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团队在极寒条件下光伏防冰领域取得新进展 北京理工大学贺志远教授团队联合朱城老师开发出一种透明光热防冰莫尔薄膜,有效提升极寒气候下光伏系统的稳定性。研究指出,冰雪遮挡可使光伏系统发电量损失达58%。该薄膜具备93%可见光透过率和65.8%近红...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10
从病原体到肠道共生伙伴的新认知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畜禽细菌性传染病风险预警与防控团队研究发现,芽囊原虫在肠道健康中具有双重作用。部分亚型与健康饮食、低炎症和良好代谢相关,有助于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而另一些亚型则可能引...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20
北理工团队在二维铁电材料CuVP2S6的直接合成与神经形态计算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北京理工大学周家东教授团队在二维铁电材料CuVP2S6的直接合成及其在神经形态计算中的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通过空间限域化学气相沉积法,高质量的CuVP2S6晶体首次被合成,STEM观察揭示了铜离子在...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1920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张文雄课题组发表封面文章系统总结稀土金属有机杂环化学 北京大学张文雄课题组在《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发表封面文章《The Enchanting Realm of Five-Membered Rare-Earth Me...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1130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来鲁华课题组论述计算机辅助“不可药”靶标药物发现 北京大学来鲁华课题组在《Chemical Reviews》发表综述,系统总结基于物理模型和人工智能的计算方法在“不可药”靶标药物设计中的最新进展。他们将“不可药”靶标分为五类,并探讨了针对无序蛋白、别...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90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在锂电池回收领域实现正极材料修复再生新突破 西安交通大学郗凯、丁书江、唐伟教授及贾凯助理教授与清华大学周光敏副教授组成的研究团队,针对传统熔融盐回收方法中预锂化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i⁺准Grotthuss拓扑化学传输机制的高效再生策略...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1550
西安交大李磊教授科研团队在水系超级电容器电极和电解液固-液界面性质调控方面取得新进展 李磊教授团队在水系超级电容器界面调控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团队利用甜菜碱功能材料优化活性炭与电解液的固-液界面,成功将工作电压由1.0V提升至1.4V,电容由21.35Fg-1提高到27.73Fg-1,能...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1170
电化学传感平台可快速智能检测肉品新鲜度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团队构建镓铜双金属纳米酶电化学传感平台,用于快速检测肉品新鲜度。该平台基于二维层状双氢氧化物材料,响应时间仅4秒,检出限达5.9微摩尔,可实时监测猪肉、牛肉、羊肉及鸡肉在...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190
研究揭示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与宜居世界天文台协同观测能力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团队近期研究了“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CHES)与未来旗舰望远镜“宜居世界天文台”(HWO)的协同观测能力。CHES通过高精度天体测量提供轨道信息,可优化HWO的观测策略,在减...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50
清淤显著增强河流水体的固碳潜力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团队发现清淤可显著增强河流水体的固碳潜力。研究指出,清淤虽短期扰动沉积物引发二氧化碳排放波动,但随生态系统恢复,浮游植物重建与微生物功能优化提高固碳能力。清淤三年后,河流固碳潜力明显...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1080
山东大学王冬冬副研究员在《光明日报》刊发学术文章《“问题星丛”与范式转型——读张桃洲〈语词中的历史与风景〉》 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副研究员王冬冬在《光明日报》发表学术文章《“问题星丛”与范式转型——读张桃洲〈语词中的历史与风景〉》,对张桃洲新著《语词中的历史与风景:中国新诗的基本问题》进行全面评析。文章指出...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1350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易迪课题组合作在磁振子调控方面取得进展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易迪课题组与多机构合作,在磁振子调控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团队通过构筑单畴反铁磁绝缘体铁酸镧(LaFeO₃)薄膜,实现了可在室温下工作的磁振子偏振片,能够选择性传输特定自旋极化的磁振...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1080
西安交大科研团队在甲真菌病局部治疗领域取得新进展 西安交大“基础与临床交叉”感染性疾病光动力诊疗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新型透甲递送系统THT,用于递送抗真菌药物他伐硼罗与光敏药物血卟啉单甲醚,实现甲真菌病的化学-光动力协同治疗。THT粒径约200纳米,透...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1760
大豆抗病分子机制研究获进展 我国是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大豆安全生产至关重要。近日,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冯献忠团队联合华南农业大学梁祥修教授,揭示了GmLLG1/2调控大豆免疫的分子机制,发现其与GmLMM1协同作用,并受...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1110
研究构建综合性的新生RNA数据库 研究构建了综合性的新生RNA数据库NaRaDa,收录涵盖22个物种、415项研究的3664个新生RNA测序数据集,提供质控信息以筛选高质量数据。数据库鉴定了558574个转录调控元件,并支持在线分析转...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1730
首个大豆全景定量蛋白质组图谱发布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多家单位,成功绘制出首个大豆全景定量蛋白质组图谱,揭示RNA甲基化对大豆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挖掘出新表观因子MTBa。该研究量化分析14个器官中12800多个基因的蛋白...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1390
林木基因组选择育种取得新进展 杨树作为我国重要用材树种,遗传改良进程缓慢。林业所杨树分子育种创新团队在美洲黑杨多世代杂交育种基础上,通过多种测序技术成功组装'丹红杨'高质量基因组,注释35232个蛋白编码基因。利用GWAS技术鉴定...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820
上海交大高金潘军、洪玉蓉教授论文获国际顶刊MS接受发表 上海交大高金潘军和洪玉蓉教授与鲁小萌合著的论文“通过金融科技实现普惠金融:从数字支付到平台化投资”被国际顶刊《管理科学杂志》接受,即将发表。研究利用地理距离和深圳公交二维码支付推广作为工具变量,实证发...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1700
上海交大李剑教授在《中国法学》发表论文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李剑教授近期在《中国法学》2025年第3期发表论文《反垄断法中的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文章指出,尽管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是竞争法最早的限制竞争行为之一,但其理论研究与实务案件处理均...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980
片上谐振腔的多彩激光产生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联合多家单位,基于高品质因子的薄膜铌酸锂微盘腔,实现高效的横向非线性光学频率转换。研究在1546 nm波段连续激光泵浦下,于1713 nm与1922 nm波长分别产生双...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760
研究开发出混合金属卤化物高透明玻璃态闪烁屏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孙承华团队开发出一种混合金属卤化物高透明玻璃态闪烁屏 (BTPP)1.8(HTPP)0.2MnBr4。该材料通过一步无溶剂熔融淬火法合成,表现出优异的快中子成像性能,空间分辨率...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1710
月球阿波罗盆地纯斜长岩分布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刘洋团队联合国内外机构,利用Kaguya光谱数据,系统识别月球阿波罗盆地内51处纯斜长岩露头,斜长石含量超95wt.%,其分布于盆底、中央峰环及南、北缘晚期撞击坑壁等地质结构。研究显示,原始...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1090
研究创制基因组重构的高抗高产新多倍体 7月1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团队通过操控倍性变化与生殖方式转换,创制出基因组重构的双三倍体银鲫新群体。研究结合雌核生殖和有性生殖,将双二倍体白鲫的抗疱疹病毒能力与银鲫的有性生殖潜能整合到新多倍体中...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970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在国际顶刊JAMA正刊发表评论文章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近日在国际顶刊JAMA正刊发表评论文章,首次以独立单位身份取得该成就。文章由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郝文东博士担任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围绕新冠疫情中奈玛特韦-利托那韦在...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760
天文学家首次揭示温热原子云中的复杂丝状网络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联合国内外科研机构,利用FAST在银河系外围发现超高速云G165内部存在由超音速湍流主导的复杂丝状结构网络。G165距离地球约5万光年,以每秒300公里高速运行,几乎不受恒星辐射与...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870
手性超分子多层级自组装研究获进展 袁泉子团队与施兴华团队合作提出失稳诱导手性超分子多层级自组装新策略,成功在固体表面制备出大面积、介观有序的微纳米手性结构,并揭示其形成与调控机制。研究通过外部力学扰动诱发薄膜失稳,使无序分子自组装为有...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1440
欧亚大陆北部无雪间歇期对冷季土壤热状况影响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研团队联合美、加学者,基于1966至2019年欧亚大陆北部气象站点数据,研究冷季无雪间歇期(TPSFB)对土壤热状况的影响。结果发现,70°E以西地区TPSFB因气温升高而显著增加,推动土壤升温...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720
雅鲁藏布江流域滑坡空间格局研究取得进展 雅鲁藏布江流域是全球地质构造复杂、滑坡频发的区域之一,长期缺乏系统研究。中科院成都山地所苏立君团队通过遥感解译与野外校核,首次完成该流域大型滑坡编录,识别出至少2390处滑坡,总面积约1087.6平方...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970
【“三基”主力军】西安交大科研团队在微纳尺度真空绝缘与场发射理论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孟国栋教授团队联合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Lay Kee Ang教授团队,在微纳尺度真空绝缘与场发射理论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提出基于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原位击穿与表征技术,揭示了场发...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2120
电子科技大学:育引7人入选2025年国家“博新计划” 电子科技大学有7名博士后入选2025年度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涵盖多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国家“博新计划”自2016年起设立,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28万元,资助期2年,并可额外获得博士后科学基金8...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