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林所科研团队在解析主要林木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效应及其对不同土壤的适应性机理方面取得新进展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出版检索稳定,快至7天录用
2026年第五届算法、计算和机器学习国际会议(CACML 2026)
2026年第八届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国际会议(CSECS 2026)
文章导读
为什么同样的杉木,在不同土壤中生长差异巨大?基因与环境究竟如何“博弈”?亚林所最新研究揭示:25个高世代杉木家系在4种土壤下的生长表现,竟由基因型与环境互作(G×E)主导,根系功能性状成为表型可塑性的关键驱动力。研究首次阐明地上—地下生长策略如何随土壤条件转变,并锁定日照、降雨、养分等核心环境因子。这项发表于《Forestry Research》的成果,不仅破解了林木适应性背后的调控机制,更为精准选育稳产高产良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亚林所科研团队在解析主要林木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效应及其对不同土壤的适应性机理方面取得新进展

图1:株高与生物量的GGE-BLUP双标图

亚林所科研团队在解析主要林木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效应及其对不同土壤的适应性机理方面取得新进展

图2:家系、环境及其互作效应对测试性状的影响与关键驱动因素

10月30日,亚林所林木遗传育种与培育研究团队在林学期刊《Forestry Research》(IF=5.0)发表了题为“Growth Strategies and Phenotypic Plasticity of Improved Chinese Fir Families across Soil Types(高世代杉木家系在不同土壤类型下的表型可塑性与生长策略)”的研究论文,利用选育的25个杉木3代家系苗栽植到4种不同类型的土壤中,解析了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效应(G×E)对其生长、生物量和根系功能性状的贡献,阐明了表型可塑性的关键驱动因素。

复杂多样的环境往往限制了林木品种的生长潜力,这也是推广造林过程中面临的重要挑战。如何提高林木表型可塑性,最大限度地发挥遗传潜力,以及了解它们对土壤条件的反应至关重要,具体情况则取决于林木的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或其相互作用的影响。

林木遗传育种与培育研究团队围绕杉木、马尾松、柏木等南方主要山地造林树种,近年来从生长、抽梢、生物量、养分利用等方面阐明了不同基因型间的遗传选择潜力,其受家系遗传效应、环境效应以及G×E效应共同影响。其中,G×E效应与环境(土壤类型、肥力)效应往往主导了苗期或幼林期的生长、多次抽梢行为和根系性状表现,表现出高度可塑性,且呈现明显的秩次效应。土壤资源条件驱动根系策略转变,发现不同土壤类型下杉木的地上—地下生长状态显著受根系功能性状的影响,主要与根系性状组合间采用了不同的策略有关,可塑性明显导致地上—地下生长策略倾向于不同的选择方向,也影响着植株生长快慢的生长节律发生变化。此外,研究发现试验点间的日照时间、降雨量、土壤养分含量也是影响植株生长的关键环境因子。基于此,选育出多个稳产高产的林木优良品系。这些研究结果预示着,为保障林木品种的遗传增益优势,更应该注重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及其关键因素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主要造林树种在多种类型土壤中的生长过程,为林木品种的推广造林提供了重要参考。

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22YFD2200200)和浙江省十四五林木新品种选育课题(2021C02070-8)资助。该研究工作部分相关成果还发表在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2025)、林业科学(2025)、Europe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2023)、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2021)。

© 版权声明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多学科征稿、征稿主题广 | 免费主题匹配
2026年第五届算法、计算和机器学习国际会议(CACML 2026)
2026年第八届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国际会议(CSECS 2026)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三届机器学习与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CONF-MLA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立即查看超全会议列表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