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物构所稀土纳米光学诊疗材料研究获进展

细菌生物膜具有感染能力,几乎可以侵袭人体任何器官,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尤其是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细菌生物膜引发的严重慢性和持续性感染可能导致致命后果。当前,治疗生物膜感染常依赖于强化抗生素,但...
2周前
0430

沸石分子筛催化剂活性位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在沸石分子筛活性位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研究发现,水能诱导超稳Y(USY)分子筛中“NMR-Invisible”铝物种形成协同活性位,提高催化剂对二乙醚制乙烯...
2周前
0360

研究揭示细菌复杂鞭毛马达结构的新组分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高贝乐团队联合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Jun Liu团队,揭示了细菌复杂鞭毛马达结构的新组分,丰富了关于定子-转子相互作用复杂性的认知。近期,相关研究成果以Tetrameric Pi...
2周前
0360

西安交大采取新策略提升锂硫电池性能

2月21日,西安交通大学研究团队采用电化学原位掺杂与自组装策略,制备镍单原子锚定的石墨烯膜,可显著提升锂硫电池性能。该成果发表在《德国化学会国际版》(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
2周前
0630

山西师范大学研究出一种室温储氢海绵

10月13日,山西师范大学研究人员通过钛(Ti)修饰掺杂硼(B)的联苯,制备了至今为止第一个二维室温储氢材料,同时像海绵吸水一样吸收释放氢气。该研究成果《国际氢能杂志》(International J...
2周前
0580

水基化单分子纳米农药实现有害生物绿色防控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多功能纳米材料及农业应用创新团队,成功构建了绿色水基化单分子纳米农药递送系统。该系统破解了难溶性农药在水相中极小尺寸分散与递送难题,创制的单分子纳米农药实...
2周前
0120

破译野猪百万年西迁的基因密码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农业基因编辑技术创新团队深入解析了中亚野猪种群在跨越欧亚大陆百万年的迁徙历程中适应环境的独特遗传密码,为理解大型哺乳动物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相关研究成果...
2周前
0100

水稻自噬组分通过非自噬途径调控免疫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原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发现水稻自噬的两个核心蛋白通过相反调控小G蛋白活性介导稻瘟病抗性,揭示自噬蛋白通过非经典自噬途径调控免疫的新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
2周前
0170

微塑料对土壤胞外酶活性的影响规律获揭示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团队与国内高校合作,系统分析了土壤胞外酶活性对生物和非生物降解微塑料的响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2周前
060

水稻抗病性受病毒和微生物影响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毒病害监测与防控创新团队研究发现,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参与调控寄主根际细菌群落的动态变化,进而影响水稻抗病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微生物组(Microbiome...
2周前
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