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徐海峰副教授在MIS Quarterly发表论文 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信息、技术与创新系副教授徐海峰以通讯作者身份与合作者Yi Ding、Moksh Matta、Ram Gopal于2025年3月在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领域顶级期刊MIS Quarte...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610
上海交大徐振礼团队PRL发文:新型神经网络框架突破长程相互作用机器学习的困境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徐振礼教授团队在机器学习力场领域取得重要成果,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了题为“Machine-learning interatomic po...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2430
上海交大王平课题组Angew发文:pH与波长协同调控的吡啶甲基策略助力半胱氨酸精准保护与蛋白质合成 半胱氨酸(Cys)凭借其独特的巯基,在调控蛋白质结构、功能及活性中扮演关键角色。在自然化学连接(NCL)和蛋白质工程等合成生物学领域,实现Cys残基的精确保护和可控释放至关重要。传统光保护基(如硝基苄...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2730
前沿院何刚教授科研团队在含锑紫精团簇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紫精衍生物因其独特的氧化还原活性和优异的光电响应特性,在能源催化领域展现出重要的研究价值。作为典型的有机电子受体,紫精衍生物在光催化、电致变色及储能材料等多个方向均表现出显著优势。然而,其在电催化析氢...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530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网安)学院商烁教授团队在数据库顶会ICDE发表论文 近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时空大数据与智能团队撰写的三篇论文被数据库顶会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Engineering(ICDE...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200
电子科技大学饶云江教授团队在微腔光学频率梳及其光纤传感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微腔光学频率梳作为新一代精密计量光源,面向光纤传感应用的需要,在具有大带宽、高相干、多通道的突出性能优势的同时,也存在光电子混合集成难、高效率稳定难和大容量并行感知系统接入难的关键技术问题。近日,我校...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040
电子科技大学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西南地区2025学术年会成功举办 10月24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西南地区2025学术年会在贵州遵义召开。本次会议由电子科技大学主办,贵州大学、遵义师范学院联合承办,以“数智引擎启教育,红色沃土育新机”为主题,聚焦...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580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张存金教团队授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发表论文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程复杂且缺乏根治手段。T细胞的异常活化和炎症反应被认为是MS发病的核心机制,但是T细胞如何被初始活化,仍然很不清楚,多发性硬化中枢急性期的神经炎症...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710
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传感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提出物理AI感控的增强电磁和数字双驱动智感引擎系统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高斌教授“传感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团队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发表题为《P...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870
电子科技大学英才学院本科生在多个研究领域国际会议发表5项研究成果 在近期举行的多个国际高水平学术会议上,电子科技大学英才实验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的本科生表现卓越,分别在人工智能、毫米波、遥感科学、脑科学与医学影像等领域发表了5项创新研究成果,并在IJCAI、IRMM...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130
南京大学现代生物研究院韩瑞琦等揭示活细胞中环挤出的动态过程及黏连蛋白的相互作用 黏连蛋白 (Cohesin) 是染色体三维结构复合物的核心蛋白之一,它通过“环挤出” (loop extrusion)机制,将DNA折叠成拓扑关联结构域 (Topologically Associat...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180
南京大学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心律失常器械研发基地落户南京大学 2025年10月19日,“南京大学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研发分中心暨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心律失常器械研发基地”启动大会和国产心律失常器械研发战略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召开。南京大学副校长陆...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56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49)水保全重室王仕稳研究员团队发现调控作物光适应性的新途径 近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整治全国重点实验室王仕稳研究员团队发现调控作物光适应性的新途径,相关研究以“Rice MGD1-Mediated Improvement of Photosynthesis an...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74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48)生命学院韦革宏教授团队在黄芪土传病害防治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韦革宏教授团队在《Microbiome》上发表了题为“Silica nanoparticles suppress fungal pathogenic allies to alleviate As...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79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47)羊遗传改良与生物育种团队在基于糖基化酶的编辑器安全性评估及绵羊中高效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动物科技学院羊遗传改良与生物育种团队在基于糖基化酶的碱基编辑器安全性评估及绵羊生物育种应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Efficient glycosylase-mediated base...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48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46)资源环境学院李明教授团队在汉江上游水生态系统健康与环境过程领域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 资源环境学院李明教授团队于2020年起开展汉江上游水生态系统健康与环境过程领域的研究工作。团队在汉江干支流布设河流采样点近100个,并同步采集河流及周边不同土地利用土壤样品与污水样品,监测基本水质指标...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330
拓扑铁电材料的超快动力学研究获进展 近年来,强场太赫兹技术为揭示新奇物理现象、调控材料物性和开发超快功能器件开辟了新路径。精准捕捉这些瞬态过程,亟需兼具强场驱动与高信噪比探测性能的定制化实验平台。 近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200
科研人员在理想一维外尔相中观测到巨大的能斯特平台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依托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所属水冷磁体WM5,利用强磁场,在弱拓扑绝缘体中构建出理想一维外尔半金属相,并观测到该相特有热...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170
生物合成海洋活性肽发掘研究获进展 活性肽因高活性、易吸收及良好的安全性,在健康产业中具有应用前景。其中,海洋生物的抗氧化肽可改善人类机体氧化损伤,成为功能性食品与生物医药研发热点。然而,传统提取海洋生物中活性肽的方法,面临资源依赖性强...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2960
研究开发出增强纤维素与半纤维素降解能力的整合生物糖化工程菌株 热纤梭菌具有的纤维小体多酶复合体,是目前自然界中已知最高效的纤维素降解体系。热纤梭菌的纤维素降解酶系中缺少外泌的β-葡萄糖苷酶(BGL),导致纤维二糖对纤维小体反馈抑制。同时,热纤梭菌半纤维素酶系也较...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480
陆生蜗牛壳体高分辨率碳氧同位素研究取得进展 陆生蜗牛广泛分布于全球各类陆地环境,其碳酸盐壳体在考古和地质记录中可稳定保存数万年至百万年,为重建地球系统的短期至长期变化提供了独特而宝贵的材料。壳体的氧同位素(δ18O)与碳同位素(δ13C)的组成...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270
研究提出菌株塑料降解能力快速评估策略 微生物降解技术几乎不产生二次污染,在治理塑料污染方面具有前景。然而,自然界细菌种类繁多,多种塑料的生物降解过程及机理不明确,实验测定的基体效应较大,导致快速识别并定量评估具备特定塑料高效降解能力的菌株...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2960
研究揭示寄生植物亲缘回避机制 在自然界,植物间存在多种方式的相互作用,包括互利和寄生。列当科寄生植物松蒿依赖寄主根部分泌的吸器诱导因子(HIFs),如醌类DMBQ和酚类阿魏酸、丁香酸,触发吸器形成,实现侵染寄主植物窃取养分。这些寄...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230
抑制催化材料非晶化实现大电流解水制氢与生物质高值转化耦合 甘油氧化作为生物质平台分子增值的重要途径,其氧化产物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化妆品和纺织等行业。传统的热催化甘油氧化污染大、能耗高,而电催化甘油氧化技术以水为氧化剂、以绿色电能为能量输入,为甘油氧化绿色...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270
双原子电催化剂理性设计与构筑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章福祥、肖建平团队,在双原子电催化剂(DACs)理性设计与构筑方面取得进展。团队基于具有优异导电性和水稳定性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cMOF),通过对铜-镍双原子活...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540
嫦娥样品分析揭示月球正背面太阳风长期辐照不对称性 地球磁层对月球近侧与远侧的太阳风通量具有调制效应,导致两侧太阳风通量呈不对称分布。这种长期存在的不对称性或进一步影响月表的空间风化过程。 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联合澳门科技...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680
研究揭示寒武纪大爆发的“起搏器” 寒武纪大爆发使几乎所有现生动物门类快速在地球出现,是地球生命演化史上关键的里程碑事件之一。已有古生物和地球化学证据表明,动物在寒武纪早期爆发过程中,呈现出“脉冲式”演化模式,并伴随海水无机碳和硫酸盐硫...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380
聚乙烯回收转化制乙烯、丙烯研究获进展 面对全球废弃塑料污染难题,发展化学回收技术,将其高效转化为有价值的乙烯和丙烯单体,是构建塑料循环经济体系、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路径。在众多种类的废弃塑料中,聚乙烯(PE)因C-C键难以活化,导致高...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