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洋增暖研究获进展

自20世纪中期以来,地球系统因温室气体累积而吸收的多余热量超过90%被储存在海洋中。其中,南大洋对全球海洋热储的贡献达60%,是全球气候系统变化的“热量阀门”。南大洋增暖的纬向结构仍不清楚。 中国科学...
3周前
03990

费托合成铁基催化剂相变调控理论研究取得进展

为实现高原子利用率和催化效率,工业催化剂的活性核心组分通常是纳米尺寸。理解催化剂纳米颗粒反应条件下的物相演化行为,对可持续能源技术中催化剂理性设计具有意义。铁基催化剂应用广泛,可用于合成气转化及CO2...
3周前
02800

本征低介电-高导热聚合物研究取得进展

高频通信和人工智能推动了微电子器件向高速传输、集成化、小型化方向发展。然而,电子器件性能提升也带来了电子串扰、阻-容延迟及热量积累等问题。因此,亟需实现兼具低介电常数(Dk)、低介电损耗(Df)及高导...
3周前
02290

科研人员在植物底盘系统中实现小檗碱从头合成

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科研团队利用植物底盘本氏烟草,完整重建小檗碱的生物合成全途径,实现了这一复杂天然产物的从头合成。 小檗碱是具有药理活性的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BIAs),可应用于...
3周前
04640

研究实现费托合成反应近零CO2排放与高效烯烃生产

烯烃是合成纤维、橡胶和塑料等化工产品的原料,被誉为“化工基石”。长期以来,工业烯烃主要来源于石油裂解。开发以煤炭、天然气或生物质气化合成气为原料的绿色低碳路径是国际前沿方向。费托合成能直接将合成气转化...
3周前
04910

麦角硫因高效生物制造研究取得进展

麦角硫因是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衰老活性的稀有氨基酸,在食品、化妆品及医药等领域展现出应用前景。相比于传统从食用真菌中提取方式,微生物发酵法具有绿色、可持续和规模化生产的潜力。然而,发酵生产麦角硫因受限...
3周前
03900

研究揭示大豆驯化中遗失的蛋白含量调控位点

野生植物驯化为农作物,这一过程曾较为漫长,而现代育种技术能加速作物改良和野生植物的快速再驯化。 大豆由野生大豆驯化而来,野生大豆的蛋白含量丰富,但在长期驯化过程中,选择目标主要聚焦于株型直立、荚果不易...
3周前
03190

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发布

11月2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等联合研制的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 发布。作为面向育种全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作业系统,“小海”为应对种业挑战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与解决方案。 机...
3周前
03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