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严欢课题组揭示HKU25相关MERS簇冠状病毒的受体使用 (通讯员笙柯)近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高致病性病毒与生物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泰康生命医学中心教授严欢课题组在Nature Microbiology(《自然·微生物学》)发表了题为“HKU25 cl... 科研动态 1周前32170
有机电化学离子提取研究获进展 低锂品位卤水具有高钠、高钾、高镁等特点,导致传统吸附材料在提锂应用中存在容量低、选择性差、速率慢等问题。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研究团队创新性地提出电活性有机分子离子吸附材料在盐湖卤水资源提取中的应用... 科研动态 2周前03550
中国科大团队设计制备新型甲烷选择性氧化制甲醇催化剂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文志教授团队围绕“催化位点协同作用”的核心设计思路,通过精确调控双原子催化剂活性位点的组成、结构和电子性质,构建了具有协同功能的双原子催化位点,开发了活性位点直接参与甲烷活化和... 科研动态 2周前03280
超快光场调控拍赫兹光电流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团队,在利用超快光场调控二维材料器件中的拍赫兹(PHz)光电流方面取得理论突破,揭示了多体相互作用在驱动拍赫兹光电流产生过程中的关键性影响。 随着摩尔定律逐渐... 科研动态 2周前04050
研究揭示己酸合成中石墨烯的双重角色 有机废水的生物处理是实现污染物去除和资源回收的可持续途径。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通过厌氧发酵转化为中链脂肪酸(MCFAs),尤其是高价值的己酸(C6),是一条极具前景的资源化路径。然而,当前工业规模的MCF... 科研动态 2周前03510
科研人员研发出基于离心微流控芯片的多种食源性病原体即时检测系统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开发出磁控调节阀(MRV)技术,重构了基于离心微流控芯片的即时检测POCT系统,实现了对多种食源性病原体的灵敏、快速、自动化检测。 食源性病原体污染是重要威胁。传统... 科研动态 2周前02240
研究揭示核纤层蛋白塑造三维基因组空间秩序机制 核纤层是紧贴内核膜内侧的蛋白网状结构,主要由核纤层蛋白(lamins)及其结合蛋白构成。人类的lamins在发育、衰老及疾病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分为由LMNA基因编码的A型和分别由LMNB1和LMNB... 科研动态 2周前04270
三维有机无机杂化半导体激子特性研究取得进展 激子是半导体中最基本的准粒子之一,是发展高效率光电器件和量子技术的核心。在传统三维半导体中,激子束缚能通常较弱,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室温激子器件及量子科技应用中的发展。β-ZnTe(en)0.5是一种长程... 科研动态 2周前03720
研究发现火星弓激波整体大幅振荡的原因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利用我国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环绕器的磁场、等离子体观测数据,并结合美国“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MAVEN)探测器的观测数据,在火星弓激波对太阳风响应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科研动态 2周前04970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在高寒生态系统碳动态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高寒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脆弱且关键的陆地类型,蕴藏着巨大的土壤有机碳库,成为全球碳循环与气候反馈的重要一环。青藏高原被誉为研究气候变化对土壤碳库影响的“天然实验室”,尤其在海拔4000至5000米的极高... 科研动态 2周前03160
林业所在温带灌丛土壤微生物群落生活史策略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图1:灌丛群落土壤微生物生活史策略对降雨梯度响应的概念图 图2:基于SparCC构建的微生物共现网络。 (a) 细菌共现网络,(b) 真菌共现网络,(c) 细菌-真菌互作网络。N:节点数,E:边数,N... 科研动态 1周前12660
清华大学药学院蒯锐课题组研发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固体自乳化纳米疫苗 多肽疫苗因具备安全性好、稳定性高、易于合成等优势,在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治疗中极具应用潜力。然而,皮下或肌肉注射后,多肽疫苗的快速清除特性限制了其激活抗肿瘤T细胞应答和抑制肿瘤生长的能力。基于乳剂(如Mo... 科研动态 2周前04230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以数智技术引领教学创新 在教育部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中,由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以下简称民大新传)团队设计与实施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民族地区县级融媒体综合实务训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入选其中,那... 科研动态 3周前03610
中央民族大学《Engineering》| 机器学习:王昊团队联合游雪甫、杨信怡团队构建AI模型解析二氢杨梅素抗肺纤维化机制 10月28日,中国工程院主办的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领军期刊《Engineering》在线发表了中央民族大学药学院王昊教授团队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游雪甫、杨信怡研究员合作的最新研究... 科研动态 3周前03540
上海交大刘家旺团队实现钯催化1, 5-烯炔不对称5-exo-dig环化/羰基化反应合成构型超稳定的轴手性苯乙烯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刘家旺团队在构型超稳定轴手性苯乙烯合成上取得重要进展,报道了钯催化1,5-烯炔的不对称环化/羰基化反应,成功制备出一系列构型超稳定的轴手性苯乙烯,为新型手性配体... 科研动态 2周前04570
研究揭示全球变暖下三大洋协同驱动西北太平洋反气旋增强 西北太平洋反气旋(WNPAC),是调控东亚夏季风强度与极端气候事件的核心环流系统,其强度和位置变化受热带太平洋、大西洋与印度洋海温变化的协同影响,直接影响中国东部汛期降水、旱涝格局与高温事件。此前研究... 科研动态 2周前02090
上海交大叶天南团队利用C2缺陷实现氮气水平吸附活化与高效合成氨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叶天南团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Precise Vacancy Fitting of Horizontal Dinitrogen for Ammonia S... 科研动态 2周前03070
科研人员实现基于光纤阵列的中性原子量子计算新架构 中性原子量子计算路线,凭借可扩展性、高保真度门操控、长相干时间以及可重构连接,成为量子计算硬件的优势路线之一。与经典计算相似,寻址能力决定可编程性。因此,高质量的寻址操控,是运行各种量子算法、推动量子... 科研动态 2周前02530
研究实现二维半导体晶圆的直接键合 二维半导体被视为未来集成电路的关键沟道材料。然而,具有可控层数和转角的高质量、晶圆级二维半导体堆叠结构的制备却颇具挑战性。 近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张广宇研究团队等,开发... 科研动态 2周前03290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网安)学院商烁教授团队在人工智能顶会AAAI发表论文 近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时空大数据与智能团队撰写的三篇论文被人工智能顶会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 科研动态 2周前02630
“万种鱼类基因组计划”首期成果覆盖世界真骨鱼类目级分类单元 鱼类是地球上数量最多、形态最丰富的脊椎动物类群,约占现生脊椎动物物种总数的一半。它们广泛分布于从深海到高原湖泊的各类水域,有着较强的生态适应能力和演化多样性。但不同类群间的基因组数据不均衡,缺乏覆盖全... 科研动态 2周前03940
电子科技大学第三届环喜马拉雅地区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举行 11月7日至10日,由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康巴卫视、特里布文大学及喜马拉雅电视台共同主办的第三届环喜马拉雅地区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在尼泊尔加德满都举行。 论坛以“周边数字传播与区域公共治理”为主题,汇聚来... 科研动态 2周前03390
中国科大“智能科学家”助力全脂肪族手性碳中心精准构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傅尧教授团队、江俊教授团队联合浙江大学洪鑫教授团队,依托“智能科学家”自主实验室,在全脂肪族手性碳中心的精准构建方面取得突破。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高效和高选择性的钴催化体系,实现了脂肪族... 科研动态 2周前02500
同济教授受聘担任国际期刊Probabilistic Engineering Mechanics共同主编 11月起,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陈建兵教授受聘与现任主编Pol D.Spanos教授共同担任国际期刊Probabilistic Engineering Mechanics共同主编。Probabilist... 科研动态 3周前03000
德国工程院院士、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Alois Knoll一行来访 11月5日,德国工程院院士、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Alois Knoll,德国工程院院士、慕尼黑智能城市研究会主席Michael Dowling及雷根斯堡大学教授Roland Helm一行访问同济大学。校... 科研动态 3周前02900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科研团队在多相态低黏表面分子结构设计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我校机械工程学院先进表面制造课题组张磊副教授、孙吉宁教授以及生物工程学院施振强副教授在多相态低黏表面分子结构设计领域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基于儿茶酚共轭柔性大分子构建类液体通用闪固涂层”(C... 科研动态 3周前02560
西安交大二附院皮肤病院刘亚乐/夏育民教授团队 揭示TWEAK调控寻常型天疱疮炎症反应关键机制 寻常型天疱疮(PV)是一种可危及生命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其核心病理特征为抗桥粒芯蛋白(Dsg)自身抗体(PV-IgG)触发的免疫炎症级联反应,最终导致皮肤和黏膜广泛水疱形成。尽管PV-IgG被认... 科研动态 2周前04090
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科研团队在生物材料与3D打印交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近日,我校生物工程学院王华楠教授团队联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在生物材料与3D打印交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相关研究成果以纯无机自修复胶体水凝胶的研发为核心,在国际顶级期刊《美国化学学会-纳米》(AC... 科研动态 3周前04550
西安交大航天学院蔡小兵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机械类顶刊《增材制造》 当传统草方格固沙还在依赖人工铺设、异地取材、耗时耗力时,一项融合低空经济与先进制造技术的创新方案出现。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蔡小兵教授团队提出的无人机激光固沙技术,通过北斗导航精准定位,让无人机携带... 科研动态 2周前0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