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大豆驯化中遗失的蛋白含量调控位点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出版检索稳定,快至7天录用
2026年第五届算法、计算和机器学习国际会议(CACML 2026)
2026年第八届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国际会议(CSECS 2026)
文章导读
你是否好奇,为何栽培大豆的蛋白质含量远不如野生大豆?一项最新研究揭开了这一谜题背后的关键遗传密码。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团队发现,在大豆驯化过程中,一个能显著提升蛋白含量的珍贵基因PC08被意外“丢失”。这个基因通过调控脱落酸水平,促进种子中贮藏蛋白的积累。更令人振奋的是,研究人员成功将这一高蛋白等位基因导入栽培大豆,使蛋白含量显著提升,为未来高营养大豆育种开辟了新路径。这项突破性成果已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野生植物驯化为农作物,这一过程曾较为漫长,而现代育种技术能加速作物改良和野生植物的快速再驯化。

大豆由野生大豆驯化而来,野生大豆的蛋白含量丰富,但在长期驯化过程中,选择目标主要聚焦于株型直立、荚果不易开裂、籽粒大小及含油量等性状,导致栽培大豆的蛋白含量较低。因此,挖掘并解析野生大豆所携带的高蛋白关键遗传因子,对现代栽培大豆的蛋白产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侯兴亮团队,鉴定了在野生大豆驯化过程中遗失的高蛋白等位基因。团队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到调控蛋白含量关键基因PC08PC08是脱落酸(ABA)生物合成的限速酶NCED5同源基因。进一步分析发现,其启动子上的短序列插入,导致基因表达水平升高,进而通过调节ABA含量,促进种子贮藏蛋白积累。

群体驯化分析进一步揭示,高蛋白含量单倍型PC08Ins仅存在于野生大豆中,是栽培大豆驯化过程中遗失的关键等位基因。回交改良结果表明,将高蛋白位点PC08Ins导入栽培大豆黑农35后,其种子蛋白含量提高,展现出育种应用前景。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支持。

研究揭示大豆驯化中遗失的蛋白含量调控位点

大豆驯化中遗失的PC08等位基因提高种子蛋白含量

© 版权声明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多学科征稿、征稿主题广 | 免费主题匹配
2026年第五届算法、计算和机器学习国际会议(CACML 2026)
2026年第八届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国际会议(CSECS 2026)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三届机器学习与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CONF-MLA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立即查看超全会议列表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