光源的相关成果,但其综合指标与下一代高通量阿秒光...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590
上海交大刘权兴团队发表PNAS:发现全球干旱生态系统中的“无序超均匀”斑图,为生态系统临界点预警提供新范式 自1999年以来,不同空间尺度的有序自组织斑图一直被视为生态系统退化的早期预警信号,也被认为是生态系统在环境压力下逃避崩溃的关键自适应行为(图1)。在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加剧的背景下,从半干旱地区的...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750
电子科技大学海水“变”生物塑料!我国科学家联合破解海水捕碳难题 10月7日,科技日报/中国科技网、中国新闻网、科学网、川观新闻、四川观察、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深圳特区报等主流媒体聚焦电子科技大学夏川教授团队与中科院高翔副研究员团队联合攻关的成果“人工海洋碳循环...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6340
南京大学南京大学恒星形成团组首次从观测上揭示七星系统形成机制 夜静星河出,耿耿辰与参。在璀璨的星河里,悬挂夜空的星星们并不孤单。浩瀚宇宙里,如《三体》所描绘的由三颗恒星组成的系统并非特例,拥有更多成员的恒星系统亦是司空见惯。观测表明,在我们银河系内超过半数的恒星...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010
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颜露新团队首创生成范式的神经形态视觉运动感知技术 近日,我校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多谱信息智能处理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颜露新教授团队在生成范式神经形态视觉运动感知方面的工作“Injecting Frame-Event Complementary Fus...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6100
树蕨基因组多样性破译“活化石”植物亿万年演化之谜 桫椤科树蕨是蕨类植物中典型的古老孑遗类群,因古老的起源和独特的树形而备受关注。自侏罗纪以来,其宏观形态就高度保守,被誉为恐龙时代“活化石”。尽管形态演化缓慢,该类群却表现出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较强的环...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400
科研人员发布新型代谢产物鉴定工具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合作,发布代谢产物鉴定工具DMetFinder。 药物及先导化合物在体内外的代谢过程往往十分复杂。传统解析依赖人工经验,耗时费力,还可能遗...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3640
新研究发现调控神经轴突退化机制 神经轴突损伤后,远离胞体的一侧发生渐进性串珠化、碎片化改变,进而崩解并被清除,这一病理过程被称为沃勒变性。NMNAT2是维持轴突完整性的关键蛋白,在神经损伤后快速耗竭而致沃勒变性发生,但在神经元中调控...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06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36)生命学院沈锡辉团队张磊教授揭示群体感应信号AI-2介导的人类肠道微生物种间通讯网络 近日,生命学院沈锡辉教授团队张磊教授在《The ISME Journal》发表了题为“Autoinducer-2-mediated communication network within human...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380
研究解析家犬独特的新发突变图景和突变速率规律 新发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原料之一。针对新发突变的研究,对深入理解生物进化历程和遗传疾病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研究主要聚焦于人类和少数模式物种中,其他物种的突变机制仍处于未知状态,缺乏物种间的比较...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800
植物分生组织水分感知和干细胞活性调控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杨卫兵研究组,揭示了植物茎尖分生组织通过表皮特异性ATML1-PIP2;5模块感知和响应环境湿度变化,进而调控干细胞活性的分子机制。该工作阐明了水分稳态在植物器...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