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学院本科生在国际天文学顶级期刊Astronomy & Astrophysic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2022级本科生刘泽栋在国际天文学三大顶级期刊之一的Astronomy & Astrophysics(A&A,中国科学院一区TOP期刊)发表题为 ... 科研动态 1周前03480
电子科技大学我校蒋昌松博士学位论文入选2025年中国密码学会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 近日,2025年中国密码学会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遴选结果公布,我校蒋昌松博士的博士学位论文《新型网络环境下数据安全关键技术研究》成功入选,这也是我校首篇入选中国密码学会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的论文。 ... 科研动态 1周前02650
电子科技大学实现高效发“绿电”!机电学院外籍博士后在金属顶刊Acta Materialia报道新型高熵低钴电极 近日,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外籍博士后Halefom G. Desta和Gebrehiwot Gebreslassie在金属顶刊《Acta Materialia》(中国科学院一区Top期刊)上发表了题为... 科研动态 1周前03080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孙博课题组揭示植物花粉发育调控的新机制 减数分裂对于大多数真核生物的有性生殖至关重要,解析调控减数分裂的关键因子和分子机制对于基于雄性不育的育种体系具有重要意义。KNUCKLES(KNU)编码一个含C2H2结构域的锌指蛋白,其最初在花分生组... 科研动态 1周前02480
南京大学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揭示恒星级黑洞为宇宙极端粒子加速器 由恒星质量黑洞与伴星构成的强引力系统,当黑洞吞噬伴星物质时,能够以喷流的形式释放巨大能量,这种黑洞-喷流系统也被称为微类星体。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中文简称“拉索... 科研动态 1周前0248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63)园艺学院胡晓辉课题组揭示SlMYC2-SlNAC90-SlNAC102模块调控番茄低温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 近日,园艺学院设施农业生物与环境工程研究团队胡晓辉教授课题组在《Plant, Cell & Environment》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SlMYC2‐SlNAC90‐SlNAC102 ... 科研动态 1周前0267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62)农学院许盛宝课题组在小麦根系发育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农学院非生物胁迫耐受机理团队在《The Plant Cell》在线发表题为“Population Transcriptome and Phenotype Analyses Reveal that... 科研动态 1周前022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61)经管学院农业经济与管理创新团队在乡村产业振兴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与管理创新团队、我校旱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团队在《农业经济问题》发表研究论文“乡村产业何以振兴——来自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的证据”。文章基于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这一准自然... 科研动态 1周前02970
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晶质赤铁矿和磁赤铁矿 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联合山东大学、云南大学,通过分析嫦娥六号返回的月球南极—艾肯(SPA)盆地月壤样品,首次发现了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为月球表面存在强氧化性物质提供了直接... 科研动态 1周前03050
研究揭示石生真菌适应性趋同演化分子遗传机制 石生真菌是一类栖息于岩石表面或内部的暗色真菌,作为多极端环境嗜性/耐受性生物的典型代表,其独特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性与岩石生境高度适应。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团队等,系统揭示了座囊菌纲和散... 科研动态 1周前03080
基因渐渗增强山地鸟类对气候变化适应性研究获进展 随着全球气温持续上升,生物多样性面临加速丧失等威胁。物种能否适应气候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有足够的遗传变异。然而,现有研究大多聚焦于物种自身的遗传多样性,往往忽视了渐渗杂交的作用,即不同物种通过... 科研动态 1周前01550
研究提出铁皮石斛多糖和花青素生物合成新机制 石斛属是兰科中物种最丰富的属之一,其种类主要附生于树干或扎根于岩壁,这种贫瘠且易旱的胁迫环境,驱动其演化出独特的生存策略——其茎部特化为储能器官,以甘露聚糖而非淀粉作为主要储备多糖,并积累花青素,形成... 科研动态 1周前03400
研究发现石墨烯中载流子浓度的尺寸依赖效应 提高量子电阻芯片中霍尔器件的集成密度,是实现量子电阻多量值的关键。然而,霍尔器件尺寸微缩是否影响石墨烯基量子电阻性能,成为该领域亟待研究的科学问题之一。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 科研动态 1周前02020
科学家发展出多功能Ⅰ型醛缩酶催化环丙烷的立体选择性从头合成技术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团队,利用多功能Ⅰ型醛缩酶,催化环丙烷的立体选择性从头合成。 环丙烷是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广泛存在的结构单元。目前,有机合成与酶法构建环丙烷骨架的策略主要依赖烯烃转化... 科研动态 1周前03360
研究人员新策略构建高效酵母细胞工厂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团队,在构建高效细胞工厂方面取得进展。研究团队以酿酒酵母为宿主,通过寿命改造,提高了细胞在发酵过程的活力,并结合代谢工程改造,提升了香紫苏醇的合成效率。 香紫苏醇来源... 科研动态 1周前02770
碳纳米环单分子器件对称性调控研究取得进展 单分子器件为探索纳米尺度电荷传输与化学反应提供了重要平台。长期以来,单分子器件依赖在分子末端引入锚定基团,以实现与电极的连接,从而形成以线性结构为主的器件架构,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器件结构与功能的拓展。 ... 科研动态 1周前02770
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和脂质代谢对羊肉风味的影响 羊肉是重要的畜产品,其风味形成机制复杂,与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微生物发酵等因素相关。长期以来,羊肉风味研究多停留在化学分析层面,缺乏对形成机制的系统整合。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聚焦微生... 科研动态 1周前03200
太赫兹混沌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团队等,在太赫兹(THz)量子级联激光器(QCL)混沌领域取得进展。团队在无需外部光学反馈或光注入等复杂扰动条件下,仅通过单一电流调控实现并验证了自由运行... 科研动态 1周前01960
拉索破解宇宙线“膝”形成之谜 11月16日,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拉索)发布两项科学成果。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团队通过观测发现,黑洞吸积驱动的微类星体是银河系中强大的粒子加速器,能够将质子加速至拍电子伏(PeV... 科研动态 1周前02560
研究提出白僵菌偏好感染不同昆虫寄主的作用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科研团队,揭示了球孢白僵菌不同菌株偏好感染不同昆虫寄主的作用机制。 病原菌的不同菌株对同一寄主常表现出致病力差异。但是,菌株寄主偏好性的形成与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科研动态 1周前02870
科学家实现“一步法”改造芳香胺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研究团队,提出了借助N-硝胺实现直接脱氨官能团化的全新方法,能够高效将惰性芳香族碳-氮键直接转化为多种重要化学键,如碳-卤素键、碳-氧键、碳-氮键及碳-碳键等。该方案... 科研动态 1周前01930
星地微波高码率通信技术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等,组织开展了星地微波高码率通信实验,重点对高阶调制解调技术进行验证。此次实验将X频段星地数据传输速率提升至6.0吉比特每秒(Gbps)、Ka频段提升至20Gbps... 科研动态 1周前02640
研究发现趋磁细菌在重金属铅毒性干预中的新应用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科研团队,发现趋磁细菌在拮抗重金属铅毒性方面的优势,揭示了有/无磁小体的趋磁细菌在拮抗铅毒性机制中的关键差异。 铅是生物半衰期长、环境持久性高及毒性强的重金属污染物... 科研动态 1周前03470
全月尺度月表水起源与空间分布研究取得进展 月表水的来源与空间分布特征,是揭示月球形成与演化历史的关键线索,也为月球资源利用的可行性研究奠定基础,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应用意义。嫦娥五号、嫦娥六号带回的月壤为系统评估从低纬度到中纬度地区水的空间分... 科研动态 1周前01980
研究揭示长臂猿物种系统演化关系、濒危历史与长臂之谜 长臂猿是与人类亲缘关系较近的小型猿类,以其独特的“臂行”运动方式、复杂的鸣唱行为、独特的配偶制以及严峻的濒危现状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由于样本获取困难及其快速的演化辐射历史,长臂猿的系统发育关系长期存在... 科研动态 1周前01680
研究揭示极端干旱区典型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积累的机制差异 土壤有机碳(SOC)的稳定对维持生态系统功能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在极端干旱区的荒漠—绿洲过渡带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如何影响植物与微生物来源碳的积累,进而调控土壤碳库的组成与稳定性,仍是当前... 科研动态 1周前01800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学院冯权泷副教授团队成果入选“中国高影响力数据论文”及“优秀共享开放遥感数据集” 2025年7月,“中国高影响力数据论文榜单(2025年)”在第十届中国科学数据大会开幕式上正式公布,经评审团队科学计量分析和严格遴选,共计110篇数据论文脱颖而出。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学院冯权泷副教授团队... 科研动态 1周前03210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揭示恒星级黑洞为宇宙极端粒子加速器 近日,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拉索)在银河系内多个黑洞X射线双星周边首次探测到能量高达百万亿电子伏特(=1014eV或100TeV)之上的超高能伽马射线辐射,包括SS... 科研动态 1周前02930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在第77届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上获得佳绩 第77届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于当地时间11月1日至3日举行。今年的展会吸引了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发明家、企业及科研机构参加,集中展示540项前沿科技成果。清华大学参赛团队的10个项目在此次发明展中... 科研动态 1周前04300
清华大学清华牵头的空间科学项目首次实现太空中火焰合成纳米材料 样品随神舟二十一号返回 北京时间2025年11月14日16时40分,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携带中国空间站第九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由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李水清教授团队牵头、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联... 科研动态 1周前0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