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宋柏团队实现超高热流密度芯片嵌入式微流冷却 电子芯片是前沿科技、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基础保障。随着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电力电子和通信雷达等芯片的集成度和功率不断提高,其发热密度也不断攀升,部分芯片平均热流密度可高达千瓦每平方厘米(kW/cm²...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5940
科学家在量子模拟实验中观测到“弦断裂”现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苑震生等,首次使用超冷原子光晶格系统,实现对格点规范理论中“弦断裂”现象的量子模拟,为探讨强相互作用体系中的禁闭行为与相变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规范理论是现代物理学的核...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4580
氮肥驱动小麦旱后恢复的分子机制获揭示 干旱是制约作物产量的重要环境胁迫因素。传统研究聚焦于作物抗旱性,却对干旱胁迫后恢复过程关注不足。作物在干旱缓解后的恢复能力,对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氮肥作为优化植物生长和抗逆性的核心营养元素,其在恢复...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7980
中国科大联合国家纳米中心合作研发纳米复合超黑材料 持续助力卫星高精度空间探测 9月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远征一号上面级,成功将试验二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该卫星主要用于空间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微纳米复合材料研究所和国家纳米...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210
镍基高温超导体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仙辉研究团队等,在混合型Ruddlesden–Popper结构镍酸盐La5Ni3O11单晶中发现高压诱导的高温超导电性。这一新结构超导体拓展了镍基高温超导体材料家族,为高温超导...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4190
花寿命可塑性及进化适应研究获进展 一朵花开放到凋谢的持续时间称为花寿命,是决定植物繁殖成效的关键性状。前期研究发现,不同物种的花寿命存在差异。理论认为,在传粉者缺乏情况下,植物应延长花的开放时间,等待传粉机会;在授粉充足时,植物应缩短...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5460
研究揭示盐沼湿地生态修复对碳通量年际变化的驱动机制 盐沼湿地生态修复是全球缓解气候变化和增强碳封存的一项长期策略。然而,受限于修复观测的较短时间尺度,此前研究难以系统揭示植被恢复和演替动态对碳通量年际变化的长期影响。 近期,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研...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5390
韩研制用于存内计算的小型低功耗神经形态模块 7月18日,韩国首尔大学和庆北大学的研究团队研制出一种集成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的闪存门控晶闸管神经形态模块(FGTNM),集模数量化、非线性激活和最大池化功能于一体,为存内计算(IMC)实...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120
科研人员研发出互补单晶硅垂直沟道晶体管架构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人员基于自主研发的垂直沟道技术,研发出优于互补场效晶体管架构(CFET)的单片集成互补垂直沟道晶体管结构(CVFET)。 该架构制造工艺采用与CMOS制造工艺兼容的双侧...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5120
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在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7月18日,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黄辉教授团队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林教授等研究人员在《自然·材料》发文,在有机太阳能电池(OSC)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将光电转换效率(PCE)提升至2...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540
研究揭示钙钛矿电子自旋态对高温析氧反应活性的调控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宋月锋等联合复旦大学汪国雄团队,在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阳极高温析氧反应(OER)性能调控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通过A位碱土金属掺杂,系统揭示了Pr...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6960
上海交大李政道研究所团队揭示夸克星碰撞后的抛射物组成 夸克星是一种假想中的致密天体。与由中子和质子构成的普通中子星不同,夸克星被认为几乎完全由自由夸克组成。由此,一个关键问题随之而来:当两颗夸克星发生并合时,它们抛射出的物质究竟会是什么?是由夸克物质组成...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8140
研究揭示认知控制大脑活动随年龄呈倒U型发展轨迹 认知控制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基础,是个体通过调控注意、思维与行动,来达到特定目的的认知过程,这一过程可使人类聚焦目标并排除干扰。目前,认知控制的认知/行为变化规律已较完善,成为发育/衰老相关疾病的诊断依...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8150
西安交大科研团队 在爆炸损伤对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连续倒塌行为影响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连续倒塌是指结构中由于局部构件的初始损伤或破坏而引发相邻构件的接连失效,最终导致结构产生与初始破坏不相称的大面积坍塌或整体倒塌的现象。由蓄意破坏或人为失误引发的爆炸作为结构连续倒塌的主要诱因,严重威胁...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6100
科研人员破译毫秒脉冲星偏振之谜 在银河系的狐狸座方向,一颗名为PSR B1937+21的宇宙“灯塔”——脉冲星,正以每秒642转的惊人速度旋转。作为1982年发现的首批毫秒脉冲星,PSR B1937+21具有1.558毫秒的超短周期...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9620
西太平洋边缘海盆地岩石圈形成演化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团队基于菲律宾海板块内部及周边陆地台站和海底地震仪记录的环境噪声数据,开展了三维横波速度方位各向异性层析成像研究,揭示了东向地幔流对菲律宾海内部及周边边缘海盆地岩石圈形成...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050
森环森保所在海南长臂猿婴幼猿夭折研究中取得初步进展 海南长臂猿是中国的特有长臂猿,被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被评估为“极危CR”,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为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经过长期的持续保护,海南长臂猿野生种群在过去几...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580
研究发现疼痛敏感性个体差异的神经生物标记物 疼痛敏感性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目前,学界对于疼痛敏感性个体差异的神经基础尚不明晰。 近期,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科研团队,开展了一项大样本研究,即利用总样本量达1046的六个功能磁共振数据集,系统探究了...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7330
南京大学吴兴龙教授团队揭示单原子“局域环境依赖型”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效应 金属单原子因其能有效调控电子结构,被证实可诱导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效应。然而,如何在亚纳米晶格上精确调控金属单原子的相对位置仍是一个巨大挑战,使得针对局域环境依赖的金属单原子SERS研究仍存在...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360
研究揭示纤毛虫与哺乳动物的突变率存在强线性相关 纤毛虫是一类多样性极高的原生动物,已描述物种超过8000种。尽管是单细胞生物,但所有纤毛虫都表现出生殖系与体细胞系的分化。其独特之处在于,生殖系与体细胞系共享同一细胞质环境,并且在无性生长过程中二者所...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5430
中国海洋大学在手性生物电子等排体合成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海洋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王洪玉教授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赵刚研究员,在不对称催化烯醛交叉偶联反应构建手性生物电子等排体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Nicke...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6590
中国海洋大学在二聚环色胺生物碱全合成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海洋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徐涛教授课题组在二聚环色胺生物碱全合成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symmetric Total Synthesis of (−)-Psyc...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6940
中国海洋大学团队在国际语言学权威期刊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发表重要成果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杨连瑞教授领衔的二语习得跨学科研究文科重点团队,在国际语言学权威期刊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影响因子5.3)上发表了题为“A meta-an...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5250
中国海洋大学董双林教授领衔的团队在贝类碳汇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海水养殖贝类对保障食物安全和净化近海环境的贡献早已为人们认知,但其可否加速海洋吸收大气CO₂却在国际学术界争论了20多年。中国海洋大学董双林教授带领团队通过创新性实验,首次在生态系统尺度上揭示了牡蛎...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7400
中国海洋大学在冷泉沉积物硫生物地球化学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庄光超教授课题组在冷泉沉积物硫生物地球化学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Sulfur Isotope Biogeochemistry Controlled by Su...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4960
中国海洋大学发布分子胶数据库MolGlueDB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秦冲教授团队在国际生物信息数据库领域顶级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核酸研究》),在线发表了题为“MolGlueDB: an...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7820
中国海洋大学在新型海洋生物材料的促慢性创面愈合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海洋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技中心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功能实验室韩璐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负载多酚工程化外泌体的导电微针贴片用于糖尿病创面愈合。研究成果以“Conduc...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5560
中国海洋大学发表南极研究论文数量位居全球高校第二 近日,北极大学(UArctic)和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在线发布了《南极和南大洋学术出版形势和发展趋势(2016-2024)》。该报告基于Scopus数据库,统计了2022年至2024年全球...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8230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Michael Maes教授课题组在Nature Reviews Neurology上发表论文 近日,医学院Michael Maes教授在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Reviews Neurology(最新影响因子/中科院分区:33.1/1区TOP)上发表约稿综述,题为”Neuroimmune, ...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