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学院冯权泷副教授团队成果入选“中国高影响力数据论文”及“优秀共享开放遥感数据集”
文章导读
如何用遥感技术精准“扫描”全国农业大棚与光伏电站?中国农业大学冯权泷团队凭借其前沿的“AI+农业遥感”研究,连续两年入选“中国高影响力数据论文”,更斩获“十大最有贡献数据团队”等四项国家级数据集大奖。他们开源的全国10米级高精度数据集,正为智慧农业与碳中和研究提供关键支撑,揭秘中国土地利用的精细变化。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2025年7月,“中国高影响力数据论文榜单(2025年)”在第十届中国科学数据大会开幕式上正式公布,经评审团队科学计量分析和严格遴选,共计110篇数据论文脱颖而出。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学院冯权泷副教授团队成果“2019年全国农业塑料大棚遥感分类数据集”连续2年入选“中国高影响力数据论文(2024、2025)”,“A 10-m national-scale map of ground-mounted 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s in China of 2020(2020年全国10米分辨率地面光伏电站空间分布数据集)”入选“中国高影响力新星数据论文(2025)”。


2025年11月,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联合国内多家机构发起的“第四届优秀共享开放遥感数据集征集”活动,评选结果正式揭晓。中国农业大学冯权泷团队入选“十大最有贡献的数据团队”,研发的“2019年全国农业塑料大棚遥感分类数据集”入选“十大最具价值年度数据集”,“2020年全国10米分辨率地面光伏电站空间分布数据集”入选“十大最受欢迎年度数据集”,“无人机高光谱作物精细分类数据集(UAV-HSI-Crop)”入选“优秀数据集”。



冯权泷团队长期从事“AI+农业/土地遥感”交叉学科研究,致力于遥感数据产品研发与共享,开源了“Global-PCG-10:全球10米分辨率塑料大棚空间分布数据集”、“China-PMF-10:全国10米分辨率地膜空间分布数据集”等十余个科学数据集,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数据期刊Scientific Data,地学Top期刊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等。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