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构建出氮化碳负载铜原子簇催化剂 在催化科学领域,单原子催化剂因独特的催化潜力而备受关注。但是,单原子催化剂的本征质量活性受限,制约其实际应用。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与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作,基于少原子团簇催化剂精准可控... 科研动态 6天前050
调控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核突触蛋白病理传播致病性新机理被发现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揭示了α‑突触核蛋白病理传播过程中的新关键因素——“柔性衣壳”。这一成果为探讨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传播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科研动态 6天前050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陈卫华团队合作开发单细胞水平遗传算法揭示宿主遗传-菌群-细胞类型内在关联性 4月7日,生命学院陈卫华团队联合温州医科大学苏建忠团队在Nature Microbiology在线发表题为Integrating microbial GWAS and single cell tran... 科研动态 3周前0130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付永硕教授课题组在《自然·气候变化》和《通讯·地球与环境》发表三篇论文揭示植被生长动态变化的主导驱动机制 植被物候是陆地生产力的重要决定因素,已有研究表明气候变暖显著延长了植被生长季碳吸收时间、改变了碳吸收速率,进而调控了近几十年北半球植被总初级生产力。然而,其中碳吸收时间和速率变化的相对贡献及潜在调控机... 科研动态 3周前0140
武汉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智能时代提升全民数字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开题 (通讯员周璟)4月12日,由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司莉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智能时代提升全民数字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开题论证会举行。 首都图书馆原馆长倪晓建担任专家论证组组长。论证组专家还包... 科研动态 2周前070
研究在伽马暴能谱中发现兆电子伏特发射线观测证据 近期,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研人员在伽马暴兆电子伏特(MeV)谱线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研究利用费米卫星伽马射线暴监测器(Fermi-GBM)观测数据,在伽马暴GRB 221023A的能谱中发现了一条... 科研动态 6天前050
纳米森林传感器应用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黄成军和毛海央团队在纳米森林传感器及其应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呼吸是支持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过程。呼吸频率和深度是反映运动强度的关键指标,呼吸模式与心肺功能相关。呼吸检测可以... 科研动态 6天前050
科研人员精准设计多样化菌落斑图 生物斑图是生命体通过自组织形成的时空有序结构。生物斑图展现出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并在生物发育、生态适应和疾病进展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尽管生物斑图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其形成机制仍是未解之谜。 中国科学院深圳... 科研动态 6天前050
北京大学地空学院法文哲课题组在月壤时空演化建模方向取得重要进展 几乎整个月球表面都覆盖着一层由岩石碎屑、粉末、角砾、撞击熔融玻璃等组成的结构松散的风化层,称为月壤。月壤主要由陨石小天体撞击的机械破碎作用形成,并受到太阳风和宇宙射线长期照射、昼夜大幅温差所引起的热胀... 科研动态 3周前0140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法文哲课题组揭示嫦娥六号月球样品源区与演化历史 2024年6月2日,我国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月球背面南极-艾肯盆地(South Pole-Aitken basin;SPA),采集并返回了1935.3g月球样品,成为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样品返回... 科研动态 3周前0160
北京大学朴世龙院士团队揭示2024年全球植被绿度创历史新高 全球植被绿度变化,关系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对全球气候治理意义重大。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频发,人类活动加剧,深刻影响植被生长。《自然综述:地球与环境》(Nature Reviews Earth &... 科研动态 3周前0110
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学者首次揭示质子三维自旋结构 近日,由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学者组成的横向核子层析合作组,在质子自旋结构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团队通过量子色动力学(QCD)横动量依赖因子化理论框架,结合次领头阶... 科研动态 3周前0140
山东大学丁荣贵教授荣获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全球杰出教授称号 4月11日晚,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全球研究奖颁奖典礼在迪拜举行,期间揭晓了IPMA全球杰出教授(IPMA Global Distinguished Professor)称号获得者名单。山东大学... 科研动态 3周前0180
中国科大实现基于金刚石量子传感的并行加速电子顺磁共振谱学探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旋磁共振实验室石发展、孔飞等人开发了基于金刚石量子传感的并行加速电子顺磁共振(ElectronParamagneticResonance, EPR)谱学方法,实现了自由基光化学反应动... 科研动态 5天前030
中国科大实现量子椭圆偏振成像 我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椭圆偏振成像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史保森教授、周志远副教授课题组将高品质偏振纠缠光源与经典偏振成像技术相结合,在弱光场下实现了对周期性分布各向异性材料双折射特性的观测,并且... 科研动态 5天前060
北京大学工学院徐克团队发现上覆盐水驱动冻土融化新机制 北京大学工学院能源与资源工程系徐克课题组以冻土融化为模型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固-液相变理论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论文近日发表在《科学》杂志子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DOI:1... 科研动态 3周前0140
山东大学威海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李佳硕教授团队发表基于高分辨率退役地图揭示中国退役光伏组件的经济资源环境效益的研究成果 近日,山东大学威海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蓝绿发展研究院团队联合马里兰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南京图德科技有限公司等研究团队在中国退役光伏组件的经济资源环境效益评估方面取得研究... 科研动态 3周前0110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耿子涵团队合作提出增强现实显示新范式 近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助理教授耿子涵团队联合香港城市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等单位,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三维可变焦超构元件,可实现增强现实显示中焦点位置的精确动态调控。该成果为解决增强现实显... 科研动态 2周前0110
3D打印塑料进入“零废料”时代?浙大新技术登《科学》 铸造模具、医疗器械、艺术创作……3D打印技术凭借其可快速定制化的优势,在工业制造、生物医疗、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在3D打印逐渐成为主流制造技术的同时,可以预见其将产生越来越多... 科研动态 6天前060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存储实验室团队获得2025年ASPLOS/EuroSys大模型推理优化竞赛冠军 3月30日至4月3日,第30届面向编程语言和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支持国际会议(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chitectural Support for Pro... 科研动态 3周前0200
山东大学Molecular Cell!孙金鹏/杨帆/阿拉坦高勒/于晓/夏明团队揭示人源G蛋白偶联受体质子感知及偏好性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 4月10日,山东大学孙金鹏教授团队、内蒙古大学阿拉坦高勒教授团队,山东大学于晓教授团队联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夏明教授团队,在Molecular Cell在线发表题为“Structural basis a... 科研动态 3周前0120
山东大学山大二院叶兰教授团队研究生陈佳琪获2025年度AGA-Moti L. & Kamla Rustgi国际旅行奖 4月2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消化系统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原创性研究成果获2025年度美国胃肠病学会(American Gastroenterological Association, AGA)颁发的Mot... 科研动态 3周前070
山东大学历史学院马新教授论文《论中国古代乡村治理之得失》被《新华文摘》主体转载并列入封面要目 近日,历史学院教授马新的研究论文《论中国古代乡村治理之得失》被《新华文摘》2025年第7期主体转载,并列入封面要目。 《论中国古代乡村治理之得失》原发于《理论学刊》2025年第1期。文章立足中国式话语... 科研动态 3周前070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LHCb、ATLAS、CMS团队共享2025年基础物理学突破奖 当地时间4月5日,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基金会在美国洛杉矶宣布了2025年科学突破奖获奖者名单。包括清华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LHCb、ATLAS、CMS团队成员在内,来自7... 科研动态 3周前0200
研究揭示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CysLT2R被内源性配体LTD4激活的结构基础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尹万超团队联合临港实验室蒋轶团队、北京协和医院张抒扬团队,揭示了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CysLT2R与内源性配体LTD4的特异性结合模式,并在分子层面阐述了受体激活机制,为... 科研动态 6天前060
高温镁电池电解质研究获进展 高温电池是特种电池的重要分支。镁金属具备优异的化学稳定性、高熔点和不易生长枝晶等优势,因而镁金属电池被认为是开发耐高温特种电源的理想选择。由于高温条件下电解质的稳定性和界面反应面临较多挑战,因此设计耐... 科研动态 6天前070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易莉课题组利用Shank3突变犬模型揭示孤独症面孔加工异常机制 识别和处理面部信息是人际交往的关键,对社交互动的质量有着深远影响。孤独症个体在面孔加工上的特异性已被广泛认为是其社会认知障碍的典型表现之一,这种特异性会影响他们对社交信息的处理,从而影响社交表现和症状... 科研动态 3周前0100
厦大沈渊教授团队揭示深海溶解有机碳库并非沉寂 近日,我校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沈渊教授与合作者以“Special delivery of proteinaceous matter to deep-sea microbes... 科研动态 2周前070
研究破解柑橘黄龙病重要科学难题 柑橘黄龙病被称为“柑橘界的癌症”。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叶健团队等解析柑橘抗黄龙病核心分子机制,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筛选出可有效防控该病害的小肽。这一研究破解了困扰国际农业界缺乏柑橘黄龙病抗性基因的科学... 科研动态 6天前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