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洋增暖研究获进展 自20世纪中期以来,地球系统因温室气体累积而吸收的多余热量超过90%被储存在海洋中。其中,南大洋对全球海洋热储的贡献达60%,是全球气候系统变化的“热量阀门”。南大洋增暖的纬向结构仍不清楚。 中国科学... 科研动态 3周前03990
林业所科研团队在揭示根系分泌物与微生物协同促进 杉木木荷混交林磷活化的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图1:根系分泌物与磷循环基因协同调控根际土壤磷有效性的转化过程 图2:PLS-PM解释不同种植模式下根系分泌物与磷基因协同调控根际土壤磷的有效性 11月1日,林业所森林土壤研究团队在国际期刊《Indu... 科研动态 3周前02330
费托合成铁基催化剂相变调控理论研究取得进展 为实现高原子利用率和催化效率,工业催化剂的活性核心组分通常是纳米尺寸。理解催化剂纳米颗粒反应条件下的物相演化行为,对可持续能源技术中催化剂理性设计具有意义。铁基催化剂应用广泛,可用于合成气转化及CO2... 科研动态 3周前02800
杨树大径材人工林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图1:不同水肥处理对杨树人工林2年胸径增长量的影响 图2:不同水肥处理对杨树人工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目前,我国大面积杨树人工林立地条件差、生产力水平低下,难以形成大径级优质工业资源材。此外,粗放的经营... 科研动态 3周前03270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副教授徐佳路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揭示风速对玉米生产的重要作用 11月5日,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副教授徐佳路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Decadal changes in wind speed have offset a... 科研动态 3周前01770
本征低介电-高导热聚合物研究取得进展 高频通信和人工智能推动了微电子器件向高速传输、集成化、小型化方向发展。然而,电子器件性能提升也带来了电子串扰、阻-容延迟及热量积累等问题。因此,亟需实现兼具低介电常数(Dk)、低介电损耗(Df)及高导... 科研动态 3周前02290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乔梁教授团队在EES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近日,物理学院乔梁教授团队联合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UM)Peter Müller-Buschbaum教授、美国先进光源(ALS)Carolin M. Sutter-Fella教授以及德国卡尔斯鲁厄... 科研动态 3周前02120
研究揭示南海北部中全新世关键转折期相对海平面时空变化及机制 中全新世早期的远场相对海平面记录,对揭示自然背景下海平面变化规律、冰盖消融过程,以及地球系统的响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南海北部长期缺乏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海平面数据,制约了学界对该区域海平面变化驱动... 科研动态 3周前03160
科研人员在植物底盘系统中实现小檗碱从头合成 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科研团队利用植物底盘本氏烟草,完整重建小檗碱的生物合成全途径,实现了这一复杂天然产物的从头合成。 小檗碱是具有药理活性的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BIAs),可应用于... 科研动态 3周前04640
研究揭示陆生植物氮同化的碳消耗及其气候响应新机制 植物获取土壤氮和体内氮同化,需要消耗光合吸收的碳。生物化学研究表明,植物同化硝酸根、铵根和溶解有机氮的理论碳消耗平均为5.81g-C/g-N、4.32g-C/g-N、2.16g-C/g-N。 此前,中... 科研动态 3周前02160
金属材料强度全国重点实验室在高性能超弹合金设计方面取得新进展 TiNi基合金因其优异的形状记忆效应和超弹性等特性,在航空航天、机器人、医疗器械和固态制冷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传统TiNi基合金普遍面临“大功能响应”与“高循环稳定性”难以兼顾的挑战,即... 科研动态 3周前04540
东南大学苗霖、张晓倩课题组与合作者在《Advanced Materials》(先进材料)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通讯员 张晓倩)近日,东南大学物理学院苗霖教授、张晓倩副教授课题组与中科大何力新教授课题组合作,在交错磁薄膜的能带调控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了交错磁CrSb薄膜在整个布里渊区... 科研动态 3周前04040
上海交大吴龙飞课题组通过原位磷酸活化与闭环连接实现功能性RNA的高效组装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吴龙飞课题组联合芝加哥大学的Jack W. Szostak课题组,成功揭示了生命起源初期,持续的能量驱动下核酶自组装形成的可能途径和机制。此研究为生命起源的RN... 科研动态 3周前02750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陈新建教授团队在Nature子刊npj Digital Medicine发表研究成果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苏州大学、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和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名为多标签OCT报告生成器(MORG)的深度学习模型,为这一难题带来了创新性解决方案... 科研动态 3周前06490
电子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本科生在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上发表论文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2022级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本科生彭浩峰在材料学领域知名期刊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中科院大类一区,TOP... 科研动态 3周前03690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蔡璐璐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发表研究成果 近日,医学院蔡璐璐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中科院1区,IF=13.0)发表了题为“Berberine suppresses colorectal... 科研动态 3周前04600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陈新建教授团队获得全球首张医用OCT AI三类证 10月27日,医学院陈新建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眼科OCT图像辅助诊断软件MIAS-3000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注册证号:20253212107),成为全球首款获批三类证的医用O... 科研动态 3周前03470
研究实现费托合成反应近零CO2排放与高效烯烃生产 烯烃是合成纤维、橡胶和塑料等化工产品的原料,被誉为“化工基石”。长期以来,工业烯烃主要来源于石油裂解。开发以煤炭、天然气或生物质气化合成气为原料的绿色低碳路径是国际前沿方向。费托合成能直接将合成气转化... 科研动态 3周前04910
研究提出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的构象选择性变构调控模型 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ET)是单胺转运体家族的重要成员,负责再摄取大脑突触间隙的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并与血清素转运体、多巴胺转运体共同维持突触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稳态。同时,NET在调节情绪、注意力及应... 科研动态 3周前03570
重庆大学李正国、成玉林团队在《Nature Plants》发表研究成果 近日,重庆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团队李正国教授、成玉林教授课题组在《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上发表题为“Tomato ripening regulator SlSAD8 distur... 科研动态 3周前0336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55)羊遗传改良与生物育种团队在小型化CRISPR工具开发方面取得新突破 近日,我校羊遗传改良与生物育种创新团队联合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在国际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Noncanonical target-strand cyt... 科研动态 3周前04820
亚林所科研团队在解析主要林木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效应及其对不同土壤的适应性机理方面取得新进展 图1:株高与生物量的GGE-BLUP双标图 图2:家系、环境及其互作效应对测试性状的影响与关键驱动因素 10月30日,亚林所林木遗传育种与培育研究团队在林学期刊《Forestry Research... 科研动态 3周前01950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郭静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研究成果:碱金属聚集配位效应促进二氧化碳分子高效活化和转化 二氧化碳(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其浓度上升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将CO2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或燃料(如CO、甲醇、甲烷、烯烃等)不仅可减排碳,还能实现碳资源循环利用。然而,CO2分子具有线性结构和... 科研动态 3周前01600
麦角硫因高效生物制造研究取得进展 麦角硫因是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衰老活性的稀有氨基酸,在食品、化妆品及医药等领域展现出应用前景。相比于传统从食用真菌中提取方式,微生物发酵法具有绿色、可持续和规模化生产的潜力。然而,发酵生产麦角硫因受限... 科研动态 3周前03900
稀土硼酸盐氟化物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获进展 非线性光学(NLO)材料是现代光子技术的核心,促进了激光变频、超快光开关和量子信息处理等的发展。硼酸盐体系因其优异的结构适应性、宽透明窗口和高激光损伤阈值,在短波长(<280nm)NLO材料领域... 科研动态 3周前02120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郎宁团队发现术前MRI影像可揭示肿瘤侵袭高危区 2025年10月28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郎宁教授团队在Radiology发表题为《基于MRI嵌套生境影像分析的原发性脊柱肿瘤无进展生存期预测》(“MRI-based Habitat Analysis ... 科研动态 3周前02800
亚林所科研团队在山茶油抗氧化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图1:油茶籽油的代谢组学分析 图2:WGCNA 分析挖掘抗氧化相关代谢产物 图3:网络药理学分析抗氧化贡献代谢物对人体系统疾病的影响 11月2日,亚林所质检中心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Food Chemi... 科研动态 3周前02190
研究揭示大豆驯化中遗失的蛋白含量调控位点 野生植物驯化为农作物,这一过程曾较为漫长,而现代育种技术能加速作物改良和野生植物的快速再驯化。 大豆由野生大豆驯化而来,野生大豆的蛋白含量丰富,但在长期驯化过程中,选择目标主要聚焦于株型直立、荚果不易... 科研动态 3周前03190
北京大学地空学院宋晓东团队和心理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朱毅鑫团队取得全球结构全波形反演层析成像突破 近日,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讲席教授宋晓东和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助理教授朱毅鑫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全球地震层析成像及人工智能地球物理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出基于物理感知深度学习... 科研动态 3周前04450
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发布 11月2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等联合研制的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 发布。作为面向育种全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作业系统,“小海”为应对种业挑战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与解决方案。 机... 科研动态 3周前03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