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催化材料非晶化实现大电流解水制氢与生物质高值转化耦合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文章导读
在追求绿色能源的道路上,你是否想过,生物质废料也能变身工业宝藏,同时为制氢降本增效?传统电解水制氢面临析氧副反应干扰,导致目标产物效率低下。但中科院金属所最新研究颠覆困境:仅需添加微量铜离子,即可抑制催化剂非晶化,让甘油氧化与制氢实现完美耦合。这项突破使甲酸产率在工业级电流下跃升至99.3%,稳定运行超百小时,为大电流电解技术与生物质高值转化开辟全新路径。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甘油氧化作为生物质平台分子增值的重要途径,其氧化产物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化妆品和纺织等行业。传统的热催化甘油氧化污染大、能耗高,而电催化甘油氧化技术以水为氧化剂、以绿色电能为能量输入,为甘油氧化绿色升级提供了新路径。

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性能优异、成本较低,成为电催化甘油氧化反应中常用的催化材料。但是,在面向氢能产业所需的工业级电流密度下进行电催化甘油氧化时,这类材料表面易发生氧化非晶化,引发析氧副反应,降低目标产物的法拉第效率。这制约了电催化甘油氧化技术在氢能产业中的规模化应用。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团队提出了通过引入Cu2+抑制过渡金属氧化物表面非晶化的新策略Cu-GOR。研究表明,在电解液中添加微量Cu2+,利用Cu2+/Cu+在电催化氧化过程中的可逆氧化还原,可维持催化材料晶体结构的稳定性,抑制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材料的表面非晶化过程。以泡沫镍负载Co3O4催化材料为例,在800 mA cm−2的工业级电流密度下,Cu2+的引入使目标产物甲酸的法拉第效率从62.2%提高至99.3%,性能优于已报道的催化材料。

这一催化材料和反应体系易于放大,6×6 cm2电极材料的甘油氧化产物收率达13.2 g h−1,稳定性超过100小时。同时,该策略可扩展至其他过渡金属氧化物及多种生物质电氧化反应体系,为推进生物质电催化技术在绿色氢能产业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可持续发展》(Nature Sustainability)上。

论文链接

抑制催化材料非晶化实现大电流解水制氢与生物质高值转化耦合

Cu2+抑制催化材料表面非晶化过程示意图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