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物构所稀土纳米光学诊疗材料研究获进展 细菌生物膜具有感染能力,几乎可以侵袭人体任何器官,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尤其是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细菌生物膜引发的严重慢性和持续性感染可能导致致命后果。当前,治疗生物膜感染常依赖于强化抗生素,但... 科研动态 2周前0430
上海光机所等在时空涡旋串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空天激光技术与系统部,联合复旦大学、海南大学等,在时空涡旋串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Spatiotemporal vortex s... 科研动态 2周前0470
沸石分子筛催化剂活性位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在沸石分子筛活性位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研究发现,水能诱导超稳Y(USY)分子筛中“NMR-Invisible”铝物种形成协同活性位,提高催化剂对二乙醚制乙烯... 科研动态 2周前0360
东南大学虞文武团队在《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东南大学数学学院虞文武教授团队在《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发表三篇研究成果,分别涉及多智能体系统安全控制、分布式强化学习和一致性优化。博士生闵笑提... 科研动态 2周前0350
南开大学研发新型光阳极材料,可提高光电化学水分解效率 10月7日,南开大学研发出新型光阳极材料,可提高光电化学水分解效率,为塑料废物的再利用提供新途径。研究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 科研动态 2周前0380
南开大学实现二维RP钙钛矿太阳电池效率创20.82%的新纪录 3月22日,南开大学研究团队通过供体—受体结构设计有机半导体间隔物,使得二维(2D) 拉德尔斯登—波普尔(Ruddlesden-Popper, RP)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超过了20%。该成果发表在《德... 科研动态 2周前0480
武汉大学【学术前沿动态】2025年中国内地学者CNS发文报道(一) 美国Cell(《细胞》)、英国Nature(《自然》)及美国Science(《科学》)是国际公认的享有最高学术声誉的三大科技期刊,发表于这三大期刊的论文简称CNS论文。 2025年1至2月,中国内地学... 科研动态 2周前057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大气环境远距离双波长背向空气激光技术研究”项目启动 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袁欣雯)2月28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大气环境远距离双波长背向空气激光技术研究”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召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材... 科研动态 2周前01050
研究揭示细菌复杂鞭毛马达结构的新组分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高贝乐团队联合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Jun Liu团队,揭示了细菌复杂鞭毛马达结构的新组分,丰富了关于定子-转子相互作用复杂性的认知。近期,相关研究成果以Tetrameric Pi... 科研动态 2周前0360
美国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钙钛矿材料化学成分 2024年12月6日,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研究团队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钙钛矿材料化学成分,准确率可达85%。研究成果发表在《化学》(Chem)上。 由于铅卤化物钙钛矿具有高度可调的光学特性,使得金属... 科研动态 2周前0290
上海交大郁昱团队三篇论文入选国际密码学顶刊与顶会 近期,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郁昱教授团队在密码学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其中1项研究成果被国际密码学会会刊《Journal of Cryptology》录用,另外2项研究成果被密码学三大顶级会议... 科研动态 2周前0490
中山大学曾木圣团队发现EB病毒感染细胞的“通用钥匙”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科研团队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一项研究成果,发现一种蛋白质分子是EB病毒感染细胞的“通用钥匙”,有望为新型EB病毒疫苗研发提供高效靶点。 EB病毒是一种常见的人类疱疹病毒... 科研动态 2周前0470
清华大学发布新型光谱卷积神经网络芯片架构,实现无相干自然光的片上边缘计算 1月2日,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宣布发布一款基于光学卷积层(OCL)与可重构电子后端结合的新型光谱卷积神经网络(SCNN)芯片,实现了对无相干自然光的片上边缘计算。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该突破为在传... 科研动态 2周前0350
中韩开发纳米纤维素电极粘结剂助力锂硫电池研发 4月7日,据Wiley网站消息,清华大学、韩国延世大学和韩国江原大学的研究团队合作开发出一种基于TEMPO(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氧化的纤维素纳米纤维(TOCN)硫正极粘结剂,提高... 科研动态 2周前0390
美国科研人员开发蛋白质对称性预测模型,每小时处理8万个蛋白质 近日,美国微软、华盛顿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的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蛋白质对称性预测模型。该模型基于ESM2微调,仅需单条蛋白质序列输入,每小时可处理约80000个蛋白质,准确率远超现有方法,尤其在预测复杂对... 科研动态 2周前0240
西安交大采取新策略提升锂硫电池性能 2月21日,西安交通大学研究团队采用电化学原位掺杂与自组装策略,制备镍单原子锚定的石墨烯膜,可显著提升锂硫电池性能。该成果发表在《德国化学会国际版》(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 科研动态 2周前0630
Meta联合研究团队提出新型模型Symbolic Transformer,攻克李雅普诺夫函数谜题 10月17日,Meta与巴黎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联合提出一种名为Symbolic Transformer的新模型,成功解决了困扰数学界132年的李雅普诺夫函数问题,对于判断动力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科研动态 2周前0210
山西师范大学研究出一种室温储氢海绵 10月13日,山西师范大学研究人员通过钛(Ti)修饰掺杂硼(B)的联苯,制备了至今为止第一个二维室温储氢材料,同时像海绵吸水一样吸收释放氢气。该研究成果《国际氢能杂志》(International J... 科研动态 2周前0580
森环森保所研究揭示中国典型植被类型凋落物 汞浓度及汞通量分布特征 汞是一种全球性污染物,能够通过远距离的大气迁移传播到世界各地。20世纪50年代日本发生的水俣病事件让人们意识到了汞污染的严重性。森林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植被所富集的汞会以凋落物的形式输... 科研动态 2周前0340
水基化单分子纳米农药实现有害生物绿色防控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多功能纳米材料及农业应用创新团队,成功构建了绿色水基化单分子纳米农药递送系统。该系统破解了难溶性农药在水相中极小尺寸分散与递送难题,创制的单分子纳米农药实... 科研动态 2周前0120
破译野猪百万年西迁的基因密码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农业基因编辑技术创新团队深入解析了中亚野猪种群在跨越欧亚大陆百万年的迁徙历程中适应环境的独特遗传密码,为理解大型哺乳动物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相关研究成果... 科研动态 2周前0100
青春力量碰撞智慧火花 摹绘农产品加工发展新蓝图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主办,西部中心、加工所、油料所共同承办的第十六期青年创新学术交流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以“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邀请领域内青年科学家,与院青创成员共同交流研讨农... 科研动态 2周前090
水稻自噬组分通过非自噬途径调控免疫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原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发现水稻自噬的两个核心蛋白通过相反调控小G蛋白活性介导稻瘟病抗性,揭示自噬蛋白通过非经典自噬途径调控免疫的新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 科研动态 2周前0170
微塑料对土壤胞外酶活性的影响规律获揭示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团队与国内高校合作,系统分析了土壤胞外酶活性对生物和非生物降解微塑料的响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科研动态 2周前060
秒测!AI视觉技术让油菜籽品质检测像扫码一样简单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料品质化学与加工利用创新团队利用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构建了油菜籽高质量图像数据库与模型库,实现了油菜籽品质在线实时秒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食品化学(Food C... 科研动态 2周前0170
清华系初创企业无问芯穹发布全球首个端侧全模态理解开源AI模型 12月16日,无问芯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开源其“端模型+端软件+端IP”端上智能一体化解决方案中的小模型,即全球首个端侧全模态理解开源模型Megrez-3B-Omni,并同步开源了纯语言版本模型Me... 科研动态 2周前045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十届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年会暨第四届校长论坛在哈萨克斯坦举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十届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年会暨第四届校长论坛于近日在哈萨克斯坦举行。会议围绕农业教育与科技创新展开深入交流,相关高校与机构代表共同探讨合作与发展路径。活动旨在推动丝绸之路沿线... 科研动态 2周前0330
水稻抗病性受病毒和微生物影响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毒病害监测与防控创新团队研究发现,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参与调控寄主根际细菌群落的动态变化,进而影响水稻抗病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微生物组(Microbiome... 科研动态 2周前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