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溶剂预处理体系实现甘薯藤蔓高值利用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生物基材料绿色加工创新团队构建了一种氯化钠催化γ-戊内酯与水共溶剂体系,实现了木质纤维素组分的绿色高效分离及γ-戊内酯的循环利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碳水化合物聚合... 科研动态 3周前0170
研究在提高超高峰值功率激光装置输出能量阈值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刘军研究团队与俄罗斯科学院科研人员合作,在提高超高峰值功率激光器输出能量阈值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超强超短脉冲激光的出现极大促进了强场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强场激光... 科研动态 3周前0210
科研人员利用LAMOST望远镜发现两颗新的共生星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靓团队联合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罗阿理等,利用LAMOST第十次数据发布的海量光谱数据和多种测光数据,发现了两颗新的共生星以及12颗仅吸积共生星候选体。这一成果... 科研动态 3周前0160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胡敏团队在《自然·通讯》发文揭示非协调的人为源减排促进中国特大城市中大气新粒子增长过程 近十年来,我国大气颗粒物污染治理成效显著,但仍面临浓度下降趋缓、二次污染贡献加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颗粒物污染深入治理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是厘清大气中新粒子生成过程驱动的二次颗粒物生成机制,明确人为... 科研动态 3周前0190
快速磁重联数值模拟研究获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林隽团队通过二维(2D)与二维半(2.5D)磁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深入研究了快速膨胀等离子体驱动下的磁重联过程,揭示了其精细结构和物理机制。 研究人员重点考察了通量堆积型... 科研动态 3周前0190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赵清课题组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物理研究所、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赵清教授课题组与合作者开发了一种多功能衬底羟基化方法,为后续自组装单分子层的锚定提供了致密且稳定的键合位点,从而构建了高效... 科研动态 3周前0230
我国学者在纳米多特异性抗体研究中取得进展 图 纳米多特异性抗体设计策略。(a)基于融合蛋白复合型“纳米适配子”构筑纳米多特异性抗体;(b)纳米多特异性抗体的抗肿瘤机制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2130301、32430059、320... 科研动态 2周前0110
我国学者在碳减排与固废资源循环方面取得进展 图 气-渣协同循环技术的碳减排潜力及企业点源排放数据集与碳减排效益示例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U21A20321、72025401)资助下,山西大学程芳琴教授、狄子琛副教授与清华大学鲁玺教授... 科研动态 3周前0280
高性能热电器件研究获进展 热电技术可利用人体与环境或环境与环境之间的微小温差发电,具有体积小、无噪音、可靠性高等优点,在柔性电子和物联网自供电领域具有应用前景。但是,柔性电子和物联网通常在室内无风环境工作,且其内部高度集成和空... 科研动态 3周前0180
北京大学材料学院夏定国团队在《自然∙材料》发文,报道四面体配位下无定形Li-V-O-F正极中的低压“氧-氧二聚”型氧化还原机制 基于八面体配位的晶体正极材料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正极材料种类。其中,具备阴离子氧化还原的正极材料,例如富锂锰基正极、富锂岩盐相材料等,具备>250mAh/g的比能量,成为了下一代正极材料的有力候... 科研动态 3周前0340
我国学者在双极膜制备氘代酸碱方面取得进展 图 双极膜电渗析制备氘代酸碱性能示意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438012, 22261132518, 22393913, 22303090)等资助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徐铜文和李震宇团队在... 科研动态 2周前0210
落叶松异常球果揭示裸子植物生长停滞的可塑性 图1:异常球果的形态特征 图2:拟南芥和落叶松的发育循环 图3:植物生命周期运转模式 已有研究表明,移除被子植物拟南芥的果实可以解除花序分生组织的生长停滞状态,使其恢复活动,继续营养生长。“去果复生... 科研动态 4天前030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挖掘与利用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崖州湾国家实验室研究员凌宏清团队,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康振生和韩德俊领衔的研究团队,在全球尺度上构建了小麦条锈病“综合抗源”核心资源库,解析了普通小麦条锈病抗性遗... 科研动态 3周前0260
我国学者在精准抗菌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图 TseVs效应蛋白的种属特异性抗菌机制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32270061和32100019)资助下,南方科技大学傅暘教授研究团队在VI型分泌系统(T6SS)抗菌效应蛋白(以下简称... 科研动态 2周前0190
核糖体RNA加工的时空分布与核仁高级结构的协同调控机制获揭示 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陈玲玲团队解析了构成核糖体大小亚基的rRNA前体(pre-rRNA)在核仁中的动态成熟过程,发现了核糖体小亚基(SSU)pre-rRNA的加工效率直接调控... 科研动态 3周前0230
我国学者在活体内细胞间相互作用解析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图 CINTER-seq方法揭示细胞互作依赖的细胞景观与基因表达特征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32350030,32450763,21977048等)资助下,南京大学李劼教授团队在活体内细胞间... 科研动态 3周前0300
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胡杨荣获2025年度中国计算机学会集成电路青年科学家奖 7月19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中国计算机学会容错计算专委和集成电路设计专委共同承办的中国计算机学会容错专委40周年暨第二十一届全国容错计算学术会议(CCF CFTC 2025)在杭州召开... 科研动态 3周前0350
山东大学齐鲁二院关节外科/运动医学科团队关节镜技术连发国际权威期刊 近日,山东大学齐鲁第二医院关节外科/运动医学科刘文广、殷庆丰团队在关节镜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其多项原创性研究成果连续在国际权威期刊Arthroscopy Techniques上发表,引起了广泛关注... 科研动态 3周前0270
山东大学靳斌教授团队与马仙珏教授团队合作发现脂肪分泌因子跨器官调控远端肿瘤发生的新机制 近日,山东大学齐鲁第二医院靳斌教授团队与西湖大学马仙珏教授团队在欧洲分子生物学学会(EMBO)的旗舰期刊The EMBO Journal(中科院1区TOP期刊,5年平均IF:10.6)在线发表了最新研... 科研动态 3周前0310
清华大学化学系团队合作开发出理想的极紫外(EUV)光刻胶材料 近日,清华大学化学系许华平教授团队在极紫外(EUV)光刻材料上取得重要进展,开发出一种基于聚碲氧烷(Polytelluoxane, PTeO)的新型光刻胶,为先进半导体制造中的关键材料提供了新的设计策... 科研动态 3周前0300
山东大学陈峰教授团队提出并实现“测量诱导光子拓扑绝缘体”的新机制 近日,物理学院陈峰教授团队在光学系统中的拓扑相调控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首次提出并在在集成光子平台上实验验证了一种全新的拓扑绝缘体生成机制——通过量子测量反作用(measurement backacti... 科研动态 3周前0310
山东大学张宇教授团队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检测技术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山东大学海洋研究院/集成电路学院微纳传感芯片与系统团队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技术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Concurrent Detection of Amyloid‑β Biomar... 科研动态 3周前0160
山东大学陆影副编审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以链博会为契机 持续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 7月22日,山东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山东大学人文社科期刊社副编审陆影在《光明日报》评论版发表文章《以链博会为契机 持续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 文章指出,近日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 科研动态 3周前0250
东南大学王著元课题组在《纳米》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通讯员 王著元)近日,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光子学中心王著元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可穿戴双模态贴片,通过结合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微针阵列与柔性电子技术,实现了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院... 科研动态 2周前0100
厦门大学 周伟教授团队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在激光精密制造 领域取得突破进展 近日,我校萨本栋微米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周伟教授团队与香港理工大学超精密加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Chi Fai Cheung(张志辉)教授、王春锦助理教授合作,在透明聚合物材料高精度三维微结构激光加工技... 科研动态 2周前0190
拓扑表面态能带弯曲对自旋流的各向异性吸收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在铁磁/非磁(FM/NM)异质结中,纳秒尺度的自旋泵浦效应和飞秒尺度的自旋超扩散过程是实现铁磁层向非磁层注入自旋流的两种主要机制,为开发超快、低能耗自旋逻辑器件提供了理论基础。拓扑绝缘体(TI)凭借... 科研动态 3周前0120
武汉大学王春江/董秀琴在Cu/Ru接力催化合成手性非天然α-氨基酸取得新进展 (通讯员化苑)近日,《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刊发了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王春江/董秀琴团队关于双金属Cu/Ru接力催化合成手性δ羟基α-氨基酸衍生物的最新研究论文,题... 科研动态 3周前0290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团队开发新型膜分馏原油可降低90%能耗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团队开发出一种可以根据分子大小过滤原油成分的膜,该研究可能大幅降低原油分馏所需能量。这一成果于5月22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发表。该技术有望重塑价值数千亿美元的石油精炼行业... 科研动态 1周前0160
研究揭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序列和功能在物种间的差异进化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勋团队联合日本京都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科研人员,通过开发基于进化的转座子注释新方法,并结合系统发育分析、大规模平行报告系统及多组学等技术,在单碱基水平上揭示了内... 科研动态 3周前0260
Cell Biomaterials:DNA水凝胶调控雌性生殖干细胞命运取得重要进展 近期,上海交通大学樊春海院士团队联合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吴际教授团队,利用一种可编程调控硬度的DNA水凝胶作为人工细胞外基质,实现了对雌性生殖干细胞“静息-激活”状态的可控转换,并且证明了... 科研动态 3周前0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