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最新Science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十届计算机技术与机械电气工程国际学术论坛(ISCME 2025)暨2025年泰山学术论坛-鲁东大学微纳传感器及系统专题论坛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文章导读
传统金刚石合成必须高温高压?南开大学中村荣一团队在《Science》引爆颠覆性突破:仅用电子束激活金刚烷C-H键,在零下173℃的“冰点”真空环境中,数秒内精准合成粒径均一(2–8 nm)、近乎零缺陷的球形单晶纳米金刚石!这项技术产率近100%,彻底破解了尺寸难控与结构缺陷的行业难题。量子传感、靶向药物递送等应用大门瞬间开启——材料科学的革命性路径,就藏在这束电子光里。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据南开大学新闻网,近日,南开大学讲座教授中村荣一团队《科学》(Science)上发表题为“Rapid, Low-temperature Nanodiamond Formation by Electron-beam Activation of Adamantane C–H Bonds”的最新研究成果。团队利用原子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成功合成出尺寸均一、形状规整的球形单晶纳米金刚石(nano diamond,ND)。纳米金刚石已被证实可用于量子传感、药物递送等重要领域,为相关材料的未来应用拓展打开了新局面。

南开大学讲座教授、日本东京大学化学系特别教授中村荣一为通讯作者之一,南开大学为文章通讯单位之一。

南开大学,最新Science
南开大学,最新Science

金刚石凭借优异的硬度、传热能力等突出特性,长期以来在多个领域备受关注。人工合成金刚石通常需在极端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而由此制得的纳米金刚石不仅难以精准控制尺寸,其结构缺陷也难以避免。因此,如何在纳米尺度上实现金刚石的高精度合成一直是该领域亟待突破的重大难题。

中村荣一教授团队的这项研究,以具有10个碳原子的笼状类金刚石骨架的有机分子为原料,在室温或更低温度的真空环境中经数秒至数分钟电子束照射,成功合成出尺寸均一、形状规整的球形单晶纳米金刚石。纳米金刚石已被证实可用于量子传感、药物递送等重要领域,为相关材料的未来应用拓展打开了新局面。

南开大学,最新Science

球形单晶纳米金刚石合成示意图

团队利用原子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成功实现了通过电子束照射金刚石骨架结构的金刚石烷晶体,合成纳米级球形金刚石(nano diamond,ND)。传统的金刚石合成通常需要极其严苛的条件,团队以金刚烷分子的自由基阳离子作为重要中间体,在−173℃至室温、10⁻5 Pa的温和环境下,短时间内完成了材料合成。值得关注的是,通过原位观察与反应速率分析证实,研究人员成功合成出粒径高度均一(2–8 nm)的金刚石,且产率接近100%。此外,该研究揭示碳–氢键断裂为反应的速率决定步骤,并确认最终形成的金刚石表面以氢原子封端。这种基于电子束照射的精密有机合成手法,为金刚石合成开辟了全新反应路径。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w2025

来源:南开大学,仅用于学术交流,若相关内容侵权,请联系删除。

© 版权声明
第九届电气、机械与计算机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EMCE 2025)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四届能源与动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EPE 2025)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