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回收转化制乙烯、丙烯研究获进展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文章导读
破解“白色污染”迎来重大突破!中科院团队攻克聚乙烯回收的世界级难题,提出全新“动力学解耦”策略。该技术无需昂贵贵金属,不额外消耗氢气,竟能将废弃塑料高效转化为乙烯、丙烯,收率惊人地达到79%!这项登顶国际顶刊的研究,不仅从分子层面揭秘了反应机制,更为实现塑料的无限循环利用描绘了崭新可能。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面对全球废弃塑料污染难题,发展化学回收技术,将其高效转化为有价值的乙烯和丙烯单体,是构建塑料循环经济体系、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路径。在众多种类的废弃塑料中,聚乙烯(PE)因C-C键难以活化,导致高效、高选择性转化为低碳烯烃单体难度很大。

近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韩布兴团队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团队合作,在二氧化碳、生物质、废弃塑料、有机垃圾催化转化利用方面取得进展。

研究团队提出“动力学解耦再耦合”策略,在无需贵金属、无需外加氢气的条件下,将聚乙烯高效转化为乙烯和丙烯,收率高达79%,优于目前文献报道值,发展了聚乙烯循环利用的新路径。

团队通过构建两段动力学模型,设计了两段串联反应系统。反应第一段采用层状自支撑分子筛LSP-Z100,在260℃下将PE裂解为碳氢化合物中间体;反应第二段使用磷修饰的HZSM-5分子筛催化剂,在540℃下通过二聚裂解反应,将中间体选择性转化为乙烯和丙烯。通过精确调控两段反应动力学,抑制了副反应发生,提升了目标产物选择性。团队进一步结合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与中子粉末衍射等先进表征技术,观测到C8中间体,从分子层面揭示了反应机制。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化学工程》(Nature Chemical Engineering)上。

聚乙烯回收转化制乙烯、丙烯研究获进展

动力学解耦再耦合”新策略将聚乙烯高效、高选择性地转化为乙烯和丙烯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